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娱乐 >为赵启正做“嫁衣裳” 正文

为赵启正做“嫁衣裳”

[娱乐] 时间:2024-04-29 12:08:4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81次
  编者按:
  倡导阅读生活,嫁衣裳致敬名家大师。为赵为此,启正甬派文艺频道推出编辑看名家栏目,嫁衣裳特邀《中国文学》原执行主编、为赵资深文学编辑钟振奋女士主持,启正讲述她多年来与中外名作家们合作带来的嫁衣裳精彩故事,再现名作背后大师们的为赵风采。
赵启正接受采访。为赵视频已经授权,启正剪辑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制作的嫁衣裳视频。
  赵启正1940年生于北京。为赵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实验核物理专业,启正曾在核工业部第二研究设计院等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工作20余年,有三项发明专利。历任上海市副市长、上海浦东新区管委会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等职,曾连续四次担纲全国两会政协新闻发言人。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
部分图书书影。
  从担任赵启正的第一本书《向世界说明中国》的责任编辑开始,差不多十年左右的时间,我已经陆陆续续地为他编辑出版了十本图书。这其中有创造了出版业另类奇迹的《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曾经连续加印七次),有创下版权输出记录的中、英文版《江边对话》(先后有贝塔斯曼俱乐部英文版、西班牙文版、美国哈珀·科林斯出版集团旗下宗德万出版社的英文版和西班牙文版等,并成为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有与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夫妇的对谈记录《对话:中国模式》,还有可以当作新闻发言人培训教材的《直面媒体20年》等等。如果说编辑的工作就是为作者做嫁衣裳,那么我也可以算是赵启正先生的老裁缝了。
  下面就从一个老裁缝的角度谈谈为赵启正做嫁衣裳的感受。
\
赵启正向笔者讲述他的公共外交之行。
  在一般人看来,作为一名政府高官,又是一个经常出现在重大场合的新闻发言人,可能会不好打交道,对部下难免会端着些官架子。一开始我也有这样的想法。但出乎我的意料,赵启正却一点儿架子也没有,见了面便热情地握手,谈话时总是能听到他那朗朗的笑声,涉及书稿的事他都是直接打电话找我,并不需要秘书代劳。
  他不仅在对外演讲与谈话时追求沟通的最高境界,在平时的交往中也很注意营造融洽的氛围,让人感觉到如同置身于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跟部下、同行甚至是食堂的服务员,他都不摆架子,时不时地还会开上句玩笑以调节气氛。平时随便惯了,大家也不把他当官儿看,他的秘书更是戏称他为老板。
  赵启正对出版工作充满了热情,只要能抽出时间,他都会积极参与到书稿的编辑中来,大多数情况下是在他位于国新办的办公室,偶尔也会因为开会路过顺便光临我那小小的办公室。除了口头布置各项任务,他也会以写便条的形式随时发布各种指示,甚至具体到书稿托人传递时的日期与地点等细节。对于书中选用的图片,他更是一一过目,有时候记不清日期,他便会叮嘱秘书找原始记录或请摄影者核实。这些小事也反映出赵启正工作作风的严谨与细致。
\
接受中外记者采访。
  赵启正对书稿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对于已经发表过的文章也要经常增删,反复修改,力求达到最令人满意的效果。除了与有关人员一起参加编辑会议外,他自己还经常改稿至深夜两三点钟,不时与我们商讨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几十万字的一部书稿改下来,他都快成半个编辑了。从文章的大小标题、用词的选择以至具体的注释,他都会仔细考虑,再三斟酌。到了最后定稿阶段,他甚至跟我们开玩笑说:退休后我想到你们出版社去当编辑,你们要不要?
