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名红色英魂长眠英山这个乡镇,当地年收入10万家庭比比皆是

[百科] 时间:2024-05-01 21:36:2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60次

原标题:280名红色英魂长眠英山这个乡镇,名红眠英当地年收入10万家庭比比皆是色英山

“舍身挺进大别山,十万雄师不畏难。魂长入山奋战别穷困,乡镇如今铺陈新容颜。当地”

8月10日,年收黄冈市英山县陶家河乡党委书记徐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入万站在历史新的家庭皆征程起点,陶家河乡紧扣“红色旅游名乡、比比特色产业强乡、名红眠英鄂皖边贸大乡”新定位,色英山既要立足大别山开拓进取,魂长又要跳出大别山开阔眼界,乡镇“见贤思齐、当地比学赶超、年收唯恐落后”,新长征、再出发。

280名红色英魂长眠于此

8月10日,下午7时16分。

站在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陶家河革命根据地纪念碑前,徐涛眺望远处的牛背脊骨山梁,他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你看,那落日的云霞,像不像牺牲在山上战士们的鲜血染红的一条绸带?”

目力所及处,一道山梁如同其名,神似牛背,坚硬的脊梁骨铮铮如铁。上空,一条横贯天际的晚霞凝结成赤红色的长带,蔚为壮观。

映日晚霞,炫彩斑斓。甄哲 供图

这里,曾经是一片战场。山风呼啸,热浪翻滚,犹如战争号角在劲吹。

1934年10月底,蒋介石任命上官云相为总指挥,率十六个团二万多人的兵力,围剿红二十五军。在政委吴焕先、军长徐海东率领下,红二十五军迅速移师陶家河乡胡家湾村后面997米的牛背脊骨山,与敌抗衡。

红二十五军居高临下,凭借密林乱石的掩护,顽强作战,打退了三路围剿之敌。僵持不下的情况下,上官云相又调来侦察机和轰炸机,对牛背脊骨阵地和陶家河根据地,进行狂轰滥炸,同时增派一个整编师,从安徽省方向逼来。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三天两夜,红军凭借天险勇往直前,给敌人重大杀伤。史料记载,在牛背脊骨阻击战中共有280名烈士牺牲于此,平均年龄不到17岁。这些“娃娃兵”的遗骸,散落于青山之间,大部分被就地掩埋。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徐涛说,牛背脊骨山战斗,闻名于近代革命史。先烈们的英魂已经与大别山融为一体。“大别山就是为共和国解放事业而牺牲的先烈们,先烈们就是矗立在此,日夜守护千家万户的大别山。”

红色之魂,浩气长存。甄哲 供图

青山不言依旧在,流水无声胜有声。在当地人民的心中,牛背脊骨山就是一座巍峨的丰碑——“革命摇篮大别山,火炬燃遍鄂豫皖。打富济贫谋生路,烈士鲜血染杜鹃。北国南疆行迹遍,春来最忆大别山。家家祭扫红军墓,漫山遍野红杜鹃。”

牛背脊骨,杜鹃花开。甄哲 供图

每年四月天,牛背脊骨山上开满了姹紫嫣红的杜鹃花,红的喷艳,黄的热烈,紫的素雅,白的圣洁。唯独那战壕两侧的杜鹃花,血红一片,在游客们的眼里,这里的杜鹃花开得“惊心动魄”,开得“惊天动地”“是红军的鲜血浸染而成的”。

在林间发展起药材产业

红军之家,精神永传。甄哲 供图

采访中,徐涛讲述了身边另一个动人的故事:

退伍军人胡顺,是土生土长的陶家河乡人,家住牛背脊骨山山脚下。他从小在红军故事中长大,一颗红色的种子早在心中埋下。

1992年,20岁的他成为一名军人。4年义务兵生涯,不仅练就了强健的体魄,更磨练了他吃苦耐劳、越挫越勇的精神意志。

退伍后的10年间,胡顺生意做得红火,但回到老家,看到牛背脊骨山植被破坏,优质红色资源被浪费,他很愧疚。

2011年,响应村里“能人回乡”的号召,胡顺投资400万元,将家门口的牛背脊骨2000亩林场承包下来,立志通过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同时,他下定决心建一座无名烈士纪念碑,让牺牲的烈士有“家”可归。立碑先修路,在海拔1000米的山上开山凿路,难度超乎想象,接二连三的强降雨让他几度想要放弃。

历时一年半,路终于修好,投入的资金和人力远超预期。在英山县委宣传部、县民政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和文物局等有关部门支持下,2015年,一座无名烈士纪念碑落成,这座高8.8米的纪念碑高耸在山上,280位无名英灵融入青山翠柏之中。

杜鹃簇拥的英烈墓,蜿蜒可见的古战壕,吸引全国各地一批批游客前来探寻红色之旅。徐涛说,靠山吃山。这种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带动群众致富的故事,在大别山深处还有很多很多。

近年来,在陶家河乡党委的带领下,一批批像胡顺、刘声寅等一样的能人带领群众在深山里种植高山云雾茶,在林间发展起药材产业。

如今,陶家河乡已形成以苍术、天麻和茯苓为主的三大系列、40多个品种的药材产业规模,陶家河乡90%农户都种上了药材,中草药成为全乡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金银草”。

特色产业,富民之本。甄哲 供图

统计显示,2021年,陶家河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亿元,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65元,不仅顺利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徐涛动情地说,党中央把伟大长征精神、大别山精神、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作为中国革命珍贵的遗产, 长征精神、大别山精神将永远激励大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去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甄哲 供图

