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范志泉:奇和洞揭示了怎样的“闽台缘”?

[探索] 时间:2024-04-28 10:42:1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79次

    中新社福建龙岩9月19日电 题:奇和洞揭示了怎样的闽台缘“闽台缘”?

    

      ——专访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民族与语言研究所所长范志泉

    

      中新社记者 龙敏

    

    

    

      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山顶洞,以发现距今约1.8万年左右(一说2.7万年)的东西洞揭“山顶洞人”而闻名世界。在福建西部山区,问范也有一个山洞,志泉名为奇和洞,奇和因出土古人类头盖骨而吸引国内外史前文化考古专家的示样共同关注。

    

      为何说“北有山顶洞,闽台缘南有奇和洞”?奇和洞揭示了怎样的东西洞揭“闽台缘”?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民族与语言研究所所长范志泉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作出深度解析。问范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奇和洞遗址是志泉怎么发现的?相关考古发掘取得了哪些成果?

    

      范志泉:奇和洞遗址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象湖镇灶头村东北4公里处,西南距漳平市42公里。奇和奇和洞又称“蝙蝠洞”,示样因其洞内蝙蝠极多,闽台缘栖时密密麻麻而得名。东西洞揭《漳平县志》(清道光十年,问范公元1830年)记载:“蝙蝠洞,在感化里秋竹坂,石壁巉岩,洞空深邃,寒泉清冽,衍为长流。俗传有窍通尤溪,乡人秉烛深入,不能尽其底止。”

    

    

    

    奇和洞遗址远景。龙岩漳平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奇和洞遗址的考古发掘,始于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在这次文物普查中,龙岩市有关部门组建文物普查队,从当年11月开始,对全市境内石灰质洞穴,展开“史前洞穴古人类遗址”专题调查。经实地勘察,福建博物院、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研究员范雪春认为,奇和洞洞口开阔,洞内宽敞,非常适合古人类生存,与福建省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三明万寿岩船帆洞遗址相比,在生存环境上更胜一筹。

    

      自此,奇和洞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拉开序幕。从2009年1月起至2011年,由范雪春任领队的考古发掘队对奇和洞遗址进行了三次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120平方米。

    

      经碳14测定,奇和洞遗址年代距今17000年至7000年,共分为旧石器末期、新旧石器过渡时期和新石器早期等三期。遗址内发现一批极有价值的遗迹与遗物,其中遗迹包括旧石器时代晚期鹅卵石铺活动地面、灰坑等,新石器时代早期火塘、房址柱洞、灰坑等;遗物包括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骨器、陶器、人的颅骨、肢骨和动物骨骼等。

    

      2012年4月,奇和洞遗址入选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3年5月,经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奇和洞航拍图。龙岩漳平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中新社记者:奇和洞遗址的发现,为何被称作史前考古重大突破,有“北有山顶洞,南有奇和洞”之说?作为一处珍贵的史前文化遗产,它的价值何在?

    

      范志泉: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福建已有的考古材料还比较缺乏,且缺少具体测年数据。奇和洞遗址的地层连续、文化层相互叠压,遗物丰富,其中文化层跨越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至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并包含大量遗迹、遗物,在福建乃至中国东南诸省中也十分罕见。

    

      洞小世界大,洞浅文化深。奇和洞遗址是近年来东南地区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不仅填补了福建地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的空白,而且为进一步完善福建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提供了重要资料。

    

      奇和洞遗址有灰坑、鹅卵石活动地面、火塘、房址柱洞等,表明距今1万年前已有人类于此定居生活,并从事采集和狩猎活动,留下大量烧土、木灰烬等。出土的大量石器、陶器、骨器、艺术饰品等,反映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文化发展趋势。发掘出的动物遗骨品种丰富多样,包括鱼类、鸟禽类、龟鳖类和哺乳类等,其中短尾猴骨骼为福建地区史前文化遗址中首次发现。

    

    

    

    奇和洞古人类遗址重要遗迹有灰坑、柱洞、火膛等,最重要的是发现了南方古人类所有遗址中最早的炉灶,被称为“南方第一灶”。龙岩漳平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尤为珍贵的是人骨的发现。福建省内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如漳州东山县兄弟屿海域的肱骨、三明清流县狐狸洞的臼齿,均为晚期智人化石;由于相关文化层几无或残缺,很难从化石分析中得到当时人类的生存信息。而奇和洞遗址内人骨的发现,为探讨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转变过程中人类的体质特征、一万年前南北人群的差异、生业模式,甚至现代人的起源及人类迁徙等问题,提供了新的实物材料。

    

      奇和洞遗址的人骨分属于洞内不同时期的3个个体。专家根据其出土顺序,分别命名为奇和洞Ⅰ号、Ⅱ号、Ⅲ号。Ⅰ号系幼年人头骨残片,已残未保存。Ⅱ号系成年女性头骨碎片及部分头后骨。Ⅲ号为成年男性头骨及其下颌骨,系迄今在福建地区发现最早、最完整的古人类遗骸。由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秀杰评价道,“北有山顶洞人,南有奇和洞人”,在漳平奇和洞出土这样完整的人物标本,在南方是极为罕见的。

