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足迹重回下访地”系列报道之二——这份考卷,临安作答19载

[时尚] 时间:2024-04-29 14:26:5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80次
对领导干部下访接访,跟随习近平同志曾打过一个形象的足迹重比喻:下访接待群众是考验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大考场,来访群众是下访考官,信访案件是地系道之答载考题,群众满意是列报答案。

作为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的份考第二次下访接访地,杭州市临安区按照习近平同志下访时的卷临指示精神,坚持在探索研究中不断创新深化,安作健全完善全链条的跟随下访、接待、足迹重破难和全领域的下访预测、预警、地系道之答载预防“四大常态化机制”,列报构建了良好的份考信访生态,2019至2020年连续两年成功创建全国信访“三无县”,卷临2018至2020年连续三年实现全省“无信访积案区”目标。

一份“考卷”,作答19载,临安这个“考生”,始终不曾懈怠。

日前,记者重回天目山下的这个大考场,沿着习近平同志下访时的足迹,探寻临安特色的解题探索与实践。

“考场”的大门一直敞开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探索研究,不断深化这项工作,切实把这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做实、做细、做好。

——摘自2004年9月10日《浙江日报》头版报道

走进夏日的天目高级中学,绿树成荫,一片宁静,师生们正在忙着迎接期末考试。

岁月洗去了19年前新建时的耀眼夺目,但2004年9月9日那一场特殊“大考”留下的痕迹,却依然清晰可见。

沿着天目高级中学求新楼的台阶拾级而上,二楼正对楼梯口的那间教室,正是习近平同志当年接访群众的第一接待室。里面的布置与当年一模一样,几张课桌一字排开,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你们看,总书记当年坐的椅子,也和来访群众一模一样,是平时学生坐的硬木椅。”每次走进这间教室,天目高级中学老师蔡伟就仿佛回到了当年那个场景之中,感慨万分。

“那一天,校园内外人头攒动。不管是工作人员,还是来访群众,大家都很激动,大清早就赶来了。”原临安市政府办信访科科长雷志良告诉记者,一天下来,221名省、市、县领导干部,在22个接访室,共接待来访群众267批、492人次。

临安奥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詹有耕,就是第一接待室的来访者。他是代表桐千线沿路老百姓去反映情况的。当时,这条路车道窄、流量大,事故频频。“我的老厂区刚好在路边,那些年光是我们厂的人,到路上帮忙抢救,就有十多次。”他说。

在习近平同志的关心下,桐千线于2007年改造完工。詹有耕专门跑到新修好的公路旁拍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至今还挂在他办公室的墙上。

当天,除当场解决或作出定性劝其息访之外,共交办了172批、290人次反映的问题。

临安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莲萍表示,19年来,临安始终牢记习近平同志的嘱咐,坚持不断深化领导下访接访工作,创新探索“源头有约”接访机制,使“考场”的大门敞得更开,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迎考”。

“考场”,向基层下沉,往一线延伸。临安打造“开门接访、重点约访、下沉走访、初心回访”的下访接访格局,推动上访向下访转变。区四套班子领导每年一次集中到基层下访接访,每季度常态化到联系镇街开展一线接访,各镇街每周安排班子成员下沉村社上门走访接访。

网上“考场”同样敞开大门。临安依托网络平台畅通诉求渠道,完善接诉即办工作模式,实现群众诉求“马上办、网上办”。目前,该区月均处置网上信访件500余件,群众评价满意率达98%以上。

法治信访,为了公平公正

企业改制一定要充分考虑广大职工的利益,依法保障职工的权利,绝不能以任何名义侵犯职工的权益。

——摘自2004年9月10日《浙江日报》头版报道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