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面团捏成“大世界” 这群学生把奇思妙想揉进面团

[休闲] 时间:2024-04-29 12:02:4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06次

    

       “嫦娥奔月”惟妙惟肖,大世界“年画娃娃”充满童真童趣,小面学生想揉各种卡通角色俏皮可爱……一块块普通的团捏团面塑材料,在济南东方双语实验学校师生的成群一双双巧手下“重获新生”。面塑,把奇作为一门传统的思妙民俗技艺,承载着民族的进面记忆,延续着文化的大世界血脉。10月13日,小面学生想揉记者来到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团捏团了解了学校与面塑的成群“不解之缘”。

小面团捏成“大世界” 这群学生把奇思妙想揉进面团

  学生把面团“玩出花”,把奇各种形象栩栩如生

       “老师老师,思妙这个小兔子是进面我做的。”一进入面塑教室,大世界学生们兴致勃勃介绍自己的面塑作品,各种栩栩如生的面塑卡通形象布满教室,在学生眼中,制作面塑就像是打造自己心中的童话世界,一切都充满未知,充满好奇。

小面团捏成“大世界” 这群学生把奇思妙想揉进面团

       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美术老师李慧告诉记者,做面塑是个动脑、动手、动心的活儿。“看着一样的作品,孩子们做出来会有千差万别,这里面除了动手能力的不同,还有空间想象力的表现不一样,可以说每一件作品都有自己的灵魂,是独一无二的。”

       学生们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在他们的手中,一团面团轻轻团圆,便能做出憨态可掬的小熊脑袋,两只小小的白色眼眶配上乌溜溜的黑眼珠,天真无邪的神情呼之欲出。

       三年级的同学孙歆棋对自己的萌兔作品爱不释手,她说:“我特别喜欢面塑,喜欢面团在手里黏糊糊的感觉,小兔子每一处都是我精心做出来的,感觉很有成就感。”

  学校开设面塑课程已有二十年历史,被授牌非遗传承基地

       面塑,俗称面花、捏面人,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据史料记载,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历史源远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

       据了解,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开设面塑课程近二十年,就在今年,济南市历下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彩塑传承人梁长乐,在学校成立了“梁长乐面塑工作室”,学校也被授牌“历下区非遗传承基地”。“面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底蕴,正是有了像梁老师这样年轻的手艺人,助推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也能让更多学生从小了解面塑,接受面塑,从而继续传播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小面团捏成“大世界” 这群学生把奇思妙想揉进面团

       李慧表示,面塑这门课程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通过自己动手做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学生在体验中得到收获,有了成就感,才能对这门课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推广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去把这项工艺传承下去。”

  参赛学生都进入决赛,作品由学生发挥决定

       面塑是用指尖感受温度的艺术,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学校面塑课程,是在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传统文化。

小面团捏成“大世界” 这群学生把奇思妙想揉进面团

       在今年举办的2023济南非遗手工技能大赛初赛上,学校派出多名学生参加面塑类比赛。“10月21日就决赛了,等有空和学生碰碰思路,我建议学生比赛还是以传统面塑为主,不过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也尊重他们的意见。”李慧说。

小面团捏成“大世界” 这群学生把奇思妙想揉进面团

       面塑制作看着简单,真正做好并不容易。需要用揉、捏、挑、压、搓等技法,从头到脚,从身体细节到服装道具,分步骤完成对人物的精细刻画,并做到肢体间无缝连接。李慧称:“等和学生确定好作品,自己也要开始给学生准备比赛用的面和材料,希望孩子们不要紧张,稳定发挥出自己最好成绩,也希望通过本次比赛,让更多的学生了解非遗面塑,爱上非遗面塑。”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