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松溪:打造科特派制度“升级版”

[娱乐] 时间:2024-04-28 23:44:0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55次

面对面交流经验,升级版手把手传授技能……在南平松溪,南平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松溪生产车间、养殖圈舍还是打造度蔬菜大棚、育秧基地还是科特农家小院,处处活跃着科技特派员的派制身影。

松溪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升级版第一动力,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南平大力推进研发平台提质升级,松溪以创新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打造度探索建立科特派服务常态长效机制,科特加快从单一农技服务向宽领域、派制全要素和全生产链综合性服务转变。升级版

科特派制度实施以来,南平全县先后选派12批1763人次科技特派员,松溪实现102个行政村全覆盖,并延伸到企业、产业链、重点项目等领域。2023年,共结对帮扶33家企业、102个行政村,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21项。

精准服务助企转型升级

3月5日,普仑斯(福建)泵业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福州市福塑科学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福建省中科院STS计划配套院省合作的“水泵用防锈耐介质多功能液体喷膜材料研发及应用”项目通过省、市专家组验收。

“该项目研发历时两年半,采用植物油基支化多元聚碳酸酯预聚体和防锈耐介质功能材料,相较于传统的聚氨酯材料,有效提高防锈耐介质性能,减少了污染物和有机溶剂的排放,且降低了制造成本。”普仑斯(福建)泵业有限公司省级科特派刘在伦介绍。

12日上午,记者来到普仑斯公司,5600平方米的一号厂房内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着对产品进行精加工, 刘在伦在生产线一侧的水泵性能测试平台指导工作人员对新型水泵进行测试。“2019年,我被选任为公司的省级科特派,2020年带头成立‘普仑斯高端水泵科特派团队’,当时我所在的兰州理工大学在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和企业不断加强合作,我们的团队也根据企业的需求,和企业共同进行关键技术的研发,为企业的高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刘在伦说。

image.png

刘在仑正在查看测试数据  范鑫琳 摄

“刘在伦教授积极指导公司开展科技创新、企业管理和项目开发,提供从点到面、从单一到综合的水泵系列产品研发、设计、制造、服务等全方位科技服务。下一步,我们将在企业搭建博士服务站,推动更多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公司总经理邵安灿表示,在刘在伦团队帮助下,企业的产品从单一的清水单级离心泵发展到了化工流程泵、重载自吸污水泵、直联式单级单吸离心泵、排灌泵、纸浆泵、水泵机组等,水泵广泛应用于矿山、石化、医药、城市供水、排涝、消防、水库、高层供水、船舶、灌溉等领域。

有了“能人”相助,企业不仅实现了稳定量产,产生了良好经济效益,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刘在伦积极指导对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对原有的工艺和技术进行升级,协助企业申报专利,2019年至2021年,共获得专利授权24项,建成了水泵性能国家标准检测测试台。科特派制度的运行,也为企业破解新产品性能试验、产品性能攻关的试验精度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刘在伦充分利用工作单位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水泵试验中心的水泵开式台、闭式台、固液两相流试验台、气液两相流试验台和水力机械内部流场计算工作站等设备,提高了企业研发能力。

在松溪,普仑斯公司和刘在伦团队的成功对接并不是个例。一批像刘在伦这样的“能人”,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向生产一线汇聚,助力企业研发,激发创新活力。

松溪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和产业集聚,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探索建立“联合攻关+利益共享+知识产权运营”模式,依托研发合作、技术转让、作价投资等多种形式,搭建科技成果与传统特色产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需求高效对接桥梁,打通从技术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2023年,全县科技研发经费支出比上一年度增长19.6%,增幅居全市第二。

奔忙在希望的田野上

初春时节,正值茶园管护的黄金期。13日一早,科技特派员、松溪县渭田镇农技人员张琦来到山隐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察看黄腐酸肥料在基地50亩茶园的试验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黄腐酸肥料让茶树的亩产至少增加10%,每亩增加经济效益700元以上。”张琦说。2022年底,作为“黄腐酸在生态茶园建设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张琦带领的项目组依托武夷学院研发团队,与合作企业共同克服了植物源黄腐酸提纯的关键技术,将农林废弃物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有效分离,把木质素转化获得经济性、环保性俱佳的黄腐酸,并在松溪渭田、河东等乡镇水稻、果蔬试验田及茶园试验推广。

