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知识 >为心灵留足纯朴的空间 正文

为心灵留足纯朴的空间

[知识] 时间:2024-04-28 14:09:5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31次

原标题:为心灵留足纯朴的为心空间

说来有些费解,在我国第一部字典、灵留东汉人许慎所著的足纯《说文解字》里,居然没有“忙”字。空间遥想在生产力落后的为心古代,为求温饱之需,灵留栉风沐雨、足纯披星戴月地耕耘劳作必为常态。空间不过,为心古人把这种体力的灵留辛劳谓之“碌”,而将“忙”视为一种心理状态,足纯即“劳心”。空间如宋代《广韵》之释:忙,为心心迫也。灵留无意考据字源的足纯流变,但古人所说的“心迫”,实际上已然包含了现代人使用的浮躁、焦虑、诱惑等词的含意。

有句诗叫“生活在别处”,经米兰·昆德拉引用而走红。生活当然有“诗和远方”,但许多时候,生活不在别处,就在一日三餐、人情冷暖等凡俗百态间;人生也从来少不了名缰利锁的羁绊、饮食男女的嘈杂。但是,无论生活的河流怎样湍急,你都没理由自我放逐在欲望的漩涡中;无论纷杂的世事如何“乱花渐欲迷人眼”,你又何妨“风物长宜放眼量”。

法国诗人瓦莱里写过这样的诗句:“我们被这个世界包围着,而这个世界也在我们内心。”人类学家在考古中发现了一段愈合的股骨化石后,郑重地将其称为人类文明最初的标志。因为在远古年代,股骨折断后是难以逃脱猛兽的利齿的。而这一位人类早期的幸运者,必定是得到了同类的救助、庇护,才慢慢得以康复的。在当时的“丛林法则”里,人类尚是弱者,但他们却学会了在危险时同心应对,知道了在困难中相互扶持关爱,你能说这朴素之举不是人类文明的起点吗?你能不为善良、友谊、赤忱这些美好品质而感动吗?

人类文明朴拙的初心,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它能够为他人、为爱保留着纯洁质朴的空间。“虚室生白”——庄子所言极是:没有塞满杂物的屋子,阳光才能将其映照得明澈敞亮。同理,一颗没有被欲望充填的心,才有可能承载、包容善与美、仁与爱……

这种心灵的空间其实是一种淡泊与豁达。胡塞尔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可他一直到57岁,还只是一个没有职称的人。有人为其鸣不平,他却说:我准备完成的课题和着手写作的作品太重要了,时间也太紧迫了,不屑于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顾及著作之外的事了。苏格拉底去逛雅典市场,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惊叹道:“这里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啊。”思想大师们当然离不开人间烟火,只是他们向动而静、远遁尘嚣,把自己心灵的空间预留给了对人类智慧的思考,在忘却自己中获得了自己。

这种心灵的纯净总是透着几分清高狷介之气。北宋有个学者叫崔子方,有人觉得他不好交往,因其“与人不苟合”。苏东坡却说:“不必论其他,只‘不苟合’三字,可知守其正。”他无暇与世俗去苟合,却有一部《春秋经解》和“衣食不足而志气裕然”的评价传世。晚明袁宏道25岁中进士、28岁任县令,官运颇顺。可“朝夕迎迓承奉、遇上官则奴”的封建官场不属于风清月白的心。他辞官而去,世上少了一个官僚,却产生了一位文学史上“公安派”的领袖。

这种心灵在谦抑隐忍中从未放弃过尊严与风骨。当年忽必烈为了让文天祥屈服,竟带着已经投降的小皇帝(史称宋恭帝)来劝降。文天祥不待对方开口,先行伏地大哭,只说了一句“圣上请回”,便再无言。凛然之气不仅让小皇帝耻言,也慑服了忽必烈……

走笔至此,其实已经无须再多说什么道理。因为这些人和事能够流传千年,记于人心,本身就蕴含一个道理——初心永恒。(■郑蜀炎)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