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 >王德三家书中的五四运动 正文

王德三家书中的五四运动

[焦点] 时间:2024-04-28 16:43:3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36次
云南日报版面截图

王复生、王德王德三烈士故居

王德三1919年在省城昆明求学时期给父亲的家书家书

  □ 李晓蓉

  在云南省档案馆珍藏的革命历史档案中,有多件王德三和家人往来的运动书信。其中有一封是王德写于1919年他在省城昆明求学时期给父亲的家书,信中讲述了一个世纪前发生在北京的家书五四运动,反映出王德三在这一期间思想进步的运动情况。这份革命历史档案中的王德珍品,是家书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王德三(1898~1930年)是运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和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是王德陕北地区共产党组织的创建者和早期主要领导人、中共云南第一届省委书记。家书王德三出生于云南省祥云县王家庄,运动自幼勤奋耕读,王德学业优秀。家书1919年,运动王德三离家到省城昆明成德中学求学。在此期间,他刻苦学习,并深受远在北京求学的大哥王复生的影响。王复生参加了五四运动,常常与王德三书信往来,邮寄《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引导他走上追求自由和光明的道路。五四运动时期,王德三积极投身爱国学生运动,踏上救国救民的漫漫征程。1921年,他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不久加入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积极参加进步社团活动。1922年,经邓中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坚守信仰的中国共产党优秀楷模。1924年,他受中共北方区委委派,前往陕北创建党的组织。1927年,王德三回到云南工作,历任中共云南省特委书记、临委书记、第一届省委书记。1930年11月19日,王德三在昆明不幸被捕。1930年12月31英勇就义,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

  云南省档案馆收藏的这封不足700字,落款时间为 “端阳前三日夜”的家书,是王德三在昆明求学期间写给父亲的。他在信中详细向父亲汇报了到省城一个多月以来的学习生活的情况,内容既有学习起居,又有时政见解,也不乏温情的家庭琐事。书信以大量篇幅向父亲讲述了在北京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五四运动的情况,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从中可以感触到王德三在国家危难之时,立志报效国家的拳拳赤子之心。

  王德三在这封信中写道:“今北(京)大学目睹外交失手,青岛与各密约之争,回将归泡影,乃兴义愤,讨卖国贼曹汝霖(外交总长)、张(章)宗祥、陆宗舆等,火曹宅,伤张(章)宗祥。后政府将大学生逮廿余人。后经教育总长出保,各省教育界及在外国教留学生均纷纷电京,而蔡校长则愿入狱自代。想不日即有消息。闻各国公使均打电回国,盛称不置。此举足为国家砥柱,虽汉之太学、明之东林,不可同日而语”。他感叹在五四运动中,以北京大学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知识分子和社会各界爱国人士“为国家砥柱”。作为热血的爱国青年,他深刻认识到“不能自立而依人图存者,鲜能得美满之结果”。因而虽然远在云南昆明,王德三一直关注着五四运动的事态发展,并对当前的黑暗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深知中华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追求民族独立,要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在此之后,王德三积极参加昆明爱国学生运动和社会各界声援北京五四运动的活动。他不断接受革命运动的洗礼,为成长为接受和传播马列主义思想的云岭先驱奠定了基础。他在信末写到,自立图存,“诸弟早自勉乎”。由此可以窥见,先后投身革命的王复生、王德三、以及其后参加革命的弟弟王馨廷兄弟三人,一门三杰,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兄弟之间革命思想的相互影响和传承。

  值得一提的是,家信中展现了王德三在昆明求学期间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学风。他生活始终保持简朴,不交友娱乐,未添制衣服,“自持益谨”;学习坚持安排紧张有序,“每日课毕(午后三时)即午餐,而往青年会至六时归,则已将上自习”,规划“每星期日即往图书馆看书”;他感慨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校中教师多善诱者,科学益觉有趣,惟时日愈短,无暇深究文学”;他自觉“身体清平强饭善步”,安慰父母“勿劳挂念”,特别强调不能让母亲担心。透过书信,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在治家甚严、治学有方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青年所具备的良好品行和学业根底。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有很多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要把这些故事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检视初心、滋养初心,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王德三的这封家书档案,为我们了解五四运动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它也是学习党史的珍贵素材。今天读来,能从中感受到青年赤子的家国情怀,学习到英雄人物的道德风范,感悟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汲取到强大不竭的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云南省档案局(馆))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