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12335”工作法推动“干部回乡规划乡村振兴行动”落实见效

[综合] 时间:2024-04-30 23:32:2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60次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昆明昆明市把乡村振兴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市工围绕“12335”工作法,作法振兴以“干部回乡规划乡村振兴行动”为载体,推动切实提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效,干部规划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回乡

  围绕“一个目标”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见效昆明市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昆明规划引领作用和带头作用,大力实施“干部回乡规划乡村振兴行动”,市工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作法振兴扩大干部回乡工作知晓率和干部群众的推动参与率。截至目前,干部规划全市已派出2842人深入昆明共102个乡镇(街道),回乡1222个行政村,探索一套“措施接地气、项目能落地、实施有保障”的乡村振兴发展方案,助推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坚持“两个导向”

  ——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

  以解决农村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作为规划行动的指引和方向,2842名回乡干部于2021年7月26日至8月8日脱产两周,深入各乡镇、村委会、自然村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全面摸清所在村的人口情况、经济基础产业现状、用地情况、人居环境等基础信息,围绕“两表一报告一清单”,入户访谈44355人次,填写基本情况表1984份。在此基础上,协调乡村建设项目25个、建设资金4955.6万元,为规划编制打好基础。为真正构建起长效机制,达到规划效果,回乡干部立足村庄条件,总结村庄特点,围绕村庄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生态环境保护等乡村振兴目标要求和群众所想所盼,梳理提出村庄的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主导原则、重点任务等,梳理形成《村庄发展清单》1085份,为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紧扣“三个优势”

  ——自然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

  在脱产调研中,回乡干部把所在乡村的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作为村庄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充分条件,以调研会议、实地走访、发放问卷等信息采集方式深入了解村庄发展条件,评估乡村气候、土壤、水源等农业发展必要因素,根据乡村地理位置、人文、资源等优势,厘清一条因地制宜的乡村产业发展道路。针对乡村现有优势产业进行评价和分析,梳理乡村产业链从生产、加工、运营、销售全流程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起草调研报告873篇,力求把乡村三个优势融入产业振兴规划中,制定出资源落地、产业平衡、生态环保的产业发展规划。

  克服“三种倾向”

  ——多举措激发党员干部凝聚力、影响力、战斗力

  事前动员,克服“等待观望、不想担当”的倾向。召开各级各类动员会、推进会、政策解读会1092场次、参会36756人次,组织村级座谈会1038场次、参会46133人次。聚焦农村发展遇到的难点焦点问题,领导干部带头、干部全员参与,变“被动落实”为“主动服务”,科学编制产业振兴方案。

  开展培训,克服“能力不足、不善担当”的倾向。开展规划行动相关业务培训,明确各工作组的工作责任,对产业振兴内涵、基本原则、工作步骤、产业振兴内容指引进行解说,确保干出成效、创出经验、坚决完成好乡村产业振兴的重大政治任务。

  协同工作,克服“心存顾虑,不敢担当”的倾向。迅速启动保障工作,从考勤管理、费用报销、工作机制等均做了明确规定,破除干部工作顾虑,全身心投入产业振兴方案编制工作中。

  促进“五个转变”

  ——推动乡村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

  促进农业产业由粗放经营向精耕细作转变。根据全市农业产业低、小、散的现状,对乡村产业振兴方案编制提出因地制宜的原则,聚集资源,集中力量,围绕建设“一县一业”“一乡一特”和“一村一品”,做强做优乡村产业。

  促进“治标”向“治本”转变。在规划工作中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及建议,以解决农民问题,提高农民收入为导向制定方案,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现有的深层次的矛盾。

  促进单一经营向多元化经营转变。以培育壮大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为突破点,从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着手,推进产业规划更贴合时代发展需要,促进农村经营形式从单一向多元转变。

  促进实现产品向品牌的转变。在乡村规划中突出特色品牌打造,促进农村产品向品牌转变,走生态、高产、高质量的绿色品牌之路。

  促进低端产业模式向中高端产业模式转变。结合推进乡村振兴“一五十百千”示范创建,“十四五”时期,打造10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00个精品示范村、1000个美丽村庄,精品示范村重点打造成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着力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村庄。在乡村规划中将农业产业与创意经济的跨界融合,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农产品消费方式、休闲旅游方式、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云南网记者 茶志福 通讯员 吕伟 曾文芳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