徐涛表示,接下来,陶家河乡将聚焦“国家标准,湖北气派,黄冈气质,英山特色”总体定位,推进红色文化资源与地方特色资源有机融合,在保护传承、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统筹布局,全力打造大别山红色旅游新地标。

户均年入10万比比皆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在脱贫攻坚这场人类又一伟大的战役中,徐涛既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

2015年初,徐涛来到陶家河乡就职。“当时,英山县启动精准扶贫工作;2017年进入‘脱贫摘帽’攻坚期,全县选派工作队员进行‘五天四夜’驻村扶贫,实现313村全覆盖。”徐涛介绍,陶家河乡是英山县偏远乡镇,从城区上山车程1个小时,50余公里,全部是绕山公路。乡镇基础差、底子薄、群众生活困难,脱贫压力大。

从全面脱贫到乡村振兴,8年来,他亲眼见证了国家政策在陶家河乡生动实践,落地生根,给山村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易地搬迁、安全饮水、厕所革命、危房改造,通村公路、森林康养、产业奖补、旅游产业兴旺,群众一天天过上了好日子,美日子。

逶迤山路,苍翠幽谷。章卫军 摄

山里的群众“钱袋子”有没有鼓起来,身上“荷包”暖不暖和?徐涛说,一组来自当地银行的统计数据可以间接反映:

2015年初,当时全乡当地居民本地存款余额是9000万元;2022年中期,存款余额达到了4.2亿元,年均增长5000万元以上,人均收入年均增长4600元以上。陶家河乡总人口仅为1.08万人,人均存款余额3.8万元以上。

同时,记者走访该乡多个村了解到,得益于药材、茶叶、养殖、旅游、务工等多个产业的发展,当地群众户均年收入10万元的比比皆是,年入20万元到30万元的很常见,年入50万元乃至百万元的家庭,也不稀奇。

以长岭岗村为例,这个村仅有1000余群众,这些年当地政府却争取协调了3000万元以上,修好了40多公里的入户“四好农村路”,山里的天麻、茯苓和苍术等药材不再需要“肩挑背扛出深山”,药贩子直接上门收购,药材均价还从6元一斤涨到了10元一斤。

药材加工,富民之匙。胡小军 摄

村里的群众勤劳肯做,无论是山洼的空地,还是道路两旁的边角地,都种上了满满当当的药材。徐涛介绍,别看这个村离乡政府是最远,可居民存款却是最多的。两个老人在家里种药材,年收入在8万元到10万元之间。

鲜为人知的是,这个村的村民有70%在县城、黄冈市购买了住房,部分头脑灵活的群众在赚到第一桶金后,通过经营生意迅速积攒财富,甚至在武汉市、上海市购买了住房。其中,长岭岗村10组虽只有11户人家,却有5户人家在上海买房置业。

巧打“红、绿、古”三色牌

面对新任务、新形势、新挑战,徐涛说:“乡村干部,领命而动,不讲条件,不达目标决不收兵!”

“十四五”期间,在英山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陶家河乡将坚持“红色立乡、绿色兴乡、产业富乡”的主战略,巧打“红色”“绿色”“古色”三张牌,紧扣“红色文旅名乡、特色产业强乡、鄂晥边贸大乡”的新定位,全域协同推进。

山水为伴,生态立乡。章卫军 摄

以杨家河村、胡家湾村、陶家河村、英太寨村为南部片区,着力打造红色文旅核心区。该示范区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为依托载体,深度挖掘红色资源禀赋,加大对红色革命遗址遗迹的保护、修缮、利用工作,建设红色村史馆,讲好红色故事,用好红色资源,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成为红色文旅核心区。

以闵家畈村、桦树沟村、塔尔岗村、严家坳村为中部片区,着力打造特色产业示范区。该示范区聚焦中药材产业特色,加大产业基地建设力度,提升产业规模。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做大做强高山茶叶优势产业,改造提升茶叶产业,大力发展高山绿色食品茶,突出茶叶加工,将大茶叶变成大产值。适度发展黑山羊、黑土猪、高山黄牛等特色养殖。

以高家冲村、詹家河村、长岭岗村、夏家河村为北部片区,着力打造生态康养先行区。该示范区立足山川秀美,山林茂密,溪流清澈的生态资源优势,加快生态资源开发,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以“农业+旅游”为主体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生态旅游品牌。

边贸重地,古色古香。胡小军 摄

具体而言,陶家河乡的发展,突出一个“快”字,闻令而动、雷厉风行。全乡仅用11天的时间,就完成2处集体资产、21户民房征迁安置任务;用20天完成征地130亩,迁坟48具,拆除附属设施35个,创造了“陶家河速度”;

陶家河乡的发展,体现一个“细”字,严谨细致,做足“绣花功”。在项目选择上,什么地方适合发展药材,什么地方适合搞养殖,什么地方适合发展康养旅游,充分调研市场民意,于细微处见功夫,磨刀不误砍柴工;

陶家河乡的发展,讲求一个“情”字,将心比心,公正公道。正在全力推进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干部们挂图作战,一户户登门做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整个推进过程实现无一户遗留、无一户上访,干部群众结下了新的“军民鱼水情”。

夜幕降临,红灯闪耀。胡小军 摄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徐涛深情表示,在伟大的长征精神、大别山精神指引下,陶家河乡新一届党委班子将主动作为,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有自信、赓续红色血脉中有定力、讲好红色故事有担当,在大别山深处,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一道,苦干实干、攻坚克难,谱写一曲新时代的奋进者之歌。

策划:郑光文、童壁、王焱尧

执行:胡安仁、吴滕钰、余建新、甄哲

采写:田城、胡小军、陶辉

视频:阮琼、金康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