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海洋垃圾能积分兑换商品 昌江上演“渔夫与海”的新故事

[综合] 时间:2024-04-30 06:07:4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06次

原标题:清理海洋垃圾能积分兑换商品 昌江上演“渔夫与海”的渔夫与海新故事

■ 海南日报记者 周晓梦 实习生 董雅婷

天刚蒙蒙亮,钟强彬的清理渔船返航回港,带着渔获和垃圾。海洋换商

“鱼是垃圾专门出海打的,垃圾是分兑顺便捞上来的。”钟强彬所驾驶的品昌渔船,编号是江上“琼昌渔30010”,这艘船于12月28日下午4时从昌化港出海,新故航行到约6海里的渔夫与海海域下网,29日凌晨起标收网,清理赶在天光大亮前回到码头。海洋换商

钟强彬是垃圾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镇的渔民,出海打鱼已有20年。分兑12月29日,品昌“海南全面禁塑周年看”媒体行活动来到昌化港,江上听生活在这片海岸线上的渔民,讲渔船出海以及海洋垃圾“上岸”的故事。

12月29日,在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港码头,渔民钟强彬将渔网上清理的垃圾置换积分。记者 李天平 摄

“今天收获还行,卖了1000多元。但卖完鱼还不能回家,我们的工作还没做完。”上午9点许,钟强彬的“琼昌渔30010”早已停靠码头,与渔获一起靠岸的,还有缠绕在渔网上的塑料垃圾,他和家人还需要额外花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来清理,装入专用垃圾袋后,交给岸上的环卫工人进一步处理。

罗英兰和陶老英骑着工作用的三轮车,在码头已等候多时。这两位镇上的环卫工人,会接下钟强彬等渔民从渔网上清理下来的垃圾,分门别类做好登记,把信息填入表格,再将垃圾转运到垃圾处理站。

“登记好件数、重量,可以给他们算积分的”“渔民都有写着自己名字和船号的专用袋,不会记混”……陶老英话音刚落,罗英兰拿出了一叠登记表,表格上需要填写日期、渔船号等,还要区分塑料垃圾、其他垃圾。在塑料垃圾一栏,细分了塑料瓶、塑料泡沫等16个品类。

“像这艘‘琼昌渔00211号’,前天从渔网上清理出54件塑料垃圾。”罗英兰随手翻到登记表的一页,在表格上面,塑料瓶一栏用圆珠笔画着1个“正”和一杠,塑料碎片一栏则写着9个“正”字,一次性餐盒一栏则画着三笔。“大家清理上来的垃圾中,塑料相对多一些。”罗英兰说。

钟强彬说,以前大家出海有时也会将捞上来的垃圾带回岸上,“但并不会分类,也没有统一处理。现在不一样了,垃圾有去处了。”

在大家相互配合下,海洋垃圾上岸的“交接棒”衔接紧密、环环相扣。这背后得益于一项试点工作——欧盟“塑料再思考——循环经济应对海洋垃圾”项目之“渔船打捞垃圾”海南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从今年2月9日正式启动,刚开始时,昌化渔港这边只有一艘渔船参与,现在已有33艘加入。”试点项目负责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南海生态环境研究所负责人吕淑果介绍,项目资方为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示范渔港选择了两处,分别是昌江昌化渔港和三亚崖州渔港。

吕淑果提到,海洋垃圾无国界,也很难区分责任,所以需要全球治理和全民参与。试点项目会通过积分兑换商品、邀请渔民参加演讲活动等方式提高大家的认同感,目的是把最能有效减少海洋垃圾的渔民纳入社会治理体系,探索适合本土的工作方法和机制,推动形成高效绿色可持续的海洋垃圾治理模式。

在拒绝“白色污染”的背景下,“渔夫与海”的新故事,正在发生。

)(周晓梦 董雅婷)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