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拖船埠古街重现勃勃生机 正文

拖船埠古街重现勃勃生机

[探索] 时间:2024-05-08 23:52:5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48次

原标题:拖船埠古街重现勃勃生机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宋效忠 通讯员 王顺娟

红五军军部旧址旁建起了网红桥!拖船这里是埠古勃生贺龙、钱瑛战斗过的街重机拖船埠村。

“哈哈哈——”江汉油田退休职工方敏琴等一行,现勃12月1日慕名来到该村,拖船在网红桥上拍照,埠古勃生发出愉快的街重机笑声。

此前,现勃拖船埠村古街老屋破败,拖船杂草丛生。埠古勃生今年5月,街重机该村纳入全省红色美丽村庄试点,现勃村容村貌迅速蝶变。拖船

古街存有多处红色旧址

拖船埠属潜江市渔洋镇,埠古勃生位于潜江、街重机仙桃、监利三市交界处,全村1060人,有着1300余年的历史。此地四面环水、地势独特,因古时是荆州到汉口水运必经之地,商贾众多,贸易繁荣,每到冬季有很多船只在此上岸,维修保养,故得名拖船埠。

去年底,人们走进拖船埠古街,脚下是一条青石板路。路的两旁,青砖房破败,老戏台只有残垣。

“有的房子墙壁垮塌,有的屋顶瓦都快掉了。”忆及当时场景,老党员朱从庆介绍,原来进村路只有2.5米宽,村头的广场上有3个大水坑。广场上杂草丛生,后面的运粮河里到处是垃圾。

沿着古街往前走,眼前可见红五军军部旧址、红六军七师师部旧址、湘鄂西潜江县苏维埃政府红军油厂旧址。

潜江市文旅局局长程伦嵩介绍,在拖船埠,潜江第一个党小组1924年冬成立,国家监察部第一任部长钱瑛曾浴血战斗过,331名烈士献出宝贵生命。

党建引领美丽村庄试点

2019年村两委换届后,着手建设红色基地。2021年5月,拖船埠村被省委组织部纳入全省红色美丽村庄试点。烈士纪念广场、古街改造修复、村庄环境整治、水系连通工程一环接着一环。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拖船埠村建设,整合l2个部门资金,投入4000多万元。”村党支部书记徐碧荣介绍,墓地搬迁和房屋拆迁是建设中的难题。该村以党建为引领,在项目建设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迄今共拆迁近百处建筑,回收13处老房子,搬迁529个墓地。

过去,不少村民门口设有占地十个平方米的院子,院墙和雨棚形式不一,十分难看。今年上半年,村里着手拆除。菜园、厕所、杂树都在院墙内,拆墙面临较大阻力。村组党员干部及其亲属带头拆墙,如今,70多户人家门口的院墙和雨棚,一个不剩。

红五军军部旧址前原来有处老房子,房主人远在东北。“为将其拆除,今年上半年,朱从庆两次去东北做工作。第二次他随镇里一位干部前往。房主人的先祖曾为革命事业作贡献。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结果,房主人无偿捐献了这套房子。”徐碧荣说。

该村村民、预备党员孙涛,200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古街没落心痛,去年9月他放弃央企工作,回到家乡创业。孙涛第一个答应迁走亲戚的墓地。24烈士就义处在他家承包田里,他主动捐出这块地,在原地建起纪念设施。党员邹华雄也捐赠宅基地300多平方米。

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纷纷跟上。村民们有的捐坛子,有的捐罐子,有的则把房屋免费提供给村里使用。刘中桥捐出宅基地140多平方米,在外经商的刘世清把房子使用权捐出来用于布展。

游人纷纷前来打卡

12月1日,阳光明媚,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拖船埠村,眼前一片勃勃生机。

进村路拓宽一倍多,达到五六米宽。走过宽敞的烈士纪念广场,走上运粮河上的网红桥,方敏琴表示,“既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又收获了快乐!”

来到古街,两旁的老屋挂着各色店铺的牌子。铁匠铺、榨油厂、酒坊、渔行、修船铺、银铺、杂货铺——让人目不暇给。

“过去不少房屋快垮了。通过修旧如旧、立面改造,这些房子焕发第二春。”孙涛告诉记者,前来参观的有渔洋镇新当选的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拖船埠刚对外开放时,有时一天要接待上千人,现在平均一天约接待100人。

孙涛回乡后,种了6亩生姜,开了农家乐餐馆。近3个多月来,农家乐毛收入10多万元。

“下一步,该村将建设钱瑛纪念馆、小南海湿地公园,发展民宿、采摘园、亲子乐园等旅游项目,着力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生态科普基地、拓展训练基地、乡村旅游基地,让游客享受沉浸式体验,全力推进红色美丽村庄向旅游乡村发展。”渔洋镇党委书记王桂华说。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