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自贸港2020·抗疫篇:逆行战“新冠” 我在定点医院附近住了40多天

[休闲] 时间:2024-05-03 01:48:0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80次

原标题:我眼中的新冠自贸港2020·抗疫篇:逆行战“新冠” 我在定点医院附近住了40多天

编者按:2020即将过去,这一年,眼中医院发生了很多大事;这一年,自定点海南全省上下勠力同心、贸港奋发拼搏,抗疫克服了重重难关,篇逆抗疫不松劲,行战战贫更是附近加把劲,全力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住多今天,新冠我们将以记者的眼中医院第一视角,回顾这一年中最难忘的自定点报道经历,以点带面,贸港来展现海南全省上下在2020年所做的抗疫一系列努力和拼搏。

2020年忙碌而不凡。篇逆由于新冠病毒的突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挑战,医疗健康战线更是如履薄冰。从年初紧张的迎面抗击,到后期的常态化防控,我们一刻也没有放松。

白衣执甲,迎难而上。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演着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医护人员脸上深深的勒痕,隔离病房医患互勉的拥抱,方舱医院唱起的儋州调声,患者治愈出院时深情地读诗......作为媒体记者,我们记录下了这些历史瞬间,为生命奇迹留下见证。

当前,我们又迎来了冬天,国内多地出现零星疫情,警钟再一次敲响,疫情防控又到了关键时期。有人问:“如果疫情再来一次,你还会去抗疫一线吗?”我不希望这个假设成真,但我坚定回答:“必须去!”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王洪旭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在海南省人民医院采访。记者 陈卫东 摄

一心想关注插管“敢死队”

“最危险的时候,距离患者口腔5厘米”

2020年初,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作为医疗口记者,我很早就开始关注疫情动态。当预定好的两盒口罩,在取货时变成了一盒时,预感不妙。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左一、右一)在采访治愈出院患者。记者 陈卫东 摄

“海南临高报告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1月20日上午,海南省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室副主任苏新元收到信息,立即召集流调应急队伍,即刻出发。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海南打响,且谁都无法置身事外。

我也开始了定点收治医院、新闻发布会现场、海南省疾控中心等地的奔跑,由于经常出入定点收治医院,接触医生和出院患者,家里孩子小不敢回家,在定点收治医院附近酒店住了40多天。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1月25日,海南省政府决定提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应急响应,全省采取严格管控措施。

疫情期间,海南省疾控中心实验室,检验人员每天与病毒近距离搏斗。记者 王洪旭摄

当时,海南省疾控中心是权威且神秘的地方。我采访海南省疾控中心检验检测所微检室室主任李丹丹时,他刚在实验室与病毒搏斗了一个通宵,满脸疲惫。从海南第一例疑似病例开始,他就带领团队11名成员,承担起了高风险、高强度的病毒检测工作,为海南疫情防控和确诊病人救治提供最关键的依据。而我走到实验室外拍照时,有种莫名紧张,毕竟标本箱里装着的可是新冠病毒,而李丹丹和他的团队,需要长期和病毒战斗。

疫情期间,海南省疾控中心检验检测所微检室室主任李丹丹准备进入实验室。记者 王洪旭摄

“重症患者不脱机,我们团队不撤离。”海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田佳在重症病房的视频喊话,感动了无数人,也给了很多人信心。在重症病房,他们与患者相互鼓励,加油打气,一次次将危重症患者从死神手中抢回来。

在重症病房,有一支插管“敢死队”,田佳就是“敢死队”队长。作为海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他三进重症病房,就为救治重症患者。海南省人民医院重症病房收治9名危重症患者,其中7人气管插管,而他插管的患者有5个。“最危险的时候,我距离患者的口腔只有5厘米。”重症病房里的插管敢死队,是我一直想要深度报道的群体,最危险的10秒和最危险的距离,对他们都是考验。

海南省人民医院负压隔离病房,插管“敢死队”一起为患病老人加油鼓劲! 田佳医生提供

“疫”线采访病毒就在身边

“连夜核酸检测,还好虚惊一场”

奔跑在定点收治医院之间,病毒就在身边。2月11日上午,海南省当时最小年龄确诊病例——3个月大的女婴,从海口市人民医院治愈出院了。当时,一名3个月大的婴儿治愈出演,这一好消息给了很多人信心——“这么小的孩子都康复了,我们一定能战胜病毒。”

2月11日,3个月大女婴治愈出院。记者王洪旭摄

我前往采访,这也是我距离病毒最近的一次。小小的生命闯过了险关,爷爷奶奶来接时激动不已:“谢谢白衣天使!谢谢海口人民!”

