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 >传诵文化经典 挥毫时代新章 正文

传诵文化经典 挥毫时代新章

[综合] 时间:2024-04-30 13:10:3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20次

原标题:传诵文化经典 挥毫时代新章

“欧阳子方夜读书,传诵闻有声自西南来者……”“大道之行也,文化天下为公……”、经典“明月几时有,挥毫把酒问青天……”每天早晨,时代在唐调公益传习群里,新章点开打卡链接,传诵都能听到其中传出的文化唐调爱好者们琅琅读书声,而这样的经典坚持,已经伴随他们走过四年。挥毫

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时代诗词歌赋,是新章我们今天弥足珍贵的文化基础和文化养料,而在传播手段上,传诵除了通过文字的文化方式,声音的经典传播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吟诵可以使人更直观清晰地了解诗词文赋字里行间的情绪,学习吟诵,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唐调,是国学大师唐文治先生所创的一种独特的古诗文吟诵调。这种读书调,情韵充沛,富有气势和音乐性,在古文诵读中,有特殊的尾调,风格别致。创调之初,唐先生就在他所执掌的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及南洋公学(即交通大学前身)教学,受业学生甚众,风靡一时,成为“近现代吟诵第一调”。

百年后的今天,唐调吟诵依旧独树一帜,但在时代洪流的冲刷下,渐有式微之势。杜亚群老师学习唐调以来,深感自己有传继传统文化的责任。杜老师介绍说,当初与同好们组织唐调公益传习活动,就是源于这一份对传统文化热爱的初心,而分享唐调学习资料、教学、答疑等,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见缝插针完成的。从2018年开始,杜老师先后创建了“唐蔚芝先生吟诵传习群”、“闽南唐调传习群”、“古典书院唐调传习群”等与唐调相关的微信公益群,普及唐调,培养师资力量。截止目前,以上海为中心,汇聚了全国200多名热爱且擅长唐调的基础教育教师、专家教授、各地吟诵学会骨干,他们在群内精模唐文治先生灌音片作品,共同研讨,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公益传播唐调。其中,李惠萍、刘文丽、程道明、曾国荣等一线教师在校内实践传播唐调,惠州吟诵协会会长胡谭珠老师更带领协会骨干教师,深入当地高校,面向社区积极推广,开设了适合不同人群的唐调公益课程,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今年三月,沪上遭逢疫情。为振奋青少年精神,养其志气,杜老师又建立了针对青少年的唐调公益推广群,希望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能够接续传播好传统文化。推广群由在校大学生构成,推广群吸引了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立信会计等多所沪上高校学生报名加入,同时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山东聊城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文学社与吟诵社社员,共计60余名学生积极报名学习,立志传承唐调,公益推广唐调。大学生传习唐调的热情深深感染了他们的辅导员老师,惠州学院申东城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国学社导师刘永老师、聊城大学吟诵社董秀梅老师,进群督导,与学生共同学习。群内青年学子热情高涨,他们切磋琢磨,坚持听课,线上打卡,并在线下组成唐调宣传小分队,在校内社团沙龙与联谊活动中积极展示唐调。 “聊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发布分享学生学习唐调的吟诵成果,助力唐调宣传,获得了很好的反响。

这项公益性质的传统文化传播活动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停下脚步,而是如火如荼有序开展着。在青年人的巨大热情推动下,进一步推动扩大了活动的领域,探索新的方向。继青少年唐调公益推广群,杜老师及其水云间词社骨干社员,又开设了“友声室公益诗创课程”,取“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之意,诗创课程含诗部、词部、赋部三类创作指导,吸引了上海与外地一批有志于学习古诗文创作的传统文化爱好者报名学习。授课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其中不乏复旦、华师大中文系博士及高校诗社导师,更有斩获过诗词类大奖的写作高手,实力相当雄厚。总教习铁堂说:“在古人优秀作品的基础上,我们不能停下脚步,应当有所开拓,展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展现属于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在上海封城期间,公益诗创群每周坚持开课,参与课程人数近500人次,极大丰富了这段时间人们的精神生活。

参与过公益课程的市民都纷纷表示,之前即使对传统文化有兴趣,也不知道怎么学、跟谁学,而现在,他们不仅摸着了门道,而且也会推荐给身边有兴趣的人。而正是因为这些公益群的出现,让文化资源得以共享,市民艺术得以普及,在市民自发公益的组织下,这些文化组群必将成为上海文化品牌的新名片。

(殷熠为)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