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扶贫日 | 海南:脱贫路上,每一步都向着幸福

[热点] 时间:2024-04-29 08:53:3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6次

原标题:国家扶贫日 | 海南:脱贫路上,扶贫每一步都向着幸福

编者的日海话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南脱

今年是贫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步都收官之年。海南省要巩固已取得的向着幸福脱贫成果,同时要确保剩余的扶贫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全省上下正勠力同心,日海攻坚克难,南脱向脱贫攻坚发起决战!贫路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步都关键在人。向着幸福

“人”,扶贫是日海扶贫干部。他们铭记嘱托、南脱只争朝夕、背水一战,从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想办法、找出路,只为让贫困乡村、困难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他们中,有的主动请缨下到基层,有的一留再留扎根一线。为了脱贫攻坚事业,他们选择了奉献,无怨无悔。

“人”,是贫困群众。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向身边勤劳致富典型看齐,发展产业、务工就业,通过自己辛勤劳动,摘“贫帽”,奔小康,创造美好生活。

今天是第7个国家扶贫日,在这个值得铭记的日子里,海南日报精心选取6位来自海南省脱贫攻坚一线的典型人物,讲述他们的扶贫故事、脱贫故事,激励全省上下,向着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前进,前进!

琼海长坡镇礼昌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寒丁:三次驻村 “傻”书记“精”扶贫

近日,李寒丁(中)在礼昌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教授贫困群众木耳栽培技术。(采访对象提供)

见习记者 刘乐蒙 记者 刘梦晓

在琼海长坡镇礼昌村,提起驻村第一书记李寒丁,不少人会说他“傻”:当初明明有机会回到琼海城区,却选择留在大山;如今明明已经回到城市,却又重返村里。

2016年,28岁的李寒丁在琼海石壁镇南通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2017年,本可以回到原单位工作的他,主动申请留任,帮助苗族同胞脱贫致富,一干就是两年;2019年6月,已经回到原单位工作的李寒丁,又一次报名下基层,来到礼昌村。

第一次前往南通村的情景,李寒丁印象深刻,“山路崎岖,全是盘山土路,50公里的路程,开车却需要近两个小时”。此后,在他的积极争取和推动下,上级财政部门拨下了修路款项,没过多久,南通村通上了15公里的硬化水泥路,全村249户1311名苗族同胞走上了“安心路”。

2017年,李寒丁申请留任,同时也在不断思索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扶贫干部离任了,贫困户怎么办?”他意识到,只有增强村党支部战斗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才是长久之计。

李寒丁第一个找上的,是南通村致富能人马振学。他希望将马振学发展为党员,让其牵头创办五色粽合作社,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马振学起初婉拒了他的邀请,但他锲而不舍地上门拉家常、话产业,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马振学。

2017年4月,在政府扶持下,石壁南通苗妹子五色粽专业合作社厂房顺利落成,马振学也光荣入党,成为南通村党支部一员。五色粽专业合作社的运营投产第一年,共生产销售了2万多个五色粽,销售额达20多万元,纯利润3万多元,同时解决了17户贫困家庭就地就业问题。

产业兴,百业兴。2019年“转战”礼昌村后,李寒丁引入市场主体和社会资本,以“党支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建设了2500多平方米的养猪基地,共吸引18户贫困户入股,并建设了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和光伏发电项目。今年以来,3个项目累计为礼昌村村集体经济带来45万余元收入,这些钱将继续用于鼓励生产、完善基础设施等造福民生的事项。

辗转两个“十三五”贫困村,三次担任驻村第一书记,4年多时间,两个村子在李寒丁的带领下,干部有了凝聚力,村民有了向心力。2019年,礼昌村64户贫困户251人全部脱贫,实现整村出列。

李寒丁说,城里也好,村里也罢,在哪工作都一样,脱贫攻坚是几代人受益的事情,能参与其中,是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一切都值得。(海南日报嘉积10月16日电)

五指山水满乡水满村驻村第一书记冯斯福:真心帮扶 带来满满幸福

10月16日,冯斯福(左)在建档立卡贫困户王雄端家走访。记者 谢凯 摄

海南日报记者 谢凯 特约记者 刘钊

近日,五指山市水满乡水满村驻村第一书记冯斯福来到方通村民小组村民王永交家中走访,两人如同老友一般拉起家常,谈及第一次登门的情景,二人哑然失笑。

两年前的5月,方通村内一处破败不堪、即将倒塌的老旧瓦房引起了驻村才两个月的冯斯福的注意。这是王永交家的祖宅,考虑到房子已是危房,存在安全隐患,冯斯福想要动员王永交一家拆掉老房子,却不料头回登门就被王永交一句话堵了回来:“我不拆,房子放着碍谁事了?”

