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猴痘病例与德国病毒高度同源 猴痘传染吗?猴痘传播途径有哪些

[休闲] 时间:2024-04-21 04:12:3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99次

  导读:9月19日中国疾控中心周报发布,重庆周报指出重庆猴痘病例属于西非系B.1支,猴痘猴痘猴痘与6月21日采集的病例病毒德国病毒高度同源。

  重庆发现一例输入猴痘病例

  据重庆卫健委官网消息,德国9月16日,高度重庆市确诊一例境外输入猴痘病例,同源途径该病例为自国外中转重庆入境人员,传染传播在按规定进行入境人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集中隔离期间,重庆发现皮疹等症状,猴痘猴痘猴痘经重庆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及中国疾控中心复核,病例病毒实验室结果猴痘病毒核酸阳性,德国国家组织专家诊断为猴痘确诊病例。高度该病例正在定点医院进行集中隔离治疗,同源途径情况稳定,传染传播其密切接触者均已落实隔离医学观察措施。重庆目前,该病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

重庆市卫健委网站截图。

  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猴痘病例的处置工作,第一时间指挥调度、安排部署。市卫生健康委积极行动、迅速响应,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加强追踪排查、核酸检测、医疗救治和全面消杀等相关工作。经专家研判,该病例入境重庆即被隔离管控,无社会面活动轨迹,疫情传播风险低。

  专家:同航班旅客不会被感染,社会传播风险小

  对此,一位北京某三甲医院感染科专家称,因为该患者在按规定进行入境人员新冠疫情防控的集中隔离,还没有社会活动轨迹,疫情传播风险很低,只要把患者接触的生活用品和被褥等物品及集中消毒处理,就不会有大的传播风险。

  上述专家也提示,该确诊病例的同行同乘旅客、乘务和防疫等相关人员基本没有被感染的风险。因为猴痘病毒主要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可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人体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但入境飞机上,工作人员和旅客都佩戴口罩。

  此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刘焱斌表示,猴痘病毒是DNA病毒,相对变异能力很弱,只有密切接触才可能传播,因此无需恐慌。

  重庆猴痘病例与德国病毒高度同源

  导读:9月19日中国疾控中心周报发布,周报指出重庆猴痘病例属于西非系B.1支,与6月21日采集的德国病毒高度同源。

中国疾控中心周报截图。图片来源:中国疾控中心官网

  什么是猴痘?如何传播?快来了解

  猴痘症状

  “猴痘”的名字听起来虽和猴子有关,实际上真正来源并非猴子。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与天花、牛痘病毒同属正痘病毒属,通常没有天花那么严重。

  猴痘的潜伏期通常为5至21天,此期没有传染性。

  发病后前驱症状通常表现: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肌肉酸痛和乏力等。其中,淋巴结肿大是猴痘的一个显著特征,可与相似的疾病如水痘、麻疹和天花鉴别。此期开始具备传染性。

  皮疹通常在起病3天内出现,首先出现在面部,然后遍及四肢(手、腿和脚),口腔黏膜、生殖器、结膜和角膜也可能出现。

  猴痘如何传播?

  动物传人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被猴痘病毒感染的动物咬伤或者直接接触动物的血液、体液、皮肤或黏膜损伤部位等;

  食用烹饪不当的被猴痘病毒感染的动物;

  人际传播:

  通过长期的、直接的面对面接触时的呼吸道飞沫;

  直接接触猴痘患者的体液或者被污染的物品(例如床单或衣物);

  可疑母婴传播和性传播,目前证据并不充分。本次疫情中部分患者是MSM人群(男男性行为者)。

1656225733903454.png

  天花疫苗对猴痘有效

  目前还没有猴痘疫苗。研究表明,接种天花疫苗预防猴痘有效率达85%。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群(尤其是1981年后出生的人)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

  世卫组织呼吁,各国应警惕患者是否出现非典型皮疹相关信号。

  个人如何预防

  应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猴痘病毒的动物(比如野生或者来历不明的猴类、啮齿类动物等),不要前往有猴痘疫情发生的国家和地区。现阶段,佩戴口罩、保持手卫生、开窗通风、日常消毒,是十分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般情况下,猴痘为自限性疾病,症状持续2至4周。近年病死率为3-6%左右,其中西非分支病死率为3.6%,刚果盆地(中非)分支为10.6%。

  吴尊友发文谈如何预防猴痘感染

  17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微博发文详解猴痘。

  他建议:1)不要同外国人发生肌肤直接接触;2)不要同近期(三周内)从境外回国的人发生肌肤接触;3)不要同陌生人发生肌肤接触;4)要注意做好手卫生;5)使用公共厕所,包括出差住宿宾馆的厕所,如果使用座便器,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坐便纸,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用酒精湿纸巾或蘸热水的纸巾擦拭后再使用。

  (图源网络 中国小康网综合央视新闻、环球时报、央广网、重庆卫健委官网)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