  虽然赵启正有屡删屡改、不到最后一刻不定稿的习惯,但对责任编辑还是相当尊重。他经常对我说:不一定要按我的意见改,最后都由你们定夺。或者时不时地发短信夸奖:没有大编,哪来挖掘?何谈擎好?结尾总不忘加一句:致崇高的敬礼!可见他心目中对编辑工作的重视。为了减轻编辑对他这些政治书的思想压力,他还主动把责任揽到了自己的身上:出版后有错,惟启正是问!令我深受感动。
\
在纽约与美国著名电视节目《60分钟》主持人迈克·华莱士会晤(2000年)。
  赵启正的阅历十分丰富,在国内外都有着良好的人缘,他的朋友圈可以说是遍及全球,并且动辄就是各国政要、商界领袖、媒体大亨等级别,而他又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在编辑工作的间隙也会主动与我们分享他亲身经历的名人轶事。比如:
  因天气大雾,飞机不能起飞,赵启正曾经在浦东机场陪着阿拉法特神聊七个小时,深受感动的阿拉法特临别时向他发出热情邀请:我在巴勒斯坦等你;
  说到叶利钦对茅台酒的喜爱更是令他印象深刻:本来考虑到叶利钦心脏不好,赵启正让服务员把茅台放在后面,如果他不提就不上。没想到叶利钦一看桌上没有茅台便问:上海没有茅台吗?赵启正只好让人拿上来。叶利钦喜欢豪饮,接连用葡萄酒杯连饮了七杯才算解渴;
  他在陪同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一所中学时,曾遗憾地表示这所学校没有法语课,希拉克一听,当即指示法国大使帮助安排法语教师和教材,后来,这所学校很快就开设了法语课……
  从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可以感受到赵启正所说的对外交往中渠道要积累,还得善待,才能畅通的深刻含义。
\
在圣彼得堡斯莫尔尼宫参观列宁办公室(2003年)。
  赵启正的讲话风趣、幽默,很有感染力。比如说他到访澳大利亚时,曾劝当地的商人把羊毛送到上海的保税区,他说:你的羊毛放在上海的保税区,这羊毛就会‘叫’。他说过:啤酒产生泡沫,但啤酒本身不是泡沫。此话一出,还引起了当时上海股票指数的波动。
  他还有个很大的特点便是非常会讲笑话,并且多是灵光一现,即兴发挥,在饭桌上尤其如此。有的事情本身并不是那么好笑,但经他一渲染(配上相应的手势、声音)也能令你喷饭。大家对吃了什么都没有什么印象,感觉是饱吃了一顿笑话,并且能在日后回味不已。
  赵启正是个大忙人。他就像个上紧了发条的陀螺,每天都有接不完的电话,开不完的会,处理不完的公文,秘书标示的日程表上都是排得满满当当,很难有停歇的时候。在上海浦东工作时他曾破纪录地一天接待了13批客人。在国外访问时也是马不停蹄,曾在一天时间先后安排了七场重要的会见。在他身旁的工作人员对此深有感触,觉得这大领导也是不好当的。但他一进入工作状态马上就变得情绪高昂,妙语如珠,丝毫不显疲态。
  同时他又是一个坐得住的人,平时十分注重知识的更新与补充,每天都要花上几个小时阅读书籍和资料(据说离任时从北京运回上海的书籍多达八十余箱)。看他字斟句酌埋头改稿的样子,乍一看还以为是一位老编辑呢!事实上他在每次重大的演讲或谈话前都要做许多卡片,深入了解谈话对象的各方面的情况,多年来早已练就了扎实的案头功夫。
\
在华盛顿、洛杉矶等地作题为《中国人眼中的美国和美国人》的巡回演讲(2000年)。
  赵启正是个非常谦虚的人,他并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对于出书方面的事情,他在发表完自己的看法后,往往会加上一句: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你们是专家,你们觉得怎么合适就按你们的意见办。每次拿到样书后他都会写一些别出心裁的话语签名送我。在新书发布会现场,他还会特意点名让我与他合影,并且向大家隆重推荐我的责编身份。当他偶然间得知我因做了一些编辑工作而获得有关部门的嘉奖时,立即给我发来短信表示祝贺和鼓励,让我深感惊喜和温暖。
  逢年过节的时候,他在百忙之中并不会忘记我这个老裁缝,总会抽出时间发来问候的话语,诸如:老柴最经烧,老歌最抒情,老酒最醉人,老友情最亲。或者是:无您精心帮助,我哪有这些书问世。感谢之至!兴致高的时候还会写一首短诗,比如:春光迎来新甲午,谢君来电贺马年。我知君是千里马,劳逸结合悠着点。从这些短信中可以感受到他一贯的热情与周到。
  (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钟振奋,浙江鄞县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国文学》(双语版)执行主编。新世界出版社编审。所编辑的图书曾获鲁迅文学奖、优秀外宣图书奖等。曾获中央国家机关青年优秀论文奖等奖项,部分作品被《散文选刊》《读者》《青年文摘》等刊物转载并在北京文艺台播出。译著有长篇小说《星游人》(杰克·伦敦著)等。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