    

      2020年至2021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团队的两项研究,相继成功捕获测序到奇和洞Ⅱ号、Ⅲ号的基因组。其研究结果显示,奇和洞Ⅱ号距今约8400年,Ⅲ号距今约1.2万年。奇和洞个体与福建毗邻地区距今约4600年到4200年的溪头村、昙石山个体,以及台湾海峡西侧距今约8300年到4800年的马祖亮岛、澎湖锁港个体,均属于同一种人群,称为“东亚古南方人群”。“东亚古南方人群”系东亚早期现代人群的另一个重要支系,对现今生活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现代人群,尤其是操南岛语的人群有深远影响。

    

      可以说,奇和洞古人类遗骸对分析海峡两岸人群的迁徙、文化交流以及对南岛语人群的起源与扩散等课题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为2011年奇和洞遗址出土的古人类头盖骨。龙岩漳平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中新社记者:奇和洞揭示了怎样的“闽台缘”?

    

      范志泉:奇和洞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时代初早期过渡的洞穴遗址。奇和洞第三期遗存距今约10000年至7000年,即新石器时代中期;其陶片纹饰特别是口部锯齿状压印纹、贝齿压印纹则与台湾地区的大坌坑以及平潭地区的壳丘头等遗址相似,但时代却早于上述遗址。

    

      台湾新石器时代距今6500年到4500年之间,局部地区可延伸至距今4300年左右结束,以大坌坑遗址为代表。考古学研究表明,大坌坑文化是台湾新石器时代最早期的土著文化,也是可辨认出的现今操南岛语的台湾少数民族即高山族的祖先型文化。

    

      古DNA在研究南岛语人群的起源及其年代测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2014年,葛明轩(Ko Min-Shan)等人研究发现亮岛古人的线粒体DNA序列与现今台湾少数民族的最为接近。马祖亮岛是地处沿海岛屿,与大陆上的华南人群是否同源,关系着南岛语人群是否可以追溯至包括东南沿海在内的华南地区。

    

      2020年以来,付巧妹团队、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王传超等相继披露了包括奇和洞在内的昙石山、溪头村、亮岛、锁港、汉本和公馆等闽台地区众多考古遗址的古人全基因组。其研究结果不仅表明了奇和洞人和亮岛人具有非常密切的遗传关系,而且进一步显示了距今3000年至2000年前台湾古人与华南壮侗语(也称“侗台语”)人群也有紧密的亲缘关系,为“操南岛语的台湾少数民族起源于中国大陆华南地区”这一观点提供了直接证据。

    

    

    

    奇和洞发现的人面形石制品。龙岩漳平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来自福建强有力的古DNA证据,证实了南岛语人群起源于以中国福建及其周边地区个体为代表的人群,时间大体可追溯至距今约12000年到8400年前。这应该是割不断的“千年闽台缘”最真实、最直接的历史印证。

    

      福建沿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壳丘头遗址群,距今6500年至5500年,可以说是以奇和洞个体为代表的东亚古南方人群先民向海洋迁徙的第一块踏板,其时间点正好与奇和洞遗址的时间点吻合。

    

      此外,以厦门大学教授邓晓华等为代表的老一辈语言学者较早便从词汇(同源词)角度提出闽、客、粤等汉语方言中存在着一批“南岛语底层”观点,亦为“千年闽台缘”提供了更为直观的语言学证据。

    

    

    

    砂岩磨制鱼形饰件。龙岩漳平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中新社记者:当下,应如何加强对台对外交流合作,深化考古成果的挖掘、研究和传播,促进奇和洞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范志泉:首先,准确把握和认真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立足这一方针,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完善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合作,建立健全专业的考古研究机构,深入整合相关科研机构的学术研究,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考古研究、文化挖掘、公众参与等方式,丰富奇和洞遗址的故事性和文化内涵。

    

    

    

    2015年6月15日,福建奇和洞遗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龙岩漳平市举办。龙岩漳平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其次,建立数字博物馆和数字化展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遗址进行全面的数字化采集,获取精确的三维模型和纹理信息,保留原始形态和细节;建立完整的数字化档案,方便管理和查询;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建立数字化博物馆,对遗址进行数字化展示,有利于向公众普及,通过网络虚拟体验和教育平台,让民众突破时空限制,感受遗址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可对台湾同胞开放,方便台湾同胞深入了解“千年闽台缘”的历史脉络;需要加强和完善数字化数据的保护和管理,防止数据泄露和被恶意利用。

    

      第三,搭建交流平台,强化宣介和推广。加强对台对外交流,通过举办和承办高级别的学术讲座、研讨会(论坛),开展南岛语人群的起源研究和交流;紧紧围绕“千年闽台缘”“南岛语人群起源地”等特色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以“游山水、探遗址、闽台源流、民族融合”为主题、富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促进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完)

    

      受访者简介:

    

    

    

      范志泉,厦门大学民族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民族与语言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日本大阪府立大学访问学者(2016-2017),长期从事南岛语言学、演化语言学等领域研究。在《民族语文》《学术月刊》《回族研究》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编辑:唐炜妮】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