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湖南衡东:亿元村的“破壳”重生 正文

湖南衡东:亿元村的“破壳”重生

[探索] 时间:2024-04-29 02:47:4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27次

  人民网衡东2月10日电 (李芳森)千里湘江,破壳孕育生机无限,湖南衡东流经湖南省衡东县霞流镇李花村,亿元拐了一个弯。重生在这天然好水的破壳滋润下,家禽兴旺、湖南衡东鸡鸭成群。亿元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发展至今,重生40年左右的破壳光阴里,李花村也从养殖鸡鸭等家禽,湖南衡东转为发展禽蛋产业。亿元随着一枚枚禽蛋发往全国10多个省市区,重生一个湘江之畔的破壳亿元村,逐渐“破壳”而出。湖南衡东

  没出十五都是亿元年,李花村的各个养殖、加工基地,都还未全面开工。李花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阳国清还是起了个大早,“每天吃完早饭后,还是习惯去各个基地里逛逛,看看有没有需要我帮忙的”。

  鸡舍内,蛋鸡在食槽里啄食、喝水;鸡舍外,工人忙着从运输带上捡拾鸡蛋,准备打包发往广州。

  “21组的这个蛋鸡养殖基地,是去年9月村集体经济组织李花缘种养专业合作社出资新建。”阳国清说,目前,这个养殖基地共饲养蛋鸡3万多羽,日产鲜蛋1800公斤左右。“基地产的鲜蛋大多销往广州东旺、东莞信立、长沙高桥等蛋品批发市场,生意红火。”

  “李花村四季分明,紧邻湘江,水质优良,这才造就了蛋黄起沙流油、香浓醇厚的口感。”聊到李花村的禽蛋,阳国清便停不下来。

  在21组,一辆广州某食品公司的货车停靠在养殖基地仓库旁,工人们把一箱箱鲜蛋装载上车。“李花村产的鲜蛋品质好,枚枚新鲜,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正在装载鸡蛋的广州一食品公司负责人也忍不住插话,公司在近期与李花缘合作社签订了100吨的鲜蛋购销合同。

  李花村毗邻湘江,周边水系发达,数百年来,村民保留着养殖鸡鸭的传统,为发展禽蛋产业夯实了基础。

  “养殖很辛苦,还挣不到什么钱。”1963年出生的阳国清,高中毕业后便开始在家养鸭。在记忆里,当田里的稻谷收割后,便约着村民们一起把鸭子赶到各地出售。“4人一组,每人赶200只鸭左右,鸭饿了就赶到收割后的稻田里找稻子吃,最远要赶到150公里外的郴州。”

  每只鸭2元至3元钱、鸭蛋5分钱,白天赶鸭,晚上搭个棚子就休息,一趟得花去一个月。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阳国清听说鸭蛋在广州非常畅销,价格也是湖南的两倍,便和村里几个年轻人靠肩挑手提,把十里八乡村民家产的一枚枚鸡蛋、鸭蛋等农副产品收拢起来,不远千里坐火车贩卖到广州的一些农贸市场。

  辗转广州多个农贸市场几年后,阳国清敏锐嗅到了新的商机:咸鸭蛋。“新鲜鸭蛋每个只能卖1毛钱,咸鸭蛋每个能在2毛钱以上。”

  1985年,阳国清开始拓展咸鸭蛋生意。运输方式也从火车上的肩挑手提,变为货车运输。“成本虽然增加了,但价格高了、数量也上来了,一趟车就能出个‘万元户’。”

  “我在广州打拼近20年,靠家禽养殖和禽蛋加工的一技之长,发家致富。李花村是生我养我的故乡,我也得带着乡亲们致富。” 2010年,在广州担任食品公司董事长的阳国清回到家乡,这位意气风发的董事长,回归为一位起早摸黑的鸭农。

  2018年初,阳国清发挥自己在家禽养殖、禽蛋加工的技术和产业优势,牵头在村里创办了“村社合一”的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衡东县李花缘种养专业合作社。

  “李花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发挥李花缘种养专业合作社的龙头作用,大力发展禽蛋产业。村里采取‘人人当股东,个个有分红’的模式,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2020年9月,该村在原有蛋鸡养殖规模的基础上,又在21组新建了3栋鸡舍,建筑面积3000平米。

  “去年,李花村蛋鸡蛋鸭产鲜蛋2.2亿枚,年加工禽蛋产值逾2.5亿元,产品畅销北京、广东、广西等10多个省市区。”阳国清介绍,发展禽蛋产业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促进了村民增收。

  如今,李花村有大型的禽类养殖基地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家庭农场8家,有禽蛋深加工企业4家,家庭小规模加工 56 家。李花村也形成了禽蛋养殖、加工、销售产业链,咸蛋黄加工在全国首屈一指,2020年李花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2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突破6万元,全村禽蛋产业产值超过3亿元,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一个湘江之畔的亿元村,就此“破壳”而出。

  “啼声悦耳,腹怀银卵天天下;笑脸如花,手点金钞户户欢。”离开李花村前,阳国清向我们朗诵起村里近年来创造的顺口溜,给本次采访划上一个句号。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