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评:棚改货币化安置不踩“急刹车”

[知识] 时间:2024-05-03 02:28:4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29次

  在房地产调控逐渐转向三四线城市的急刹车背景下,近期类似“全国一刀切暂停棚改”的人民日报猜测不断。近日,海外货币化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司局负责人明确表示,版评要因地制宜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棚改商品住房库存不足、急刹车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人民日报地方,应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棚改安置政策,海外货币化安采取新建棚改安置房的版评方式;商品住房库存量较大的地方,可以继续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棚改专家分析,急刹车这意味着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不是人民日报急刹车,而是海外货币化安更加强调控制节奏和规模,以符合各地实际的版评安置方式推进棚改,确保楼市不大起大落。棚改

  “出棚进楼”稳步推进

  围绕棚改,市场关注的焦点一直在棚改货币化安置上。目前,中国棚改安置方式主要分为实物化安置和货币化安置,通俗地讲,前者是由政府置换房子,后者则是直接发放资金让住户自己购房。在2008年棚改全面启动之初,实物化安置是主流。此后,一系列促进政策密集出台,各地采用货币化安置的比例也逐渐提升。统计显示,2013、2014年棚改货币化安置率分别为7.9%和9%,到2015、2016年和2017年,这一比率分别为29.9%、48.5%和53.9%。

  “在控制好节奏和规模的情况下,货币化安置对改善三四线城市情况是很有利的。”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组长邹琳华对本报记者分析,随着项目推进,近几年棚改重点逐渐由大城市转移到中小城市。采取货币化安置方法,一方面可以帮助消化城市商品房库存,在不建新房的情况下满足棚改户的住房需求,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可以缓解地方政府的资金压力,采用信贷支持的方式推动棚改进行。

  据住建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08年至2017年,全国棚改累计开工3896万套,帮助约1亿人“出棚进楼”。其中,2013年到2017年,全国棚户区改造累计开工2645万套,全国棚改完成投资约6万亿元,6000多万居民“出棚进楼”,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了社会公平,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安置方式因地制宜

  不过,在棚改货币化安置中,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住建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以来,一些地方在房地产市场发生变化、商品住房库存不多的情况下,没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完善政策,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仍偏高。

  其实,早在2017年8月,住建部、发改委等六部委明确,商品住宅消化周期在15个月以下的市县,应控制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更多采取新建安置房的方式;11月,住建部等部门进一步明确,对商品住房库存不足、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地方,仍主要采取货币化安置的2018年新开工棚改项目,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棚改专项贷款不予支持。日前,住建部方面再次强调,要因地制宜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