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 >田老汉“变形记” 正文

田老汉“变形记”

[综合] 时间:2024-04-27 16:46:3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96次

原标题:田老汉“变形记”

新华社记者何晨阳、变形记靳赫

66岁的田老汉田文斌将帽子一摘,右手在花白的变形记头发上梳了两把,一个跨步走上舞台。田老汉待到舞台正中,变形记他抱拳向两侧的田老汉鼓乐手示意。

“五台山困住了杨老将……”在吼出“五”字的变形记那一刻,一秒钟前还无处安放的田老汉双手已紧贴裤腿放好,他平时微驼的变形记背也挺得笔直。

田文斌不是田老汉专业演员,他是变形记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中河乡黄沟村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而固原市地处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田老汉西海固地区。

田文斌“吼戏”的变形记舞台,位于中河乡庙湾村的田老汉梁云文化大院。

一大早,变形记他和老伴苏琴香骑电动车赶了10多里路前来,参加在这里举办的一场乡村票友会。由于方圆十几里能说会唱的村民来了不少,为让大家中午吃好,应票友会发起者、老友梁云之托,田文斌利用上台前的间隙和老伴到梁云家厨房帮厨。

取围裙、搬板凳、添柴生火,田文斌熟练得像是进了自家厨房。除了老伴“指挥”他端碗、拿面时偶有交谈外,他很少说话。苏琴香了解老伴性格,尽量不去打扰。

“他爱唱秦腔,可以前真没闲心唱。”苏琴香说,老两口年轻时种了30多亩地,小麦、胡麻、土豆、玉米都种过,就为了能让孩子们吃饱饭。现在日子越过越好,孙子也上大学了,老两口终于有功夫搞搞业余爱好。

柴火炙烤下,大铁锅里油呲呲啦啦地响,苏琴香倒入打好的鸡蛋。“别糊了,勤炒着”,苏琴香话音刚落,田文斌立马从小板凳上起身,用一把小铁铲翻炒着鸡蛋,依旧没有言语。

但一谈起秦腔,田文斌就兴奋起来。“我喜欢唱《金沙滩》困山选段,很有气势。”田文斌说。

说话间,屋外来人通知“该上台了”,田文斌赶忙安排好手里的活,略一收拾,便快步走出厨房奔向舞台。

从唱腔到姿态,田文斌几乎与专业演员无异。唱到精彩处,台下爆发出阵阵掌声和喝彩声。看着田文斌台上台下的“反差”,一位村民悄声问苏琴香:“这是你老汉么?”苏琴香笑眯眯地点了点头。

“以前生活苦,过了60岁就很显老了,现在你看我们60多岁,精神头都还不错。日子好了,可要好好过。”苏琴香在台下跟人聊着天,眼神却从没离开台上的老伴。

临近中午,田文斌这边刚收声,在台下已等了多时的苏琴香赶紧接他下来。牵着老伴的手,步入厨房拿出擀好的面条下锅,田文斌又变回了话不多时的样子。

苏琴香有时想,如果没有文化大院这个平台,老伴儿能说会唱的这一面,可能很少会展现出来。

在宁夏固原市,乡村文化能人不缺舞台。

除了大力扶持以梁云、戴天福等文化能人名字命名的文化大院外,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当地还按照一个文化活动广场、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图书阅览室、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影视器材及一套体育健身设施的“七个一”标准配套建设了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目前,固原市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已实现全达标全覆盖。

“文化活动场所的人气状况是农村发展的晴雨表,农闲时节,这里是农村人气最旺的地方。一些农村艺人在唱老戏的同时,还根据当下的红火日子自编自写出一些新唱段。”中河乡文化站站长简福祥说,西海固群众的腰包鼓了,这里的“文化庄稼”长势正旺。(何晨阳 靳赫)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