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评央行双降:人民币资产是救市关键民生证券双降央行

[百科] 时间:2024-04-30 05:43:5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17次

  新浪财经讯 央行[微博]宣布自2015年8月2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民生民币民生并实施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评央民生证券对此评论称,行双制造好的降人救市人民币资产是救助的关键,你若安好,资产证券便是关键晴天。

  以下为详细内容:

  你若安好,双降 便是央行晴天:写在双降之后

  民生固收李奇霖

  8月25日央行双降了。金融民工们也长吁了一口气,民生民币民生毕竟资本市场这种要命的评央表现也会要了金融民工的命。不管你是行双做投资还是做研究,没有交易量的降人救市资本市场,没有人气的资产证券资本市场都是非常可怕的,这意味着工资奖金都会锐减,关键严重的双降话还可能丢饭碗。当然,扯淡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央妈在双降后,无论是股票投资者还是债券投资者,大家都双降后市场会怎么走。

  央行双降的目的是什么呢?从官方解释看,降准一是为了弥补所产生的流动性缺口,二是适当提供长期流动性,促进经济平稳发展;降息是为了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其实这样解释也不算错。货币创造的过程是需要两个条件加以确认:一是有借钱的主体,这可能意味着某个项目或某个商业计划有赚钱机会,他要借钱做扩大再生产;二是有充裕的基础货币,二者缺一不可。现在的问题就是在市长书记权利被上收至牢笼之后,借钱的主体不是很明确,因此央行选择降息,希望让一些在高贷款利率下不可行的项目变得可行。此外,在中间价改革之后,汇率一次性贬值导致外汇占款大幅流出,冲击了基础货币,7、8两月外汇占款预估留出量在万亿,而且外汇占款是低成本、长期限的长期流动性,比起逆回购和MLF的短期限和高资金成本,还是降准来得更靠谱。

  但,央行此举真的会产生效果吗?我们回到汤姆先生的例子。

  在汤姆先生有借美元投资中国意愿时,一笔美元流动性就产生了,并且他成为了我们的外汇储备,而当汤姆先生决定去杠杆时,这笔美元流动性(包括我们的外储)就消失了,记住这不是资本流出中国的逻辑。汤姆先生愿意投资中国是基于三点考虑:1、有足够的利润,投资中国可以赚钱,不管是投资房地产、投资实业还是投资股票、2、有足够的息差,只要中国经济有人愿意借钱,利率是货币的价格,需求强那么利率肯定是高的,他可以套息。3、有了1、2两点就会发现,人民币资产有赚钱效应,就有更多的资本愿意来分享繁荣的收益,那么汇率肯定就是升值的,他还能赚人民币升值的钱。

  那么,央行双降之后,是如何改变汤姆先生人民币资产收益率的呢?

  降准之后,人民币货币供给是增大了,那么汇率贬值对汤姆先生来说肯定是损失,事实上在双降之后,CNH扩大了跌幅,从中国央行宣布双降后贬值了200BP。双降在货币工具的使用上是量价配合,是为了压低利率,自然也抑制了汤姆先生的利差空间。最后,逻辑就落在了一点上:双降后是否能够让人民币资产变得更有赚钱效应,这个赚钱效应足以抵挡住汤姆先生在息差和汇差上的损失。如果抵挡不住,最后双降的结果就是:双降——外汇占款收缩更为严峻——资金面更紧、利率更高——信用收缩——人民币资产风险溢价上升。

  所以,问题的关键还是人民币资产的赚钱效应上。

  但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经济增长万马齐喑,赚钱效应不强,双降之后会不会发生改变还是有疑虑的。房地产的刚需人口在减少,我们测算的结果是2020年22-29岁的从2014年的2.3亿人要减少到2020年的1.7亿人,少了6000万,总量刚需人口下降的背景下,可能除了北上广深和部分二线城市的房价有真实购买力支撑外,大多数城市房地产销量压力应该很大,房价涨不上去,但是过去的疯狂开工又累积了一堆库存,没法接着开工建新房。制造业呢?过去制造业产能都是跟着房地产和出口打造的,现在他们不行了,制造业还怎么扩产能,所以制造业投资也在往下走。

  此前股市的繁荣颇让人眼前一亮。他直接制造了巨大的财富效应,并且在直接融资占比提升的诱惑下也唱响了中国经济转型的最强音。但从现阶段来看,在去杠杆之后,市场有些人心涣散。仅从资本外流的角度来讲,美元存款的消失直接在资产价格上开启了重估效应,股价是下跌的,而降准补充了人民币流动性,应该是利好的。但问题在于如果出现双降——外汇占款收缩更为严峻——资金面更紧的状况,那可能双降的利好对股市来说也是相当有限的。

  最后,你会发现最终能够操作的还是基建投资,通过基建投资创造高收益的PPP、城镇化基金、理财债务等债权类产品,通过提升借贷需求,创造新的高收益人民币资产,来减少美元存款的泯灭,来挽救这轮流动性对市场的冲击。因此,制造好的人民币资产是救助的关键,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双降之后,不一定是好买点,但双降之后如果有大规模的财政稳增长,那就是一个不错的入手的机会。有人问,稳增长之后,会不会结构更失衡,问题不断延后?问题是,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吗?在稳增长措施出台之前,长端利率还是有避险和投资价值,不过考虑到市场可能存在财政稳增长的预期,因此建议投资者还是快进快出,因过去加杠杆已经疯狂的公司债和部分信用债是一定要规避的!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