冯斯福没有放弃,多次与村干部一起上门做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感化了王永交一家。与此同时,他还动员村里的青壮年帮忙拆房子,运废渣,减少王永交家的支出。他也由此用真心真情,赢得了村民的认可。

这是冯斯福俯下身、沉下心,做好驻村工作的生动体现。

驻村之前,冯斯福任五指山市新闻宣传与网络服务中心主任,他的农村工作经验并不足。为此,他驻村伊始就与村民交朋友,到村里187户村民家里去,听真话、摸实情,及时解决村民反映的迫切问题。在得知新民新村小组与新民旧村小组之间没有硬化路后,他立即申请了38万元的资金,铺设硬化路,方便两个村民小组村民的出行。

不仅是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冯斯福还积极与本地企业联系,解决本村无业青年的劳动力问题,并多次给村中的无业青年做思想工作,动员他们主动外出工作,自己赚钱养家。

“感谢冯书记给我找的这份工作,生活有了稳定的收入,每个月能拿到2000多元工资。再过3年,我种植的茶叶也会有收成,那时生活将会更好。”10月16日上午,在五指山市水满乡一酒店打工的水满村脱贫户王机友开心地说,是冯斯福帮他改变了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状态,让他积极面对生活。

经过冯斯福、乡村振兴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努力,如今,水满村年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9013元增加到2019年的12753元。

除此之外,为了改变村集体经济单一、弱小的情况,满足村民们想要发展其他产业的需求,冯斯福和村“两委”经过认真考察研究后,决定种植百香果。冯斯福说,水满村从2018年开始扶持贫困户种植甜度高、卖相佳、收益好的黄金百香果。现在全村已种植了20多亩,今年已产生经济效益6万多元。

“今年要扩种到50亩,为水满村的产业兴旺助力!”冯斯福表示,除此之外,未来,水满村要依托水满乡的独特风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帮助村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海南日报五指山10月16日电)

东方大田镇乐妹村驻村第一书记王联春:一留再留 直至产业花开

10月15日,王联春在照料海南山柚。 见习记者 肖开刚 摄

见习记者 肖开刚

在2015年7月被安排到东方市大田镇乐妹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前,海南大学教师王联春从没想过年过半百的自己,还能与大山深处一个黎村结下这么深的缘分,也没有想过本来组织安排是驻村一年的,自己却做了6个年头。

“我来乐妹村前也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被眼前这个贫困村的景象惊到了:全村几乎都是很破旧的瓦房,只有十来户村民家有厕所,连村委会、村小学都没有厕所。”王联春说,不仅村里环境差,因为没有好产业,村民们也完全没有奔小康的劲头,似乎习惯了贫穷落后、慵懒散漫的生活。

这种极度贫困的局面必须彻底改变。这是党委政府的坚定决心,也是王联春给自己立下的“军令状”。

“一年时间,我们在村里建了100多个厕所,覆盖每家每户,还硬化村道,帮村民进行危房改造,村里也通了自来水……”王联春说,没有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投入的真金白银,乐妹村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补齐。

“更难的是发展产业和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这也是让王联春的驻村时间从原计划的1年,延长到3年,再一直延长到现在的原因所在。

“海南山柚种下去了,3年后才能挂果,而且前两年是关键期,组织怕换个人来驻村,可能这个产业就‘夭折’了,于是我再留两年。”王联春说,他从2015开始扶持贫困户种植市场价格稳定、经济效益高、收益期可持续的海南山柚。现在全村已种植了200多亩海南山柚,达产后即使按目前鲜果最低市场价5元/斤计算,每亩经济效益仍可超过万元。

种植山柚是组织村民自己种植,但是村集体经济如何发展壮大呢?经过多方考察学习,王联春顶着巨大压力,利用村集体用地,从2018年开始发展兰花种植产业。为了让村民真正从兰花产业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分红,王联春在驻村期满后,又留了下来。

