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暑期“三下乡”:探访烟台面塑,赓续非遗薪火

[娱乐] 时间:2024-04-17 19:39:3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16次
8月6日到8月10日,三下乡中国海洋大学观海听涛烟台面塑调研团于山东烟台开展三下乡调研活动,中国主动肩负起弘扬烟台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洋重任。本次“三下乡”活动旨在深入了解烟台面塑民俗文化,大学考察烟台面塑的暑期保护、传承现状,探访为烟台面塑的烟台弘扬和传承探索新思路、寻找新对策,面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赓续保护与传承做出青年一代的贡献。

云图片

(中国海洋大学“面塑人间”暑期社会实践团合照)

寻访面塑,非遗惊艳时光

8月6日上午,薪火调研团前往烟台市芝罘区拜访市级非遗烟台面塑代表性传承人王晓燕(艺名延凤)女士,三下乡参观延凤面塑工作室,中国并对王女士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海洋采访,就烟台面塑的大学历史渊源、文化传统、制作技艺、传承现状、发展瓶颈以及传承思路进行了深入探讨。

工作室东面墙摆着一排红木柜子,陈设展示王晓燕女士多年来的代表性面塑作品。金陵十二钗、八仙过海、唐宫夜宴、贵妃醉酒......一个个人物不过二三十公分,却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精致细腻、五官分明、灵动多姿,展现出精湛绝伦的面塑技艺。特别是曾于烟台市美术博物馆进行长期展览的金陵十二钗系列作品,或雾绡轻曳,或猩毡披雪,或拄锄凝思,或芍间娇欠,风情万种,性格分明。调研团成员恍如步入红楼梦境,赞叹声不绝。

云图片

(面塑 唐宫夜宴)

云图片

(面塑 王熙凤)

采访中,当被问及面塑的制作过程,王晓燕说:“要创作一个好的面塑人物,对于创作者来说,就需要研究透这个人物的生活背景、性格、年代、职业,以及他使用的能够代表他身份、性格的道具,然后再来设计这个人的服饰、神态、动作,才能完成一个生动传神的人物。”从前期的构思、布局,再到后期的和面、调色、做胚、“穿衣”......每一步都需要精细和耐心。将沉甸甸的文化和到柔软细腻的面里,感受时间在人物衣衫的纤巧褶皱间流动,一抟一捻,一丝一点,都惊艳了时光。

探查现状,薪火传承

谈及烟台面塑的保护和传承现状,王晓燕女士说:“国家在我们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无论你走到哪里,国家最关心的往往就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这几年在政府的引导下,面塑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都搞得风生水起。”

云图片

(儿童体验教学)

调研团成员了解到,政府经常组织开展一些公益活动,主要聚焦于面塑的体验,为普通大众接触了解面塑艺术提供机会。国家还成立了许多非遗保护组织,搭建了众多平台,如自2017年建立的山东省技能技艺传承创新平台,由国家提供资金,将烟台面塑等具有重要价值的传统民间技艺都纳入平台,协助其发展传承。

云图片

(面塑 京剧)

然而,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烟台面塑仍然面临着传承和发展困境。由于面塑专业技艺要求高、制作周期较长,精品面塑工艺品手工成本高昂,产业化批量化生产可能性较小;加之普通民众消费水平达不到、消费观念滞后,面塑工艺品市场狭小,使得面塑艺人们缺少经济来源,为了谋生而逐渐脱离面塑行业,从而导致烟台面塑传承人流失的问题。此外,还存在面塑教育较为缺乏,师资短缺,缺少各类融媒体形式的传播,社会认知度较低等问题。

“我经常说是我是上个世纪的女人,我会的东西现在都不用了,感觉特别遗憾。我们这一批面塑传承人,已经很少了,都是骨子里喜欢才能坚持到现在。这辈子最大的希望就是面塑的手艺能够传承下来。”王晓燕十分动情地说。

云图片

(王晓燕/延凤)

