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众长 特色鲜明——评《马克思主义人文学导引》

[娱乐] 时间:2024-04-29 09:26:2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60次

原标题:博采众长 特色鲜明——评《马克思主义人文学导引》

张方教授新著《马克思主义人文学导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博采作者在军事院校讲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课程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的一部理论著作。具体而言,众长主义此书有三个方面的特色特色。

一是鲜明学导倡导军事文艺所具有的崇高美学。既然是评马军事院校的人文通识教育,自然有其不同之处。克思作者专设“崇高”一章,人文评析美学思想、博采自然界、众长主义人类社会、特色艺术创作中的鲜明学导崇高。对于人类社会“典型情境”中的评马崇高,作者列举了一组英雄人物——多年留困匈奴但气节不改的克思苏武、死守孤城终被叛军所杀的人文张巡、暮年仍起兵讨贼的博采颜真卿、慷慨激昂的岳飞、宁死不屈的文天祥、视死如归的谭嗣同和秋瑾、用生命和鲜血追求民族解放的抗日英烈。他们都是家喻户晓的古今军事人物,共同的品格是无畏、奉献、执着、正义。

崇高是当代军旅文艺的总体美学特征。军旅文艺坚持现实主义原则,追求纯正高尚的主题和阳刚劲健的风格,凸显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崇高对个人、社会乃至国家和未来,都有积极的导引意义,它是文化血脉、民族精神、国家形象、军人品格、育人根本、艺术精魂。而民族精神和国家形象的崇高品格,恰可以通过军人这一形象群体来展现。我军自创建后一以贯之的核心品质就是“有血性”的战斗精神。军事院校的人文教育把“崇高”“有血性”的战斗精神作为要义,极其必要。

二是引导青年提高人文素养和培育健全人格。人文通识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人文素养的提升。此书对人文领域重要观念的历史变迁和主要派别有宏观细致的梳理,对人文艺术各种类的主要特征有提纲挈领的概括,是一本有助于大学生掌握人文知识和理解文艺精要的适宜读物。读者可在平实的叙述中体会思想的丰盈,在丰富的事例中领悟审美的奥妙。尽管作者论述人文学说,辨析学理,但讲境界、说悲剧、论艺术,都强调价值意义,落脚点在于人,特别是青年学子,着眼于健全人格的培育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比如,境界调剂心理、衡量艺术、指引学问、营造人生,悲剧净化心灵、磨练意志、深化思想、昭示真理。

作者笔触极其广博,从物质层面的衣食住行,自然世界的山水星辰,到人类精神层面的梦想、情绪、自由、道德,以及儒道释等,涵盖人文百科。但他避免抽象说理,通过一个人物、一个事例、一部作品、一个意象,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如写“云”,先描述绘画和诗歌中的“云”,后归纳作为审美对象“云”的意义,从而巧妙地叙述了“取境”这一艰涩问题。无疑,此书圆满实现了作者人文通识教育的四点目标——思想、情怀、品味和涵养,即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世界、人类和社会的人文关怀,超凡脱俗的价值观念,以及健全优雅的人格境界。

三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审视眼光。此书之所以名为《马克思主义人文学导引》,就在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和观点,用马克思主义的眼光审视、评判优劣,力求提出自家之言。比如,关于“认识”,尽管介绍灵魂回忆、不可知论、经验、先验能力、直觉、绵延、直观等学说,但经马克思主义检验,它们仅是“片面的真理”,不足在于缺少“实践”因素。再如,说“审美”,借鉴马克思的说法,以“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阐明美的本质的最重要内涵;论艺术的功能,肯定宣传作用,指出宣传目的是艺术作品的正能量及其艺术价值的有机构成;讲批评方法,侧重由恩格斯“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发展而来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

一年来,教育部部署的“新文科”建设逐渐引起大学人文教育者关注。对于什么是“新文科”,众说纷纭,但认为融合交叉是其特点之一,恐无异议。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人文学导引》是贯彻“新文科”理念,特别是探索军事院校人文通识教育新体系的一本力作。(■王 波)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