“兰花基地刚起步时候,我唯恐出现闪失,连续3个月没有回家。”王联春说,当时他爱人甚至怀疑他在乐妹村出了什么问题,来到乐妹村想看看他到底在干什么。

如今,乐妹村已建成20亩兰花大棚,将兰花产业打造成了资产超过800万元的特色产业。“现在即便是我这个第一书记撤回去了,兰花产业也照样能为乐妹村的乡村振兴撑起一片天!”王联春说,兰花基地已完全由5名优秀村民负责日常的种植、管理和销售工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造血式”扶贫,打造了一支永不撤退的“工作队”。(海南日报八所10月16日电)

文昌冯坡镇凤尾村脱贫户林树元:夫妻携手 创造美好生活

日前,林树元在猪舍照料猪崽。(采访对象提供)

见习记者 邱江华 记者 李佳飞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自己的人生经历,林树元的答案是弹簧。过去近30年,他多次遭遇重压,却始终如弹簧,压力越重,弹得越高。

10月16日一早,天色微明,文昌市冯坡镇凤尾村水堆北村民小组村民林树元就起身忙碌了。他先是来到家附近的羊舍、猪舍,查看黑山羊、生猪情况,而后赶去与妻子一同喂养鸡、鸭,最后再到稻田里瞧瞧,忙活近一个小时才回到家中吃上早饭。“上个月刚刚卖掉80多只羊,赚了3万多元,近期也准备收割水稻了。忙,但是有奔头,就不觉得累!”林树元抹了把脸上的汗笑道。

今年46岁的林树元,性格爽朗,说起话来声音洪亮。“现在的他与前几年反差很大,那时可没有那么开朗。”文昌市冯坡镇常务副镇长潘孝山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林树元以前的生活多次起落,并不平坦。

1992年,林树元的兄弟不幸去世,留下了4个幼女,养家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年仅18岁的林树元身上。3年后,林树元父亲也离世了,这给林树元沉重打击。但林树元不服输,他心里暗暗发誓,要将兄弟的4个孩子抚养长大,把日子过好。

1999年,林树元与妻子符春虹喜结连理,后来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但好景不长,没几年,符春虹就患上了慢性病。多年来,为了给妻子治病,林树元掏空了薄薄的家底,还负债累累。

2014年,林树元家被定为贫困户,潘孝山便成了林树元家的帮扶责任人。“林树元勤劳能吃苦,所以我们从产业帮扶开始着手。”潘孝山说。一开始,林树元夫妇只种植了3亩地,但他们为了增加收入,将3亩地扩大至9亩,种植白皮冬瓜、辣椒、水稻等作物。

日子渐有起色,为建立长效脱贫机制,潘孝山又鼓励林树元多方面投资发展农业产业,此时林树元看中了黑山羊养殖业。为节约成本,林树元自己动手搭建了羊舍,用帮扶资金买了8只母黑山羊。

“养羊也不顺利嘞,刚开始没有经验,8只母羊一下子死了3只。”林树元说,好在后来及时联系了镇里的兽医,才把问题解决,家里的黑山羊养殖产业逐步走上正轨。

如今,林树元成了养殖熟练工,今年9月,他又购进了30多头生猪。妻子符春虹也不甘落后,积极发展家禽养殖,闲时还去摘草药、打零工以增加家庭收入。

“只要肯吃苦、勤劳干,就一定能脱贫致富。”林树元夫妻对今后的好生活充满信心。

乐东大安镇西黎村脱贫户邢海平:辛勤摘“帽” 脱贫不等不靠

10月16日,邢海平在鸡舍给鸡喂食。(采访对象提供)

记者 李艳玫 见习记者 高懿

10月16日清晨,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呼声,一大群小鸡围绕到“鸡爸爸”的身边,争先恐后地抢“鸡爸爸”投放的美食。8月中旬,“鸡爸爸”养殖的2500多只鸡出笼,赚了2.5万元,这令他信心大增,最近新添的这一批鸡苗增加到5000多只。

“鸡爸爸”叫邢海平,是乐东黎族自治县大安镇西黎村的一名脱贫户。回想数年之前,他十分感慨。他家有6口人,他与妻子被认定为三级残疾,母亲年老多病,3个孩子还在上学。他只能靠打零工、干农活撑起一个家,生活十分困难。2014年,邢海平家因自身生产力不足,被评定为贫困户。

尽管戴上“贫困帽”,但邢海平并没有因此“人穷志短”。一方面,他相信在政府的帮扶下,自己肯定能脱贫致富,另一方面,他时常告诫自己:“要杜绝‘等、靠、要’思想,自立自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汗水去摘掉‘贫困帽’。”

