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闽南“普渡” 正文

闽南“普渡”

[探索] 时间:2024-05-01 01:21:1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84次

原标题:闽南“普渡”

林建武

北方中元节,普渡闽南普渡月。闽南

“普渡”是普渡闽南地区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它是闽南糅合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民俗节日。有意思的普渡是,人家过节是闽南一天,而闽南人过节却要一个月。普渡

在闽南,闽南农历七月叫“普渡月”,普渡民间也称为“鬼节”。闽南根据闽南民间的普渡说法,每年这个月,闽南冥府打开鬼门,普渡孤魂涌向人间,闽南到阳间享用民间的普渡祭祀,各家各户须在门口供奉祭品,烧纸钱,敬祭亡魂,希望他们早日脱离苦海或轮回转世。而烧给冥间的要用服纸,就是用金银纸不贴金银箔,纸上用木刻墨印几样衣服战马模样,俗称“甲马服”,谓盔甲战马之意,此乃沿袭唐代之俗,焚烧后亡魂在阴间就可以得到衣服穿了。

闽南“普渡”分为“开巷口”(闽南语,意为开门)“关巷口”“普渡日”三个重要时日。“开巷口”,从农历六月二十八到七月初三开始,前后时间由各家根据实际情况选定,此时要摆上水果、茶酒等物,上香后请出冥府先人;而“关巷口”就是在它们酒足饭饱之后收归冥府。

“普渡日”最为隆重,不仅要准备整桌饭菜,三牲酒礼等进行祭拜,以前还要召集外村的亲朋好友来,谁家来的客人多,谁最有面子,那种场面绝不亚于过春节。清代诗人王凯泰在《中元节有感》中写道:“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生动表现出中元普渡的热闹景象。

对于闽南的“普渡”习俗由来,漳州、泉州等史志书多有记载:“七月半作盂兰会,延僧设食,祀无祀之鬼。夜以竹竿燃灯天际,联缀数枝,如滴如坠,望之若星。”康熙版《龙溪县志》、乾隆版《泉州府志》载:“中元祀先,寺观作盂兰会,俗名普渡。南国风俗,中元夜,家户各具斋供,罗于门外或垌衢,祝祀伤亡野鬼。”

在闽南,农历七月是不可进行谈婚论嫁、奠基建房、开业剪彩等事项的,总之,凡与喜事沾边的皆不宜,就连住院手术、小孩分娩能避免都尽量避免。当然如果是外省人在闽南工作生活的,他们就不会忌惮这些。

“普渡日”是按村庄来排日子的,每个村庄的“普渡日”都不一样,所以在闽南有“初一到三十、大家吃普渡”说法,意思就是在这个月,每天都可以轮流到各村去参加普渡活动。为何“普渡日”是一村一个日子?据说与一历史事件有关,在清乾隆二十九年七月十四日,不同姓氏的两个村子因“中元节”食品供应紧张,在菜市场买鸭子时,两村发生大规模械斗,死伤多人。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官府召集各村士绅,以抽签的方式来决定各村“普渡”的日期。

但在我老家那个村,有意思的是没有与闽南其他村庄一样过“普渡日”,而是独树一帜,另辟蹊径,在每年冬至前举行“送王船”民俗活动。因农历七月没有过“普渡日”,所以印象中我们村的人很少去别的村参加普渡活动。在农村那种尤其看重礼尚往来的地方,你老是吃别人的多不好意思呀,索性不去。

因“普渡”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及案件,也为地方政府带来了困扰与隐忧。为避免“普渡日”吃喝成为一项恶俗,地方政府采取各种办法到各村宣讲,在村口劝退,但收获甚微。后来,随着中央提倡移风易俗,各地也因地制宜出台一些规定,从而有效遏制了这种攀比吃喝之风。

其实,对于闽南“普渡”活动的这种铺张浪费,一些有识之士早有非议并予以抨击,清末泉州吴增写诗道:“流俗多喜怪,不怕天诛怕鬼害,七月竟作盂兰会。盂兰会,年年忙,纸满筐,酒满觞,刳鱼鳖,宰猪羊,僧拜忏,戏登场,烟花彻夜光。小乡钱用数百万,大乡钱用千万强。何不将此款,移做乡中蒙学堂。”

当然,民间传统民俗活动除了庆祝以外,也是一项重要的国际文化传播活动。闽南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先辈们“下南洋”的起点,通过调研得知,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也保留着“普渡”这一传统习俗,其涉及地区之广、涉及人口之多,十分罕见。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