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娱乐 >2020,我们这样走过 正文

2020,我们这样走过

[娱乐] 时间:2024-05-02 06:41:0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96次

原标题:2020020我们这样走过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编者按】回望极不平凡的样走过2020年,不论020同心战疫、复工复产,样走过还020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样走过亦或020可可西里、黄河故事、样走过三江源国家公园020我们冲锋在一线,样走过采访在一线020用生动的样走过笔触、隽永020画面、永恒的样走过镜头,为祖国书写020为人民放歌,在青海大地上书写了精彩华章,留下了永恒印记。

回望一年采访光景里,喜悦伴着汗水,成功伴着艰辛,遗憾激励奋斗,许许多多难忘的人和事至今依然在我们的脑海中闪现,这些难忘与感动构成了我们2020年难忘的记忆。

第一书记杨培宏为卓依拉毛传授制作经验并点评。摄影:栾雨嘉

焜锅馍馍也能致富增收

走进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尕让乡阿言麦村村民卓依拉毛家中,只见她在厨房里忙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雪白的面团变成了外表泛着金黄且焦香酥脆的焜锅馍馍,浓浓的麦香萦绕在整个小屋。

卓依拉毛原来是村里的贫困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精准扶贫开展后,村“两委”和第一书记杨培宏决定依靠“家家户户妇女都拿得出手的焜锅馍馍”来增收。

为了将小馍馍做成大产业,帮扶单位海南州林业和草原局和贵德县人武部在购置模具以及馍馍包装上投资了不少。如今阿言麦村依靠焜锅馍馍脱贫且过上好日子的村民比比皆是,卓依拉毛就是其中之一。

“每天早上5点我就得起床在家做馍馍,杨书记会提前一天在微信群里通知订单数量。如今我的馍馍不仅在当地出售,还远销外地。”卓依拉毛说。(作者:栾雨嘉)

松牙在制作传统手工艺品。摄影:咸文静

流淌的传统工艺基因

15岁那年,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叶格乡龙麻村的松牙在放牧的路上用抛石绳换回了一颗玛瑙。发现了老手艺的“魔力”后,她更加用心地学习、制作。

但眼看晚辈对于传统工艺陌生而又疏离,老祖宗留下的手艺被逐渐遗忘,松牙告诉自己不能放弃。2014年,她被选为村里合作社销售组的组长,负责民族手工编织品的收购与销售。2017年,松牙开始创业。两年后,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她把店开到了县城。去年5月,黄河故事报道组走进曲麻莱时,她的作品已经走进了州文化馆。

松牙的故事不是个例。在历时半年的采访中,我们看到无数传承者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它们在今天依旧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深厚而又温暖。

这些故事,黄河正在诉说……(作者:咸文静)

记者采访养蜂人程新文。青海日报记者摄

“小康”从未如此真切

7月的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油菜花竞相开放,站在油菜花田,连呼吸都是甜的。

盛花期,正是蜜蜂忙采蜜的时节。青石嘴镇下大滩村的一处蜂场里,千万只蜜蜂在蜂箱前飞动。67岁的程新文正在小心翼翼地检查一个个蜂箱,他徒手打开一个蜂箱,受到“侵犯”的工蜂开始进攻,他的双手不断被蜂螫。全身上下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我看了直发怵。

程新文是门源县最早的养蜂人之一,45年前他跟着师傅学习蜜蜂养殖。如今,通过养蜂酿蜜,家里盖了新房,日子过得像蜜一样甜。

酿酒致富的陈顺安、绣出美好生活的井岳兰、在村口民宿找到工作的王统莲……普通人的“小康”从未如此真切,它是甘甜的花蜜、扑鼻的酒香、精美的刺绣,亦是一盘盘美味佳肴。(作者:钟自珍)

播下希望,收获幸福。摄影:何海印

360度看小康每一度都真实

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随手拍”记录着每个人身边最真实的喜悦、温度与感动。

“幸福”“希望”“奔小康”是我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随手拍大赛作品中最常见到的词汇。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干净的教室,孩子们在认真地上课。这是《播下希望,收获辉煌》组图中记录的场景。看着一张张稚嫩又认真的小脸,我仿佛听到孩子们琅琅读书声。

在朝阳的照耀下,一位城市建设者正在脚手架上忙碌着的身影,形成美丽的剪影。在《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所定格的画面中,建设小康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坚守着,奉献着。

组图《幸福的笑脸》中,公园里、公交车上、村庄里,一张张朴实无华的笑脸,传递着青海社会和谐、人民生活殷实的小康盛景,述说着青海时代的变迁。(作者:金玥彤)

绿意盎然的孟宗沟。摄影:王煜鹏

植根于这片土地的爱

站在孟宗沟山顶,寒风呼啸,每走一步都阻力重重。

这时,玉树藏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局长阿智昂江多杰在狂风中扯着嗓子说,“好在这几年的玉树‘绿’起来了,虽然山上风大,但你看,远处的市容看得清清楚楚,原来这个季节,风一吹可是漫天的风沙啊。”

