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娱乐 >王云帆:海伦敬老院大火的转型之思 正文

王云帆:海伦敬老院大火的转型之思

[娱乐] 时间:2024-04-29 07:03:2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03次

  作为个案的帆海海伦敬老院大火,因个人而起,伦敬老院固无须过度解读;作为普遍现象的大火的转敬老院老人心理问题,因时代而生,帆海确值得认真思量。伦敬老院

  7月26日凌晨的大火的转一场火灾,在黑龙江省海伦市联合敬老院夺去了11条人命。帆海逝者当中,伦敬老院年龄最大的大火的转87岁,最小的帆海才46岁。更令人痛心的伦敬老院是,这一惨剧并非天灾。大火的转海伦市公安局证实,帆海这是伦敬老院一起人为放火刑事案件,重大犯罪嫌疑人王贵在火灾中身亡。大火的转

  依刑事诉讼法,对于嫌疑人已经死亡的,侦查工作没有必要再继续进行。作为一宗刑事案件,这场“火殇”还未立案就走向了结束,但对这一事件的反思才刚刚开始。

  很多犯罪都无法依理性思维去分析。从媒体披露的信息来看,嫌疑人纵火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丢失了200元钱。当我们这些旁观者为之扼腕时,其实不曾想到,那200元对一个敬老院里的老人意味着什么。当然,丢钱再多也不能以纵火来快意恩仇。往深处分析,丢钱不过是个诱因,更大的犯罪背景在于,一个习惯了家庭生活的孤独老人,在一个老龄化社会里,碰上了一个大转型时代。

  正在悄然发生的社会转型,以它的无形之手,改变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模式。家庭生活遵循的是典型的熟人社会逻辑,它以血缘、伦理、宗法、礼教、道德来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基本秩序。而敬老院多由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宗族的孤苦老人组成,它既受陌生人社会的外在环境影响,又受内在的集体生活所约束。老人们在敬老院里,必须学会一个陌生人社会所应该遵循的逻辑,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一个老人,都有这样的社会适应性。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是农耕文明留下的经验,在社会进步缓慢的时代,年龄就意味着经验,意味着积累。但在急剧的社会转型面前,老人们的不适应性也更为明显。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不愿实行“隔代教育”的原因。倒不是因为老人们照看孩子的经验不足,而是一些老人对社会变化的消极抵触情绪,很可能对第三代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作为一个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国家,我们必须直面这样的社会危机。我赞同这样的说法,“尊重老年人权利,不仅是道德伦常,也是转型社会公共治理的一部分”。很难想象,敬老院里居然有46岁的“老人”,这其实是正当年的年纪。但可以想见的是,敬老院在中国会越来越多,“家”的概念会越来越远,“常回家看看”的期盼也会被“常到敬老院看看”所替代。应对已经到来的老龄化困境,当然不是盖上足够多的敬老院就可以一劳永逸。更大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确保习惯了家庭生活的数以千万计的老人,能够平滑转向某种集体生活。“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居”等等,这些当然都是最基本的保障。同样重要的还有对老年人的心理疏导、精神寄托、纠纷解决,以及敬老院等机构本身应加强的安全保障和危机处置。

  作为个案的海伦敬老院大火,因个人而起,固无须过度解读;作为普遍现象的敬老院老人心理问题,因时代而生,确值得认真思量:它已经成了中国无法回避的社会伤口。也唯有政府、社会、市场以及家庭共同携手,才能快速缝合它。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