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西平: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

[知识] 时间:2024-04-29 04:01:1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28次
艳阳、河南微风,西平裹着泥土的寸耕成气息……时下,西平县老王坡万亩高标准农田金色麦浪翻滚,地都的沃沁人心脾的丰收麦香,带着丰收的河南味道,让人陶醉微醺。西平麦子的寸耕成周围,花儿也正绚丽地绽放,地都的沃推动了高标准农田的丰收“最靓颜值”,也实现着家门口的河南诗和远方。

  走近麦田,西平只见麦粒颗颗饱满,寸耕成胀鼓鼓的地都的沃,像要迫不及待地爆裂开来,丰收报告成熟的喜悦。“全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优质,优质小麦看西平。”近年来,西平县把粮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让粮田变“良”田,保障粮食高产稳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聚焦“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角度出发,以“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为主要目标,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做活做好“土地文章”,为粮食持续稳定增产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该县种植小麦108.8万亩,其中优质强筋小麦81万亩,老王坡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种植小麦3.1万亩,种植的小麦品种为天宁38和新麦45。去年,最大的一粒麦穗儿长有52粒麦子,最小的也有32个,而且粒粒丰盈,个个圆润。

  西平县位于河南省中南部,隶属驻马店市,辖2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管委会,现有人口88.7万人,耕地面积119.34万亩,是一个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的粮食生产大县,享有 “豫南粮仓”之美称。常年粮食作物种植210万亩左右,总产稳定在96万吨以上,2020年总产达98.06万吨。

  进入新世纪以来,西平县坚持调整优化小麦品种品质结构。2000年引种优质强筋小麦郑麦9023大获成功,品质达到国家优质强筋小麦二级以上标准,打破了豫中南地区不能生产优质强筋小麦的传统格局;通过不懈努力,2004年以来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70万亩以上,成为全国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最大、最集中的县,得到专家认可、市场认可、群众认可,并实现了我国食用小麦出口零的突破。

  随后10多年来,西平县又连续成功引进郑麦366、新麦26、西农979、伟隆169等品质更优、产量更高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加快了品种更新换代,做大做强了优质小麦产业经济。期间有三任农业部部长、三任省委书记,多位全国知名院士、小麦专家先后莅临西平视察指导,并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西平县是名副其实的“中原粮仓”,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优质小麦加工基地,全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县。2018年,“西平小麦”荣获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2019年荣登全国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西平小麦已成为该县一张靓丽的名片。

  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西平县坚持因地制宜,坚持数量、质量、生态并重,提前谋划布局,真正把基础设施建设做到了田间“最后一公里”。从小麦“一喷三防”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到积极推进土地平整、地力提升、科技及灌溉系统物联网应用等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了土地小块并大块、分散变集中、零碎变连片的模式,特别是灌溉设施和农业机械化程度得到全面提升,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和劳动生产率,实现了耕地变良田。”西平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李汝伟说。

  5月的老王坡繁花似锦,也引来游人观光驻足。在稳定传统农业的基础上,西平县不断拓展农业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做足“水田”文章、突出“人文”特色、打好“乡村”品牌、走稳“农旅”路线。利用老王坡刘店、顾庙、陶庄3个自然村闲置房屋、荒宅,建设民俗文化园、开办休闲农庄,打造具有历史、地域特点的旅游示范村。从建设种植基地,到农业休闲、乡村旅游,打造出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西平县还通过疏通沟渠,实施农田林网工程,岸坡防护工程,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项目实施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助力文化振兴。真正让“绿水青山”成为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人不负耕地,耕地定不负人。如今,在西平县老王坡高标准农田里,饱满、筋道的“西平小麦”丰收在望,崭新的“三农”篇章讲述着“粮安天下”的深刻内涵。

 

(责任编辑:热点)

沙特被曝告知美国:愿提高石油产量帮助达成美以沙三方协议《上古世纪》将于6月27日停服 结束欧美市场运营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