不幸的是,2天后,婴儿的奶奶确诊了,收入院隔离治疗。得知这一消息,立即回想自己与奶奶的距离,大约1米,内心有点慌。当时我们都戴着口罩,疾控专家初步分析不属于密切接触者,但是连夜做核酸检测,焦急等待了一天,结果出来:阴性。如释重负,还好虚惊一场,继续投入战斗。

在一线采访,可谓连续作战,每当心力交瘁时,我就想起家里未满月的儿子,还有很多像他这样的小生命,需要我们去守护,虽然不能上抗疫一线直接与新冠病毒战斗,但我希望通过所在的媒体平台,将科学防疫防控的信息、战胜病毒的信息及时传递出去,给公众以信心和力量。

海南省人民医院负压隔离病房,田佳医生在为患者气管插管。 受访者提供

3月24日,海南住院患者“清零”。从0到0,65个日夜,除了医护人员的奋战,患者的不放弃,还有全省934万群众的共同参与和共同战斗,从而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治愈患者康复出院,给我内心最大的触动。治愈出院患者管女士的肺腑之言,犹如在耳:“我们有信心战胜这个病,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病毒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斗志!”“我们要相信科学,相信医生,一定会战胜疾病。”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右二)在采访治愈出院患者。记者 陈卫东 摄

寒冬赴荆楚 决胜暖春归

“妈,我回来了!”

“见面时,我们都戴着口罩,当她走过来时,我知道她就是芳姐,她也知道我是清妹,就是这么亲切。”近日,参加海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宣讲报告大会的庞海清,回忆起在武汉出差与曾经救治的患者见面时的场景,顿时声音沙哑、眼眶湿润。

为何武汉见面如此动情。因为,她们是生死之交的战友。患者性命相托,医护生死与共。隔离病房一起度过的时光,是她们武汉见面时,聊不完的话题。

江城封闭,武汉告急。海南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先后派出七批医疗队865人,火速驰援湖北。1月27日,大年初三,海南省第一批医疗队149人出征,面对病毒的肆虐,他们毫无畏惧,到达湖北荆州立即投身抗疫一线。

负责前线带队的海南省卫健委二级巡视员杜建伟说,海南第一批医疗队抵达荆州时,正是天气最寒冷、疫情最危急、医疗资源最紧缺、物资最匮乏的困难时期。面对复杂情况,每天的工作都是争分夺秒地进行。有的医疗队员在隔离病房工作长达13小时,有的人出现不适呕吐,为了坚持工作,呕吐物一直兜在口罩里,直到换班后才清理。

寒冬出征,决胜荆楚,暖春归来。当初,我们匆忙地送走一批批医疗队,待他们平安归来时,我们跟着抗疫英雄回家,见证家人团聚的幸福。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门急诊护士长袁燕回家,儿子和丈夫在小区门口迎接,儿子飞扑过来拥抱,“妈,你终于回来了。”上初中个子比妈妈还高的他激动得哭了,袁燕边安慰边说,“这么大了,别哭,我这不回来了嘛。”

擦干眼泪,儿子帮妈妈提行李回家。打开家门那一刻,袁燕见到了自己的妈妈,她再也忍不住泪水,冲过去抱住妈妈,“妈,我回来了!”

一句“妈,我回来了”是多么的幸福!不管你多大,在父母面前都是孩子。海南医疗队在湖北奋战60多个日夜,为很多湖北人守护了这样的幸福。他们累计管理床位1839张,管理患者2272人,护理患者1656人,治愈确诊患者902人。流调队累计追踪密接者1140人,采样检测1275份,消杀13万㎡。最终,他们圆满完成了抗疫任务,“零感染”平安凯旋,向湖北人民和海南人民交出了合格且满意的答卷。

为了及时报道疫情,我在医院附近住了45天。从定点医院附近的酒店,搬行李回家时,我也叫了一声:“妈,我回来了!”本来好不容易父母从四川老家来到海南过年,可我没能陪他们,他们有时感冒咳嗽,我就紧张,我只能让他们在家隔离。

2020年即将过去,随着互联网医疗、远程诊疗的发展,未来人们看病就医更加方便快捷,百姓健康更有保障,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出一份力。(王洪旭)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