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黎族·作家日记 | 姜念光:在白查村想起故乡

[探索] 时间:2024-04-29 12:29:5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02次

原标题:走进黎族·作家日记 | 姜念光:在白查村想起故乡

走进黎族·作家日记

姜念光:在白查村想起故乡

脑子里忽然冒出那两句被引用得滥熟的走进作诗:“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黎族就永远孤独。日记”真是姜念应景!彼时我正站在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的光白故乡黎族船形屋旁,虽然也是查村秋日,并没有“落叶纷飞”,想起而是走进作绿草如茵,椰林掩映,黎族一派热带丛林地区特有的日记繁茂景象。心头怎么会生出隐约的姜念秋意来了呢?或许是这些船形屋岁月沧桑的样貌,这个业已无人居住的光白故乡黎族村落所流露出的那种无以言表的安静和空茫,让我想起了遥远的查村华北平原我的故乡,我童年住过的想起老房子。

据传说,走进作约三千年前,黎族的祖先渡海而来,为了能在岛上生存,便将所乘的船只倒扣下来,以遮蔽风雨,黎族后人为纪念祖先,便造出了外形酷似船篷的船形屋。黎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关于生活细节和历史发展也就没有相对稳定可靠的文字记载,而更多地依赖口口相传,由是,丰富的神话和传说产生了,大到天地开创、生老病死,小到一饭一蔬,题材之广泛,无远弗届。这些传说,与真实的历史情形可能相去甚远,其中寄寓的精神和情感则同样深沉。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生存活动和文明形态的物质化形式,集合着人与天地、人与自然、人与事物的关系。以此观之,船型屋作为黎族最古老的民居,并非简单地出自情感需要,而是长期以来黎族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亦因此成为黎族文化的缩影与见证。

来访之前我已知道,白查村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典型的黎族村落,被誉为“黎族最后的精神家园”,现存的81间船形屋和8间谷仓,被看作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活化石”。我所见到的白查村,四面环山,旁有水田,船形屋在山谷一侧沿着缓坡有序排列。

抬眼望去,这些房屋果然像一个又一个倒扣于地的船体,外形接近半圆,草叶铺就,两侧几乎完全接地,这条似乎天然形成的弧线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如此朴素、简单,又如此完美,而时光的浸染让它拥有一种灰调子的黑,类似黄昏入夜的那种黑。

我慢步走近,恍然听得一声无来由的轻叹,好像发自心里,又好像发自弧线下面那洞开的门。围着船形屋绕行一周,又躬身跨进屋内。我分明是第一次登门造访的陌生人,却隐约有些莫名的熟悉感。我看到,它的营造工艺和它的外形一样简洁,以三根象征男人的高柱和六根象征女人的矮柱做架空结构,用随处可取的藤条、树枝、木棍扎制主体,用约束理顺的芭茅草或葵叶覆顶,用草泥糊墙,然后,就有了良好的抗风、挡雨、防湿、防瘴、隔热功能,也有了一种符合美学原理的好看,一种符合力学原理的稳定。

南海网的记者朋友问我今天有些什么感想,看着两张年轻的脸,我忽然明白,在白查村的古老街道和房屋间徘徊的时候,我遥远的家乡像一个影子一再闪现。这热带的房屋是草木的、简洁的、轻盈的,万木长绿,和风绕室,我北方的房屋则是砖瓦的、堆叠的、沉重的,正迎来凛冽的降温,落叶纷飞……是的,在这里,船形屋引发了我的乡愁之思。

2022年11月7日 昌江

作家简介

姜念光,山东省金乡县人,现居北京。先后毕业于湖南某军校军事指挥专业、北京大学艺术学专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解放军文艺》杂志主编。长期从事图书与杂志编辑出版工作,曾主持策划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并获中国图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八十年代末开始文学写作,作品发表于各类报刊,被收入百余种选本。2000年参加第十六届“青春诗会”。著有诗集《白马》《我们的暴雨星辰》《大地的教导》等,《我们的暴雨星辰》被列入“中国好诗”第三季。另有散文随笔、批评文章及学术文章若干。曾获第十一届“闻一多诗歌奖”、第九届“扬子江诗学奖”、第五届“刘伯温诗歌奖”杰出诗人奖、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提名、第二届丰子恺散文奖、第五届长征文艺奖等。

>>点击查看专题(姜念光)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