2018年,西黎村开设保洁员公益岗位,邢海平主动请缨。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刘柰妤很支持他的想法,但同时担心行动不便的邢海平能否胜任这份辛苦的工作。“我一定克服困难做好这份工作,让村里环境保持整洁美丽。”邢海平如此表态。

当上保洁员后,邢海平每天一点一点地清扫村道,一点一点地搬运垃圾。有时太劳累,疼痛发作,他就休息一会,再接着干,坚持当天的工作当天完成。

2019年初,海南传味文昌鸡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乐东推行“公司+农户”养殖文昌鸡扶贫合作项目,在村“两委”干部的帮助下,邢海平与公司签订了养殖文昌鸡的协议。

他在自家橡胶林地围起防护网,简单搭建两间鸡舍大棚,开始养殖第一批鸡苗:清晨6点起床,搬运饲料喂鸡,紧接打扫村道,清理垃圾,结束后马不停蹄去鸡舍清理粪便,补水喂食,常常忙完已是傍晚。

有多少努力就有多少收获。在邢海平的精心管护下,小鸡苗健康成长,品质得到传味文昌鸡公司的肯定。公司还鼓励他扩大规模,如今邢海平的养鸡场大棚已增加至4个,养殖量突破了2.4万只,养鸡一年的纯收入超过了5万元,去年顺利脱贫。

邢海平似乎有使不完的劲,他还打理着两亩多的槟榔地和100多株波罗蜜果树,利用养鸡收益盖起新房,办起杂货店,与妻子一同经营。在他看来,生活各方面的改善,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但脱贫路上需要帮扶,更需要自身的奋斗,两者结合,才能脱贫致富。

昌江乌烈镇峨沟村村民符祥文:转变思想 脱贫不忘带贫

10月16日,符祥文给自家的芒果树喷洒药水。 见习记者 刘婧姝 摄

见习记者 刘婧姝

“这个叶片上有虫,要马上处理掉。”近日,在果园里,符祥文像医生一样给芒果树做检查,除草、施肥、喷药、收果每一个环节他都自己参与。

符祥文今年45岁,是昌江黎族自治县乌烈镇峨沟村一名脱贫户。2014年开展精准扶贫,他是首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之一,家里一儿一女。早在2008年,因母亲身患重病,大笔医药费使这个原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符祥文没精力发展产业,更没有脱贫的信心,日子得过且过。

转变思想,立志脱贫。“一开始他拒绝和我们接触,还有典型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驻村第一书记吴清穗说,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鼓励他种植芒果,同时解决了种苗、化肥、技术、贷款等问题。

“没有人甘愿一辈子当贫困户,人穷志不能穷。我上有老下有小,日子还长。”符祥文终于醒悟,不再荒废时日,勤勤恳恳干了起来。

想脱贫,靠产业。然而,技术又成了符祥文的“拦路虎”,最初种植的鸡蛋芒不耐存,市场效益差,一筐一筐的芒果卖不出去只能烂在地里,他一度想要放弃。

“大不了改进技术,重新种。”符祥文的帮扶责任人、昌江林业局工作人员陶英秀不断鼓励他。而后农业专家团队到村里讲座,符祥文铆足了劲学习。2015年,学到技术后的符祥文果断把鸡蛋芒换成了“台农一号”芒果。经过3年的悉心照料,一棵棵芒果树终于挂果,符祥文也靠双手劳动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除去成本,净利润近3万元。也就在2018年,他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初尝甜头后的符祥文更有干劲了,发展产业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一张铁板床,一口锅,他在果园搭起了临时“休息室”,守着果园中午也不回家。2019年,芒果收成大好,他足足卖了8万多元。“只要芒果种得好,不愁卖。”符祥文说,尽管今年受疫情影响,芒果价格降低,但仍然销售一空。

“一个人富不算富,共同致富才算富。”脱贫后的符祥文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不忘回馈村民。他看着村里许多贫困户还没有找到发展方向,便带动他们参与到芒果种植中来,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遇到农忙时期,还能吸纳村里更多的贫困户到果园帮忙,帮助解决了贫困户务工难问题。

如今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符祥文也更有干劲了。农闲时期,符祥文也没有休息,清晨喂鸡,上午到果园施肥,下午放牛、养鱼。一曲新时代的田园牧歌在广袤农村唱响。(海南日报石碌10月16日电)(刘乐蒙 刘梦晓 谢凯 刘钊 肖开刚 邱江华 李佳飞 李艳玫 高懿 刘婧姝)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