五年前,在德卓滩我看到了全民参与的热情,看到了一株株青杨、云杉、藏柳、丁香……在“爱”中被种下,五年后,眼前一片郁郁葱葱。阿智昂江多杰说:“在玉树,培育一棵树比养一个孩子还难,但是现在它们终于要发挥效益了。”

站在南北两山,漫步在街头公园,车辆行驶在共玉高速……一道道绿意仿佛在讲述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敬畏自然,默默行动。(作者:王煜鹏)

12345话务中心。摄影:钟倩

并肩迎接春天

3月7日,我去做一篇关于复产服务热线的报道,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走进复工复产12345服务热线话务中心,大家都戴着厚厚的口罩。

“您好,请问有什么需要帮您?”电话声此起彼伏,工作人员正忙碌地工作,在每一位话务员的桌上,一叠叠资料、一本本笔记格外瞩目。

为了能回答群众提出的复工复产相关问题,话务员们做足了准备。话务班长刘蒙告诉我,每天的话务量达到了过去的5倍,通话均长也较以往翻了一番,话务员工作时间长达12小时,但没有一个人抱怨。

在那一刻,我看到,无论是企业、个体工商户,抑或是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抱着早日恢复生产经营的希望,一起解决问题,共同面对困难,并肩迎接春天,凝聚出起而行之的力量。(作者:钟倩)

时隔55天郗汇聪和王静如紧紧相拥。摄影:李雪萌

等待了55天的拥抱

2020年4月2日下午,在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支援武汉医护人员归队欢迎仪式现场,冠心病一科主治医师郗汇聪在台上接受“最美逆行者”表彰。

郗汇聪是中国红十字会赴武汉救护转运队青海分队的一员,在武汉奋战了42天,圆满完成患者转运工作。表彰结束后,他快步走向妻子——药剂科静配中心主管药师王静如,伸出手臂将她紧紧地拥入怀中。

郗汇聪在武汉驾驶着负压救护车,为患者保驾护航,严防疫情;王静如在西宁料理着家里的大事小情,让丈夫安心工作,紧守温情。极不平凡的2020年,我看到了太多各行各业像他们一样舍小家为大家,投入疫情防控,在平凡岗位上不平凡地坚守与奉献。感受到了众志成城、举国同心,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不懈努力的精神。(作者:李雪萌)

鄂陵湖畔与生态管护员母女的不期而遇。摄影:张多钧

我们都是国家公园的主人

去年5月中旬,在鄂陵湖畔我们遇到了达日杰一行,他们穿着橘黄色小马甲,肩上两道反光贴条尤其醒目,这是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特有的标志。

50岁出头的达日杰,每天按时巡护是雷打不动的事情,他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整整四年。作为一名生态管护员,目光所及的云天、山水、草湖、鸟兽都是达日杰管护的对象,有好几次,他一边跟我们说话,一边迅速俯下身去捡起一枚烟蒂,或者一片碎铁屑。

达日杰讲述每一个故事时,都会掏出手机印证,有图有真相。虽然我们相谈甚欢,聊得融洽,他仍不忘一次次“小心翼翼”地催促我们,他要去巡护了。

“每一日的巡护,就像是看护我们自己的牧场,我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中的笔记录,在这片草原上,所有的牧人都是国家公园的主人。”达日杰说。(作者:张多钧)

考古工作者蔡林海(中)介绍喇家遗址发现的陶窑。摄影:辛元戎

世界第一碗面出自河湟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青海省考古研究所的蔡林海老师讲,世界上第一碗面条出土后,并没有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风化”消失,它仍然被保留在北京的实验室里。

于是,我和两位新媒体中心的同事由蔡老师陪同,赶到出土地官亭镇踏访,听他实地讲述第一碗面条的发掘过程,写成了《4000年前的喇家面条如今怎样了?》的深度报道。文章阐释了这样的观点:除了四大发明,中国人还发明了面条并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世界第一碗面就出自河湟地区,它是河湟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之一!

2020年,青海日报推出《河湟文化寻访录》系列报道,共发表包括上述稿件在内的40多篇文章以及多部视频,展示了河湟文化的深厚底蕴,增强了青海人的文化自信。(作者:辛元戎)

拍摄第一期《江源新语·大河谈》。摄影:秦睿

评论也“触电”

2020年极不平凡,对于青海日报新闻评论来说,也是“史无前例”,我们动起脑筋寻求“转型”,推出了新闻评论短视频栏目《江源新语》,让评论员当起“主持人”,评论搬上屏幕,让评论更加活泼,与受众“面对面”。

录制第一期节目的时候,我们觉得很新鲜。以前写评论只是伏在桌前,如今我们背起了稿子、练起了表达、化起了淡妆,略有紧张地坐在镜头前,等着“开始!”的指令,彩排了一遍又一遍;为了效果更好,几期节目后,我们还走出报社,到西宁市城西区五峰书院古城台书屋拍摄了一期节目。

如今我们已经拍摄了5期《江源新语·大河谈》、3期《江源新语·共话小康》,虽然节目仍显稚嫩,但这是我们在守正创新方面做的有益尝试,我们还会把它做好。(作者:秦睿)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