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他们,护卫西陲安宁

[探索] 时间:2024-05-05 17:15:0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69次

原标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他们,奋斗护卫西陲安宁

1999年新建的百年烈士纪念碑。摄影:贾泓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1949年9月9日,航新西宁市大通县解放,征程15日大通县人民政府成立。卫西12月5日(农历十月十六日),陲安原马步芳一二九军八旅旅长马英与新庄、奋斗塔尔、百年城关等地的航新恶霸地主冶生华、马鸿骥、征程马耀武、卫西马占清等勾结在一起,陲安在大通县及临近地区发动了一场有预谋、奋斗有计划的百年反革命武装暴乱,即大通十月匪乱。航新

12月14日,大通县人民政府颁布剿匪战斗的捷报。短短十余天,大通县各族人民在中共大通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同心协力,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英勇奋战,迅速平息匪乱,大通重归安宁。

岁月更迭,而今古城西宁入选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全面推进和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时光荏苒,72年前大通各族群众党政军民同仇敌忾、万众一心抗击匪乱的革命精神,依旧指引我们,团结奋进,护卫西陲安宁。

1950年12月大通县党政军民追悼剿匪阵亡烈士及各族死难人民大会现场。

黑云压城角声满天

1949年12月5日拂晓,马英股匪5000余人分别包围大通县城、桥头等地驻军,一场有组织、有计划的反革命复辟武装叛乱开始;5日7时,驻大通县城以东之硖门、新庄的三师九团二营四连以及东区政府遭到众匪围攻;8日,驻上、下乱泉之九团一营三连被匪包围,同时,下乡征粮的我两个工作组也被包围;7日,匪众逼近大通县城城垣。

东区人民政府设在新庄,众匪叛乱当日,区上的干部多数到各村工作,区政府内只有事务长韩生龙等13人。而向他们围攻而来的,不仅有穷凶极恶的敌人,还有众多被裹挟的群众。他们怕开枪还击误伤群众,只好向群众喊话宣传。随着匪徒越来越多、越逼越近,众人为了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保住区政府,只好还击,与匪展开激战。韩生龙提起一挺机枪跳上房顶向敌人扫射,接着战士和炊事员纷纷加入战斗。

硖门是大通县通往门源、祁连的咽喉要地。5日凌晨,约800名匪徒将驻硖门的四连连部包围,连部内留守的数十名指战员在突然遭到数十倍之敌的包围且地形不利的危急关头,与叛匪展开了恶战。

战士们将6挺轻机枪布置在四周制高点,以密集火力向叛匪扫射。连长肖万寿提出“坚决沉着固守阵地!击退叛匪争取立功”的口号,并得到全连同志的响应。至9时,驻军连续击退叛匪的3次冲击。四连被围的消息传至县上,三师九团政委余金龙立即率二营主力和迫击炮连由大通县城出发增援四连。增援到达后,四连战士转移到地形有利的二坝油磨坊继续战斗,又连续打退匪徒3次冲击。

17时,攻打东区政府的匪徒们用抢劫的枪支子弹和马匹,重新纠集500余匪众包围二坝油坊,发起了第4次冲击,机枪手周长贵沉着瞄准,用6颗子弹击毙6名匪徒。激烈的战斗中,附近草垛突然起火,援军见状立即火力掩护并吹号联络,四连40多名战士组织火力背着10余名负伤同志,乘着弥漫的烟火,迅速冲过河滩与增援部队胜利会师。

2006年修建的八角亭。

军民同心坚守家园

12月3日,中共大通县委根据已掌握的情报,召开各区委书记和工作组组长紧急会议,分析了各地土匪活动迹象和大通原有的社会情况,要求各地提高警惕,如果发生土匪骚乱,各区与区、组与组之间应相互靠拢,进行自卫,全体共产党员、工作干部要坚守岗位,发动群众,粉碎匪徒破坏阴谋,并要求各驻地立即进行周密部署。

4日,县公安局召开治安工作会议,进一步了解分析匪情,并获悉土匪将于5日暴乱的消息。当晚,县长马有成打电话给西宁警备司令部一军三师师长兴中,汇报次日拂晓大通将要发生匪乱的情况,同时命令县公安局局长李卜克和县教育科科长沧石等同志将一些关键人物从西关召集到县政府并控制起来,截断了匪徒的内应。

5日15时许,以李生成为匪首的叛匪开始集结准备攻打县城。当时,大通驻军部队是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军三师九团,留守县城的实际只有一个连的兵力和团部直属机关。县政府工作人员多数派往各乡村,留在县城的一共53人,且通讯电话、交通线路全部被叛匪截断。

危急时刻,驻军部队指战员与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联合起来,县城的广大群众在农会干部和会员的带动下,与军政人员同心协力坚守县城,形成了军民联防的强大力量。

叛匪至夜才攻打县城。此时,由硖门会师后的部队已胜利归来。在解放军指战员、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并肩奋战下,当晚一个匪徒也未能爬上城墙。

