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河北“考古中国”重要发现⑧丨康保兴隆遗址:填补坝上高原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文化空白

[百科] 时间:2024-04-28 23:01:2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59次
康保兴隆遗址

填补坝上高原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文化空白

金秋十月,考古中国张垣大地风光无限,聚焦这里除了丰茂的河北化空草原、广阔的重发址填早中蓝天、险峻的现⑧关口和享誉世界的冰雪运动场地外,还有一座被大地默默私藏的丨康远古聚落——康保兴隆遗址。8000多年前,保兴补坝部地白坝上先民在这里建立起中国较早的隆遗定居聚落之一。今天,上高石器时代在考古工作者的原北手铲下,尘封的区新期文遗迹重见天日。如果你想一睹这座史前村落的考古中国生活图景,可以走进坝上草原兴隆遗址考古现场,聚焦探访8000多年前的河北化空房屋基址,聆听有趣有料的重发址填早中考古故事。

兴隆遗址房址F8出土筒形罐。 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供图

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

马鹿牙串等小装饰品洋溢着远古朴拙之美,骨柄石刀展现高超的制骨技艺和细石叶剥离技术……在康保县一座文物库房内,记者获得了一次近距离欣赏文物的机会。这些令人惊叹的文物,讲述着兴隆遗址的发现缘起、发掘过程,诠释着考古工作者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的科学精神。

兴隆遗址位于张家口市康保县照阳河镇兴隆村。2016年至2017年,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先后对张家口市坝上地区的南、北局部区域开展区域系统调查,发现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约50余处。遗址出土了大量打制、磨制石器,还有部分陶器,所获大量动物骨骼及浮选所获炭化植物遗存,为研究当时生业经济提供了丰富材料,玉串饰、石串珠等物品,虽然数量不多,但制作精美,代表了较高的手工业水平。

“通过多年发掘与研究,确认兴隆遗址主体为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一处聚落遗址。根据地层关系及遗物特征,兴隆遗址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初步可分为五期。”兴隆遗址考古队领队、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副院长庄丽娜介绍,一至三期年代和文化面貌延续性较强,距今8700年至7000年,遗存以房址为主;第四期遗存材料较少,年代与前三期有缺环,仅发现两座房址,距今7000年至6000年左右;第五期遗存以圆坑墓为代表,距今5800年至5200年。

“兴隆遗址的文化内涵与近些年发掘的内蒙古裕民、四麻沟、乃仁陶勒盖遗址和尚义四台遗址相似,但共时性或延续性有别,这一类文化遗存代表了新的考古学文化,填补了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区域文化空白。”庄丽娜说。

以该遗址新石器时期第一期遗存为例,该期遗存的陶器以大口圜底釜和板状器为主,两者形成了一种较为固定的陶器组合。此外,本期遗存中房址及陶器等遗物的大量出现,标志着遗址文化面貌和生业经济的重大转变,与北方地区旧石器时代及过渡期的情况相比,为一种根本性的变化。兴隆遗址第一期遗存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年代最早的遗存之一。

兴隆遗址房址F8出土骨柄石刀。 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供图

为解决农业起源提供新材料

中国北方旱作农业是如何起源、形成与发展的?近年考古研究发现了哪些农业起源细节与线索?不久前,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形成与发展研究样品采集现场研讨会暨考古学文化、社会与农业相关研究课题推进会在张家口举行。全国40多位专家走进康保县和尚义县遗址现场,就这些影响深远的问题进行考察和研讨。

中国被普遍认为是全球最早的农业起源地之一。尤其在中国北方地区,粟、黍旱作农业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这些年来的研究焦点。庄丽娜介绍,兴隆遗址集中呈现了冀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该遗址新石器时期一至三期遗存中,出土大量植物遗存,有栽培作物黍、粟以及野生植物山杏、大籽蒿、藜等。其中,黍是我国目前有直接测年数据的最早的黍类遗存之一,距今约7700年,为探讨黍的驯化与早期栽培提供重要材料,为研究北方地区农耕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珍贵材料。

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取代打制石器成为主要生产工具,陶器开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被大量使用。兴隆遗址中出土石器有打制类、研磨类和细石器等,其中,研磨类石器除常态的磨盘、磨棒外,还有体量较小的磨盘、磨饼等。出土的陶器有筒形罐、平板状器、纺轮、陶杯等,其中房址出土的可复原器物以筒形罐最多。出土陶器基本为夹砂陶,除平板状器外,纹饰多为麻点纹。

“陶器、磨盘、磨棒和石铲类掘土工具的出现,说明在这一时期,人类经过长期摸索,已认识到农作物具有种植、储藏价值。陶器的出现,还意味着蒸煮食物出现,说明人类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文瑞介绍。

为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北方聚落发展提供证据

对农业起源的研究显示,随着农业发展,农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驯化动植物逐步代替野生资源成为人们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伴随农业种植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人口数量逐步增长,定居聚落随之出现。

“经过多年发掘,我们在兴隆遗址发现了30余座房址、居室葬、圆坑墓等遗迹,房址间具有复杂的叠压打破关系,大部分房址内都发现有灶,分浅坑灶、石板灶、支石灶和地面灶。”庄丽娜介绍,该遗址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房址展现出较为成熟的聚落形态,对于研究新石器时代中期北方地区的聚落与社会提供了重要证据。

2022年,联合考古队在兴隆遗址清理新石器时代房址7座,发现了较此前认识的第一期年代更早的房址,把聚落最初使用时间往前推进。在发掘的房址中,房子开口形状以圆形为主,根据面积可分为30平方米至60平方米的较大房子和不足30平方米的小房子,地穴式房址深度一般为1.5米至2米,半地穴式房址一般较浅。

此外,兴隆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数量巨大,初步研究显示,有牛、鹿、羊、马、猪、狗、鸟、兔等,其中牛、鹿比例较大,还有少量鱼骨。动物骨骼的初步研究显示出强化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现象。

“兴隆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其研究成果是建立区域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难得的材料,也为研究农牧交错带早期人地关系、农业起源与传播、草原地区早期文化交流与人类迁徙等问题提供了丰富材料。”庄丽娜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对遗址开展发掘,弄清楚该遗址的聚落结构,此外还将重点关注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遗存的清理与研究,在将兴隆遗址本身的故事讲清楚的基础上,与周围地区的材料进行比较,推进中国北方地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过渡模式以及旱作农业起源等重要课题的研究。(日报记者史晓多)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