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履职故事|全国政协委员蓝闽波:“瞄”着问题去 “盯”出好结果

[百科] 时间:2024-04-28 20:22:3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29次

  新华社上海2月14日电 题:全国政协委员蓝闽波:“瞄”着问题去“盯”出好结果

  新华社

  华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3楼,瞄蓝闽波的代表办公室略显杂乱:一个资料柜门前挂着长尾夹,夹着厚厚一叠座谈、委员委员问题调研安排;书桌一旁的履职蓝闽透明推拉门则被他当成了“白板”,上面用马克笔写满了各种化学分子式和思考要点。故事

  作为第十一届、全国去盯十二届、政协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出好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结果上海市功能性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蓝闽波履职15年来,瞄共提交43件提案,代表从推动大型仪器共享,委员委员问题到加强危险化学品监管,履职蓝闽再到深化产教融合,故事件件瞄着问题去、全国去盯追着问题走,以“真话”“行话”推动实际工作。

  “提案主要来源于我熟悉的领域,以及日常观察,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随手记下来。”蓝闽波说。委员履职和科研教学,融合在蓝闽波的日常工作中,也凝结进他的提案里。

  2月10日,在华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办公室内,蓝闽波书桌旁的透明推拉门被他当成“白板”,上面用马克笔写满了各种化学分子式和思考要点。新华社记者吴振东摄

  有关推动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的一系列提案,是蓝闽波颇为满意的“履职作业”。2012年初,一项全国调查数据显示,价值40万元以上的科研仪器设备中,三分之二存在使用效益偏弱的问题。

  蓝闽波“盯”上了这个问题,开展深入调研。“当时许多高校已经建立了大型仪器设备校内共享机制,而且校际共享项目已在推进建设,但由于缺乏持续性投入而步伐缓慢。”当年全国两会上,他提案建议出台相关法律,加大资金投入和加强资金管理“两手抓”,尽快提高科研仪器设备的总体利用率和共享水平。

  提案得到高度关注。蓝闽波说:“问题的解决走出了关键一步:在财政部等支持下,全国高校科研仪器设备的共享平台终端和网络建起来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蓝闽波又发现新问题。他举例说:“有了高校间的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后,如果某个实验样本在当地高校不能及时检测,可以送去外地高校,但却很难送进同样有条件开展检测的本地科研院所,为了那些经不起路途跋涉的样本,‘共享’必须在高校和科研院所间也能实现。”

  于是,2015年,蓝闽波再次提交提案,进一步建议,打破管理条块限制、采用统一标准、推动系统兼容,建立统一开放的国家共享仪器网络管理平台。“反馈很快,我还记得,当时有关部委一位司长来到上海,跟我聊了整整一下午。”

  “现在,平台还有一个功能,可以考评相关单位的科研仪器使用率,考评低的,在次年大型仪器购置上将受到限制。这也‘反向’促进开放共享。”蓝闽波笑着说。

  一个问题一“盯”就是近十年。如同做科研讲求“发现问题、持续跟踪”,蓝闽波的履职“秘诀”也一样:解决宏观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聚焦一个点,持续发力。

  今年1月底,蓝闽波提出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培养产业创新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提案》获评全国政协2022年度好提案。不到2000字的篇幅,简洁凝练地提出三点问题、三个建议。但他对此的思考,从2020年《关于完善专业硕士培养体系,服务国家建设需求的提案》就已开始,其中的核心问题,都在于如何让学生胜任社会需求。

  蓝闽波不止一次听到企业“吐槽”:“我们使用的技术比你们上课教的还要先进,学生进来我们还要重新培养才能上手”;另一边,学生也苦恼:“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到了企业却用不上。”

  蓝闽波听得着急。“比如我自己,是主攻纳米生物材料制备和应用的教授,如果我都不知道产品的需求在哪里,那还研究什么呢?”他提出,高校要深入调研,了解产业技术创新的需求,依产业需求建专业。

  同时,蓝闽波也提出将产教融合纳入区域发展整体规划框架中。“像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产业集聚,学生就业集中,尤其值得探索。”蓝闽波建议,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产业结构,同步规划产教融合发展政策与措施、支持方式、实现途径和重大项目。

  2022年下半年,蓝闽波收到有关部委的答复:相关工作已在推进,一些地域已经就创新城市教育互融项目进行了签约,建立相应联盟,构建具有新特征的教育模式。

  (记者 郭敬丹、吴振东)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