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家园 绿色故事】让雪山与城市“同框” 成都“追峰人”用镜头见证“开窗见雪山”

[热点] 时间:2024-04-21 04:11:4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96次

原标题:【美丽家园 绿色故事】让雪山与城市“同框” 成都“追峰人”用镜头见证“开窗见雪山”

在城市遥望雪山,同框赋予了一座城市“诗与远方”(拍摄者:嘉楠)

四川新闻网成都8月26日讯(记者 何佳欣)“坐在成都的美丽家里,透过窗户,家园可以看到百里之外的绿色西岭雪山。如果运气好,故事偶尔还能拍到百公里之外的让雪贡嘎雪山。”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日前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城市成美丽中国发布会”上介绍道,五年来,都追成都市PM2.5浓度下降了约36%,峰人这是用镜大气环境改善实实在在的效果。

5353米的证开大雪塘、6250米的雪山四姑娘山、7556米的同框贡嘎山……川西高原绵延不尽的群山矗立在城市的尽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在成都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美丽”这样的家园胜景,历经千年,依旧伴随着成都市的居民们。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画面太治愈!”“这宇宙山河的所有浪漫,都不如这干净的云朵和你。”……近日,成都连续降雨后,雪山又如约而至了。一幕幕群峰长卷与城市“同框”的影像在社交网站上刷屏。

用相机记录下雪山高颜值的画面(拍摄者:嘉楠)

城市与雪山(拍摄者:嘉楠)

8月22日晚19时,自由摄影师嘉楠已经在龙泉山上的拍摄点驻扎,等待与雪山的“邂逅”。令他惊喜的是,从23日凌晨起,成都夜空出现了月晕现象,还能看到连绵的雪山。嘉楠拿出自己的相机,不停地拍摄眼前的美景,直到中午11时,才心满意足地离开。对于嘉楠来说,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在成都看到雪山了。

目之所及是群山环绕,群山之下是人间烟火。每当成都天气晴好的时候,像嘉楠这样的摄影爱好者们会在成都寻找一个最佳拍摄地点,用相机记录下雪山高颜值的画面。他们之中大部分人都加入了一个名为“在成都遥望雪山”的群。

“在成都遥望雪山”是2012年建立起的一个非正式组织。团队负责人申芸告诉记者,团队的建立是想将“在成都可以遥望雪山”这件事分享给更多人。群里的人来自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如今,“在成都遥望雪山”群内的人数总计已超过8000人。这个自发组建的群体,很多雪山映城的大片都出自他们之手,其中就包括嘉楠。

《雪山长卷》(拍摄者:嘉楠)

嘉楠从江西到成都已有8年。他从2015年开始在成都拍摄雪山。2017年7月15日,嘉楠拍摄的《雪山长卷》,包含94座山峰。这幅长卷由32张照片连缀而成。7000米级的贡嘎主峰、6000米级的幺妹峰,以及横断山脉的众山峰,在照片中清晰可见。嘉楠坦言,他刚到成都市时,在龙泉山上拍照,从山上俯瞰城市,时常感到视线受阻。但这两年从山上俯瞰城市,视野清晰通透。“在成都看到雪山的频率越来越高,我认为这和成都治理环境有很明显的关系。”

“比起单独拍摄雪山,现在我更喜欢拍雪山与城市、人‘同框’的照片。在大都市遥望雪山,已融入成都人的生活日常。”对于嘉楠来说,在城市遥望雪山,赋予了一座城市“诗与远方”,他想留住这一份属于成都人的浪漫。

近年来,成都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城市化进程日渐加快,大气污染问题日益凸显,重污染天气频发。加之成都多云、多雾、多雨的气候特点,使得西部的雪山难得一见。然而,随着成都开始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建设探索和实践,越来越多的成都市民可以“开窗见雪山”。

人与雪山(截图自“在成都遥望雪山”微博 图片拍摄者:雀黑)

据“在成都遥望雪山”发布的数据统计,过去几年,雪山频繁地出现在成都人的阳台外。2017年有50次观山记录,2018年有56次,2019年有65次,2020年,这一数字达到70次。“在成都遥望雪山”这一话题,屡屡登上微博热搜。

“雪山刷屏”的成绩背后,离不开环境治理系列举措,成都正力求让“窗含西岭千秋雪”成为常态。

“十三五”时期,成都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大气十条”,印发实施了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大气污染防治年度方案及其考核办法、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等,分年度下达实施计划和考核细则,以优化调整“四大结构”为抓手,连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持续开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控和蓝天保卫战冬季战役。

其中,2020年3月,成都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构建“碳惠天府”机制的实施意见》,在国内首创提出“公众碳减排积分奖励、项目碳减排量开发运营”双路径碳普惠建设思路,以全面激发公众、小微企业节能降碳的积极性。

科技的力量也贯穿在成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不少细节中。成都在全国率先开发“大气污染源电子地图”,将27万余户固定污染源企业动态清单标注在上面,提高了固定源点源化率。建立全国首个政府主导的大气污染防控院士(专家)工作站,获批设立国家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成都基地)、建设中环院成都创新研究院。

据统计,2018年,成都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51天 ;2019年为287天 ;2020年为280天。

按照“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原则,成都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今年1-7月,成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67天,同比增加14天,优良率78.8%。

雪山群友拍的照片(截图自“在成都遥望雪山”微博)

今年年初,成都发布了“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将实施生态惠民示范工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致力营造生态惠民场景,使人人都享有生态绿色、文明和谐的宜居环境。

按照成都发布的《生态惠民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到2025年,成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优良并稳定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增强,山水呼应、城园相融的城市轮廓逐步显现,绿道蓝网、天清气朗的城市新形态基本形成,市民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擦亮诗意栖居“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品牌。

为此,成都将实施“锦城蓝天”提升行动,以降碳为总抓手,实施大气污染源分类防控,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等结构调整,强化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 和其他面源污染治理,以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开展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协作,推动区域协同减排。到2025年,成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实现“蓝天常见、雪山常现”。

此外,成都还将实施“青山映城”提升行动,推进龙泉山生态提升、龙门山生态修复和大熊猫生态廊道建设,加快实现“青山映城、草长莺飞”;实施“天府蓝网”建设行动,构建“一核一环,三江九带,三级四类”天府蓝网整体格局,打造幸福河湖中国案例;实施“天府净土”巩固行动,以严守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底线,有序开展土壤污染风险防范和治理修复,统筹土壤固废污染防治,提升土壤污染防治能力,确保“土净地美、安全可控”。

(记者 何佳欣)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