5日攻城未得逞,6日李生成又与河东匪首约定晚间再次攻城。当晚,西城的机枪、东城的大炮、南城的密集火力,吓得叛匪们闻风丧胆,只好收拾残匪攻打北城。坚守北城的政府工作干部大多由部队转业,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马有成亲自指挥作战,匪徒无法登城。很快,兴中率增援部队从西宁边打边前进到达了大通城郊。城内部队立即配合增援部队驱逐匪徒,李生成见势不妙仓皇逃窜,县城军民成功粉碎了匪徒的第二次攻城。群众见援军到来,群情振奋,纷纷拿出面粉、馍馍、蔬菜和烧柴、麦草前来慰问,以表感激之情。

随后,县城军民又分别在7日、8日粉碎了匪徒的第三次和第四次攻城。在守卫县城的战斗中,我军仅一名战士阵亡,数名战士负伤,而叛匪死伤不计其数。

击毙匪首根除匪患

解放初期的大通桥头,是大通县城的前哨,也是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地。5日8时,匪首马英亲率匪徒向桥头发起攻击。接着匪首马鸿骥等分别在闇门滩边墙和桥东一带向桥头进扰,攻打驻军三师骑兵营(缺第二连)。

9时,闇门滩驻军集中火力打散了从桥尔沟、松林方向过来的土匪,11时又击溃匪众第二次进攻。12时匪众攻占南、北山高地,驻军战士架起6挺机枪坚持战斗。

兴中率领的增援部队于5、6两日相继到达桥头,5日中午即向南、北山阵地匪众发起攻击。当晚,增援部队除留七团三营继续剿灭桥头叛匪外,其余部队向大通县城进发。6日7时,匪众又在老爷山火烧台叛匪火力掩护下,向桥头攻击并已接近大桥附近。这时,增援部队六团一营和军属炮兵营已抵达桥头,即刻命令三连向敌展开正面反击,二连迂回敌后。一连二班副班长罗士义为了全歼叛匪,率领全班战士蹚过冬日冰冷的河水,巧妙地插入敌后,迅速截断叛匪退路,配合三连围追、狙击敌人,一举歼灭群匪,收复北山高地。

8日下午,六团主力由西宁乐家湾抵达大通,立即组织力量分兵围剿叛匪。同时,由省军区解放军官训练处主任崔朝仑带领原国民党少将高参朵含章等人到大通县从俘虏中辨认、争取马匪主要军官。叛匪遭到严重打击和分化后,迅速瓦解,胁从群众大部分离散,顽匪退至硖门、新庄、极拉大庄等地。

12日下午,马英亲率600余匪众,向桥头逼近,在桥头南山阵地攻击数次均未得逞。当晚马英住在马鸿骥家,再次策划攻打桥头。

为聚歼马英残匪,13日3时许,二师骑兵营由湟中出发,日夜兼程赶至桥头,配合桥头部队将叛匪击溃。追击中,司号员击毙一狼狈逃窜土匪。检查后,从其身上搜出一块重四两九钱的金砖和一个水晶石私章,私章上刻着“马英”的名字。策划大通匪乱的主要匪首马英就这样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这一消息传出后,大通各族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14日,大通县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此次剿匪战斗的捷报。随后,主力部队于21日分路进剿门源土匪,次日收复门源县城,匪众土崩瓦解。次年元旦,大通驻军部队在县城西北运动场召开庆祝青海省人民政府成立暨剿匪祝捷大会。县城西关农会献给驻军“功盖青海”“威震西陲”两面锦旗。(作者:贾泓 郑思哲)

【感悟初心】从党史中感悟人民的力量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前往西宁市大通烈士陵园,人民群众在十月匪乱战斗中展现的强大力量格外让人动容。

在采访中,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送给记者一本书——《英烈光彩照北川》,里面详细介绍了大通平息十月匪乱的战斗历程。翻开书,人民群众四个字几乎出现在了每一场战斗和救援中。冒险救助伤员的回族老人马进录、守护煤矿转移军代表的矿工马子珍、设法营救解放军战士的村民孔宪麟和孔宪英兄弟……透过一个个名字、一段段故事,仿佛将我们拉回了那段峥嵘的岁月,看到了一位又一位一心向党的群众肖像。而更多的人以群像出现在书中——“广大群众主动拿出木料、门板等物,加筑工事。”“积极组织担架队直接参战,与军政人员同心协力坚守县城”“山脚下的群众络绎不绝地给人民子弟兵送来了麦草、茶水、洋芋和馒头”……人民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在大通筑起了最强大的防线,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团结的力量。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从党史中感悟人民的力量、牢记人民的力量,不断砥砺初心与恒心,在新征程上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才能交出优异的新时代答卷。十月匪乱过去72年后,我们依然要团结群众、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各族群众一同共卫西陲永宁。(作者:贾泓)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