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草木染工艺,松江乡村有天然“染料缸”

[时尚] 时间:2024-05-04 18:43:3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30次

原标题:传承草木染工艺,染料缸松江乡村有天然“染料缸”

周洁尘在工作室和村民一起使用草木染料加工丝巾。传承草木村 资料图片

乡村如何能“看得见山、染工望得见水、艺松记得住乡愁”?当下,江乡松江区正有一批批文化创客走进乡村,染料缸以文化艺术的传承草木村熏陶让村庄焕发生机,同时也带来更多持续发展的潜力。

发现被忽视的染工乡村价值

位于浦南、三江汇流的艺松泖港镇,是江乡上海的“后花园”。泖河上船只悠悠,染料缸河边民居干净,传承草木村树木苍翠。染工三年前,艺松辗转深圳、江乡北京、上海多地,从事过设计、画廊经纪、民宿等行业的周洁尘,拖着行李来到泖港村。“绊”住她脚步的,除了村庄如桃源般清幽的环境、淳朴的民风,还有环绕村庄、占地8000余亩、生机盎然的涵养林。对于潜心研究“草木染”的周洁尘来说,这是纯天然的巨型“染料缸”。“桉树染黄色、蓼蓝染蓝色、藏红花染红色,青柿果实染咖色、叶子还可染卡其色。”林中有几百种可以染色的植物,周洁尘选择留在这里开草木染工坊。

经历萃取、浸染、固色等工序,用花花草草、果实树叶这些天然的东西,就能把一段白绸染成色彩缤纷的丝巾,听起来有些“神奇”的草木染是一种几近失传的传统植物染色工艺。在北京时,周洁尘师从草木染非遗传承人黄荣华,学成后,草木染的缤纷绚丽也随着她的脚步来到上海。如今,工作坊的丝巾已在沪上不少画廊上市,加上周洁尘研发的染色配方转让,工作坊每年可获得数十万元收入。

美丽的田园风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乡村的天然禀赋,生活在此的村民往往“习以为常”,而透过艺术的眼睛,就能更好地发现被忽视的乡村价值。

让艺术与乡村产生联系

如今,文化人士、艺术从业者回归乡村的案例不少,但这些艺术活动究竟有多少能与当地村民真正产生关系?这也是泖港镇文化创客们思考的问题。“不能只是自娱自乐的避世场所,希望真正融入乡村。”从一开始,周洁尘的工作室就是大门敞开,“谁想来看看,我都欢迎”。

疫情前,每周二,周洁尘会在10分钟车程外的泖港镇成人学校开设草木染课堂;每周六在工作室开设公益绘画课堂,接收村里的孩子来学习绘画;此外还有艺术类大学生来工作室学习草木染技术。

在城市生活多年的周洁尘已入乡随俗,成为“新村民”。到了落叶时节,村民会扛来一筐筐制染料用的原料,即各种树叶。每到周六,送孩子来学画的爷爷奶奶,时不时还要带些自家地里的时令蔬菜,让周洁尘盛情难却。在她心中,这些东西非常珍贵,“这是大家对我这个新村民的接纳”。

在乡村播下艺术的种子

乡村给予艺术从业者创作的灵感,艺术从业者回归乡村,也使农村、农民一点一滴发生改变。

张碗芳几年前退休,回归乡村生活,日子闲适却好像“缺少一些色彩”。周洁尘的草木染课堂让她的生活又变得“多彩”了。学了1年多的草木染,如今她已掌握从漂洗到染色一系列基本技法。遇到周老师授课忙不过来,张碗芳还能当助手。越来越多的农村姐妹加入张碗芳的行列,在一双双巧手之下,草木染做出的布料、围巾颜色很美。

在周洁尘的课堂上,变化最大的还是一个个学画的“村二代”。和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12岁的张君浩之前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美术训练,如今他已成为村里的“小画家”。艺术在小小心田生根发芽,“村二代”们对艺术的渴求和领悟,让周洁尘感慨:“相信他们的未来会是另一番模样。”

文艺介入乡村,乐民、育民之外,还可以富民。周洁尘的工作室给部分村民带来家门口的就业机会,下一步,她计划深化合作模式,由村民种植染料植物,工坊定点收购。工坊就近获得原料供应,周边村民增收,实现双赢。(记者 李成东 通讯员 李谆谆)(李成东)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