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带你备战高考·心理课堂 | 心理专家为家长支招 这些科学陪考方法要Get!

[热点] 时间:2024-05-03 10:43:4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75次

原标题:名师带你备战高考·心理课堂 | 心理专家为家长支招 这些科学陪考方法要Get!

家长们都“望子成龙、名师望女成凤”。战高支招高考,考心科学往往被家长们视为改变孩子人生的理课理专重要机遇,因此,堂心面对高考,家为家长很多家长比孩子还紧张。陪考有的名师家长甚至辞掉工作,专门在家照顾孩子。战高支招然而,考心科学陪考家长并不好当,理课理专应该做什么,堂心要避免什么,家为家长一些家长表示,陪考很难拿捏。名师别急!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备战高考·心理课堂”第二课为您解忧。中国心理学会理事、海南省心理行业协会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海口景山学校专职心理老师易康秀为家长们科学陪考支招。

易康秀在给学生上心理辅导课。曹志 摄

保持平时状态

从五方面入手,做好陪考

“高考需要学生、家长、老师三者合理。”易康秀表示,在高考这场战斗中,学生是第一线打仗的人,老师是指挥官,家长是后勤。在陪考时,家长需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要让马儿跑,必须让马儿吃草,要让孩子考得好,后勤工作也要做好。”她表示。

易康秀建议家长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做好陪考:

一、保持平时的状态,营造一个平常化的健康氛围。“家长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同时,该干什么干什么,不宜做出过多改变、过分安静。”易康秀说,家长突然的、刻意的改变会无形中增加孩子的负重感。比如家长以前喜欢看电视,在放低声音不影响孩子复习的同时,可以保持看电视的状态,没必要停掉或把电视搬走。

二、不可过分焦虑,营造轻松化的备考氛围。“很多家长都是第一次当高考家长,往往比孩子还焦虑,担心这担心那,其实大可不必。”易康秀说,十七八岁的孩子是很有思考能力的,面对高考这场人生大考,他们会权衡利弊,全力以赴,因此,家长要降低焦虑,不要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平常对孩子成绩的关注是激励,现在的关注纯粹是压力点。”易康秀说。如,孩子回到家,不要反复问“复习得怎么样,高考有没有把握?”可以说,“孩子最近很辛苦,回家就放松下,休息下”等等。 如果家长实在焦虑,可以出去,避免与孩子过多接触。

三、家长要尽可能降低期待。“我们调查发现,超7成家长对孩子期待值偏高。”易康秀说,孩子的高考成绩是10多年学习积累的结果,因此,家长不要想着孩子在最后这段时间有特别的突破,成为一匹黑马。当家长降低对孩子的期待,以平常的心理看待高考,就会少些焦虑。

四、陪同孩子一起进入考试状态,及时帮孩子调整心理。比如,考前十来天,和孩子一起进行心理准备,一起做负向思考与正向思考的训练。焦虑爆发时,通过放松训练,帮孩子应对有所负荷的感觉。如果可能,家长最好和孩子一起模拟下考前面对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场景,如忘记拿证件,填错了答题卡等,该如何处理。通过以上训练或模拟,提高孩子应对突发意外的能力,如此当意外真正来临时,孩子才能不慌乱。

五、家长可以提前了解新高考改革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做到有备无患,但现阶段不建议和孩子谈高考填报志愿事宜。“在孩子冲刺备考的关键节点,我们的主要的任务是帮助孩子平稳度过考试,等孩子考完了再谈志愿的事儿,否则会无形中给孩子增加压力。

易康秀。记者 曹志 摄

陪考说话有技巧

坚持“三不宜”,常用“万能语”

“孩子说她备考有压力,我一直说,‘你很棒,要相信自己’,可是女儿还是很焦虑,到底该怎么办?”“为了陪考,我把工作都辞了,可是孩子仍然说我不关心他,我说啥他都不爱听,头疼死了。”家有高考生,家长们变得小心翼翼,甚至都不敢说话了。

易康秀提醒,在陪考中,要坚持“三不宜”,即,不宜过多问学业、问成绩;不宜责备;不宜过度小心。诸如,家长要少问“你考得怎么样?”“复习得怎么样了,有信心吗?”再如,家长尽量不说“你看你,天天就知道玩,复习得一塌糊涂,关键时期不努力,考不上大学,以后怎么办?”等话。此外,有的家长怕自己说错话,不和孩子沟通,甚至连走路都小心翼翼,不敢出声,这些都易引发孩子焦虑。

很多家长说,高考的关键时候,如果不给孩子点压力,他(她)就飘了。“面对人生大考,孩子自有分寸,家长大可不必有这种担心。”易康秀表示,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多用积极的语言与孩子沟通。但是,家长要少用“你肯定没问题”“你很棒”“你很优秀”之类的话,而要多用积极的具体化的表达,比如,孩子说,“妈妈我太焦虑了,我要怎么办?”妈妈可以说,“你平常认真对待学习,高考正常应对就可以了,不需要想结果。虽然大环境都在强调高考很重要,但这就是一条必经之路,是一个正常的过程,所以我们只要努力把它走完就好了。”

总之,家长只需保持平常状态,做好后勤保障,同时及时观察孩子的情绪状态,若孩子愿意与父母交流,父母要做个好的倾听者。如果不知怎么跟孩子沟通,家长可以抛出这句万能的语言,“当下妈妈(爸爸)不知道怎么回答你更好,可不可以告诉我,我怎么说或怎么做会让你更舒服一点?”

不过多干预

尊重孩子的放松方式

面对高考的压力,有些考生喜欢通过玩手机、上网、看小说、听歌等方式放松情绪,调节紧张状态,家长们却不赞同这种放松方式,认为会影响孩子复习,因此产生亲子矛盾。

“家长们要安放好那颗浮躁的心。”易康秀表示,若面临以上问题,首先家长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是我参加高考还是孩子参加高考?”首先,家长们要明确,参加高考的是孩子,而不是自己,因此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其次,家长要弄清楚,孩子用以上方式能否真正帮助自己平复情绪,缓解压力。“若孩子通过短时间玩手机、上网的方式可以缓解压力,便无可厚非,家长要尊重孩子,不宜过多干预和反对。”易康秀说,每个人放松情绪的方式是不同的,在当下他觉得有效的方法,那就可以接纳。

她强调,若孩子长时间沉溺于手机、网络,家长应帮孩子调整状态,或及时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黄婷 曹志

>>>点此进入专题(黄婷)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