“项目团队打破了黄腐酸价格壁垒。”张琦介绍,运用新型技术在秸秆中提取黄腐酸,其效果不亚于从煤炭及其他原料提取的黄腐酸,而成本却大幅度下降。矿源黄腐酸市场均价约为7000元/吨,利用农林废弃物绿色方式提纯黄腐酸实现低于3000元/吨,真正实现了让群众买得起用得起黄腐酸产品。

不只是推广黄腐酸技术,还引种优质稻新品种、引进仿野生养殖棘胸蛙技术、组建蓝莓种植基地……与农作物、农产品“对话”,是张琦最喜爱干、也最拿手的事。渭田镇19个行政村,每个村都留下他的足迹。2021年以来,他一有时间就到田间地头对农作物进行“望闻问切”,无论是水田还是旱地里的作物,他都如数家珍。张琦还结合作为松溪讲习班宣讲员的优势,以渭田“五福讲习班”为载体,进企业、进乡村,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宣讲,并围绕种植、养殖等技术难题提供精准指导,助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image.png

松溪县科技特派员团长陈代顺和县级科技特派员张琦正在茶园与茶农倪贵清如何科学种植茶叶  范鑫琳 摄

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科特派们播撒科技星火,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松溪县坚持“高位嫁接、人才下沉”的总体思路,按照“因人而异”“因村而异”“因企而异”的原则,将科技特派员个人能力优势与帮扶村镇、帮扶企业的现实短板相结合,在选派过程中注重“先选后派”“精选细派”,确保人尽其能,实现精准帮扶效果最大化。积极探索“实体创业型”“技术推动型”“市场带动型”等服务模式和“科特派+专业合作社”“科特派+基地+人才”等创新创业载体,构建“公司+科特派+基地+农户”“科特派+金融+流通”等利益共同体。同步建立科技特派员考核制度,每季度各乡镇(街道)组织召开科技特派员座谈会,及时解决科特派制度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提高科特派创业行动项目资金和补助标准,对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的人员在评优评先、选拔任用、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倾斜,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下、干得好,推动科特派变成“常驻派”。

跑出深化机制“加速度”

立足创新科技特派员管理模式,松溪县探索形成了“县级服务中心+乡镇(街道)服务站+村级服务点”的综合性、组团式“三级”服务体系,让科技人员“下得去”,让走向农村的实用技术“用得着”,跑出深化机制“加速度”。

聚焦提升科技特派员服务效能,松溪县创新建立了集管理服务、成果展示、绩效考评等功能为一体的县级服务中心,积极对接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促进科技成果在农村转化落地。2023年,中心积极对接福建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江西省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等,精准选派涉及茶、竹、果蔬、机械制造等松溪县特色产业科技特派员33人、组建服务团队10个。

产业兴才能乡村兴,科技强才能经济旺。松溪县积极推动科技特派员服务站建设及服务工作,实现科技特派员服务站全县覆盖,切实发挥好服务站的辐射作用,统筹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示范推广。

聚力强化服务导向,各乡镇(街道)科技特派员服务站充分融合讲习班、宣讲团等力量,发挥科特派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及时收集、整理群众需求,形成产业服务需求链,为精准选派科技特派员提供支撑。过去一年,全县9个乡镇(街道)服务站共开展培训活动87场,培训3460余人次。

为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松溪县在102个行政村全面建立村级服务点,联合驻村第一书记、流通助理、到村任职选调生、党群工作者等队伍力量,深入了解农村技术需求、产业发展需求,形成产业帮扶需求表,构建“服务中心+服务站+科特派”工作机制,通过中心与服务站支持,为农村提供精准技术服务。

通过一系列的摸索和实践,松溪县先后形成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科技创新基地”“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产业链”等技术支撑服务模式、向农村基层输送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和经营模式。注重延伸科特派制度内涵,松溪还将科技特派员服务领域从一产拓展到二产、三产,从大院大所和高校等选任一批工业领域科特派团队,高位嫁接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开展全产业链创业和技术服务。

接下来,松溪将不断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强化科技创新资源要素供给,推动政策、资金、人才、管理等诸多要素向企业、农村和产业聚集,推动更多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农户开展精准对接,实现传统产业与科技高位嫁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发展。(林奥 范鑫琳)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