烟台面塑的传承,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媒体等多方共同努力推动。王晓燕女士对于非遗传承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比较有用的办法是,政府能再拿出一部分财政资金投入到对传承人的生活保障上。也就是说,传承人进行非遗的传承,政府出钱保障传承人每个月能得到相当于一般水平的收入,这样就能够把非遗传承从一种自发性活动转变为一种能得到正常收入的职业。”

此外,调研团成员还和王女士交流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各种形式的新媒体进行宣传的可行方法,积极为烟台面塑的传承献言献策。

体验技艺,立足教育

8月7日下午,调研团成员跟随王晓燕老师体验面塑制作过程。团队成员制作中国海洋大学吉祥物小海、樱花等简单的造型,加深了对于烟台面塑民俗文化的理解。

8月9日上午,成员来到烟台市芝罘区青少年宫,探访面塑相关课程,并对来往家长进行了简单的采访。许多家长表示,自己对于面塑了解不多,但是对此很感兴趣,所以给孩子报名了相关课程。面塑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越来越被烟台当地民众所重视。

云图片

(面塑 卡通熊)

8月10日上午,成员参加王晓燕女士在莱山区立德学校开展的面塑体验活动。王老师带领小朋友们制作简单的面塑,如卡通小熊、小刺猬等。摸到柔软的面团,看到精细的工具,孩子们十分兴奋。王老师给孩子们一步一步细致讲解小熊面塑的制作过程,手把手教孩子们简单的面塑技巧。“这个活动孩子和我都很喜欢,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让他们体验到了烟台面塑的文化内涵。”一位接受采访的家长说。

王晓燕女士特别指出,烟台面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要特别重视发挥教育的作用,应持续推动面塑进校园。王女士在烟台市第一职业学校任教师,教授面塑、剪纸、纸花等民间传统技艺,在开展非遗素质教育方面有丰富经验。她在烟台市第二中学组织了一个面塑社团,受到学生们的喜爱。“现在很多中小学都开设了面塑课和面塑社团,我认为这对于面塑文化的传承非常有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过面塑,尽管他们以后不从事专业面塑制作,仍可以把这作为一种娱乐和放松。首先要营造这种弘扬传统文化的氛围,有了土壤,小苗才能成长。”

作为中国海洋大学的学生,调研团成员也提出了邀请王老师在大学开设一门面塑选修课的想法,为非遗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出谋划策。

百年饽饽,产业创新

作为烟台面塑的一个重要分支,花饽饽是“可食用的艺术品”,承载了很多胶东地区的民俗文化传统。8月8日下午,调研团成员探访了位于所城里的忆胶东花饽饽专卖店,并对企业创始人谢镇东先生进行了采访。

云图片

(花饽饽 小小刺猬)

谢先生向调研团成员介绍了花饽饽的历史发展,重点讲解了花饽饽的文化内涵。花饽饽和普通的馒头、花馍不同,它做工精细,口感比一般的面食更加香甜可口,这是其体现的最直接的实用功能,蕴含着中国古代“民以食为天”的传统观念,体现了华夏中原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和面食文化。花饽饽在山东劳动人民日常的民俗文化生活,如婚丧嫁娶、敬神祭祖等活动中均扮演重要的角色,成为人生仪式的象征,承载起生命的重量,最后指向真正意义上人生的饱满。

云图片

(花饽饽 年年有余)

在花饽饽的产业化之路上,谢镇东做出了自己的探索和实践。“作为企业,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最顶级的这种面食,让全国的老百姓都能吃到,更多地从中感受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谈及花饽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他认为当前的创新也只能是局限在创作现代人更容易接受的形式方面,更根本的仍然是要将这种文化传承下来。“文化回归,这是我们企业应当在消费市场引领的趋向。”将烟台作为产业基地,发展花饽饽产业集群,是接下来推动非遗传承的必经之路。

时代飞驰中,文化传统并不应该隐退,而是应该让其再度发出耀眼光芒,如同经过擦拭的镜子,照见一个民族的历史、当下和未来。保护、传承珍贵的文化记忆,是我们当代青年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海洋大学观海听涛记者站暑期“三下乡”烟台面塑调研团圆满完成线下调研任务,线上融媒体宣传已全面展开,为非遗传承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