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热点 >文化周刊 | 感悟瓷杯泡茶 正文

文化周刊 | 感悟瓷杯泡茶

[热点] 时间:2024-04-30 05:38:5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175次

原标题:文化周刊 | 感悟瓷杯泡茶

■ 赵柒斤

瓷杯泡茶好喝,文化几乎是周刊人尽皆知的“常识”。至于原因,感悟许多喝茶人跟我一样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瓷杯

多次在饭桌上,泡茶我总是文化看着眼前盛酒的小瓷杯与泡茶的大瓷杯胡思乱想,茶与酒虽同样被誉为灵魂之水,周刊性格却截然相反。感悟酒看上去像豪爽汉子,瓷杯但立场并不坚定,泡茶倒进金杯银盏乃至瓷杯竹筒喝进肚后都一个德性:徒然就在肠胃升起一把火,文化烧得慌;而茶不一样,周刊她看上去颇似一个文弱书生,感悟却非常有个性,瓷杯既不贪“金”又不恋“银”,泡茶只钟情用泥巴烧制的瓷杯,否则喝到嘴里总觉得哪儿不对劲,这可能与茶的内功修为有关。不是吗?茶既无喧嚣之形,又无激荡之态,一杯浅注,便在杯中徐徐展开,一缕缕热气冉冉上升,喝一口,苦中带涩、涩中有甘,有生津、通气、解乏之功效,酒却无此功能。故而,喝茶不仅满足了人们口腹之好,还被誉为人生五大雅趣之一。

言归正传,瓷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重要发明创造。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真正意义上的青釉瓷器产于东汉,但无用瓷杯(碗)泡茶的文字记载。是茶圣陆羽“做媒”,将茶与瓷融合于一炉。《茶经》这样评述茶碗质量:“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这说明,陆羽煮饮绿茶,不仅用瓷碗,还极力推崇越瓷。清楚记得,第一次在唐诗里偶遇“青瓷”,便在脑海扎根:“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咏瓷(茶具)诗在唐朝非常流行,而占压倒性多数便是咏颂越窑烧制的“青瓷”,诗人们纷纷用“春水”“绿云”等比喻青瓷青翠欲滴的釉色。唐代文人如此钟情青瓷,受陆羽影响只是其一。

古人喜欢用瓷杯泡茶还蕴含“慈悲为怀”的意思。“瓷杯”与“慈悲”读音相似,人们便觉得其意相近。因为茶乃草木精华,经过火炒、炭烤等,便充满了灵性、可挥发性情;而瓷杯也来自淳朴的泥土,经过“烈火焚烧”,它却“要留清白在人间”,无论厚薄,精致抑或是粗糙,瓷杯都不张扬,且非常脆弱,一碰就碎。如此一来,茶与瓷的结合便能诠释生灵对爱情之相喏,且共生共死、生死相随。由此不难发现,产自古代诸多成双成对的“宝贝”,有随着社会发展“随波逐浪”被迫分离的,也有因一方“嫌贫爱富”而分道扬镳的,唯有茶与瓷这对相爱千余年的“夫妻”,至今仍不离不弃地上演着甜蜜的“幸福生活”,“慈悲”是重要粘合剂。(赵柒斤)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