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中国头部的四个大厂一起唠嗑的,大概只有它了

[时尚] 时间:2024-04-29 23:54:2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27次
5月20日,中国武汉光谷,头部中国互联网公益大会。个大厂大概

这或许是起唠近年来中国规模最大的线下公益峰会了。据主办方介绍,中国整个峰会有11家共创单位、头部102家联席单位参加,个大厂大概超过1000人线下到场参与现场交流。起唠湖北方面支持了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两个整层的中国会议空间,才装下了从五湖四海赶来的头部中国公益人。

这次会议如此受人关注,个大厂大概原因是起唠多方面的。

一方面,中国2020-2022年“特殊阶段赶考”,头部很多公益组织都不同程度感受到了前进的个大厂大概压力。在此背景下,互联网的角色地位在公益全流程体系中的作用都得到了强化,“技术公益”正在成为某种新的共识。过去公益人更多是从互联网平台中找钱,如今则更多抱着学习的心态来“见世面”、找工具。

人们对科技的关注度之高,你甚至不时就能听到有人试图讨论ChatGPT对公益产生深远影响。

另一方面,互联网公益又正值新的变化时期。我国《慈善法》即将迎来修订,相比于此前草案,本次修法内容之一将会更关注和鼓励互联网平台在公益的作用。而本次大会上,由官方推动的《互联网公益慈善“中国样本”》报告同期发布。而“中国样本”,这一概念同样成为贯穿大会讨论的一条明线。

每个人都希望在会场分享的一个个“中国样本”中,寻求符合自己发展方向的“中国答案”,再做出属于自己的“中国样本”。

图片来源: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

在这样的公益背景下,主会场的一个圆桌论坛就显得特别引人注目。

圆桌的主持人是中国互联网基金会副秘书长彭峰,而参加四位圆桌分论坛的分别是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葛燄、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姚瑶、抖音集团企业社会责任部产品总经理唐垲鑫、拼多多副总裁侯凯笛。

腾讯、阿里巴巴、抖音、拼多多——论中国互联网的流量结构,这四家公司可以遮下大半天,旗舰应用月活数字重复加起来能超过50亿;以经济价值计算,它们分别是中国互联网市值top5中前三和第五。如果再参考一下台下与会的公益机构普遍的资金与人才规模,这绝对称得上是峰会会场中的四个巨人了。

而让这四家公司坐下来聊的话题,正是“技术公益”。

技术公益的无限可能

“技术公益”是一个颇有想象力的事情,它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了人们对“传统公益”的想象——公益不仅仅只是人们对金钱、时间、精力的无偿捐献,它同样可以是一套方法论的体系化的组织输出。

一个过去最典型的例子,其实是公益本身是可以借助释放全产业链的商业效率去达成公益效果。

比如阿里、拼多多、抖音等电商平台的助农公益。

农业在过去是极度分散的行业,而种、产、供、销的链路又很复杂,消费者端到农民端的中间成本过高。但电商平台天生是撮合的高手,它们可以通过深度的供应链-营销端的数字化整合,比如植株规划指导、本地生鲜物流改善、区域品牌营销、直播带货引流等,直接改善农民在产业链中的角色地位。

这是平台型技术公司的魅力所在。

平台型技术公司本身作为基础设施兼具很强的内部洞察和对外辐射能力,作为最适应中国社会的数字基础设施,平台往往可以借助数字化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当公益与平台型公司结合后,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公益增长的速度也带上了“互联网味”。

以腾讯公益的年募资规模为例。这家中国最大的公益募款平台,在过去八年增长了接近七倍,从8.1亿增长至56亿。

而这其实和腾讯这家公司本身产品的增长逻辑有关,即“朋友圈公益”。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生态社会价值研究所所长庄家炽对品玩表示,中国与西方慈善社会的结构差异之一,在于我国是“差序格局”的熟人社会,因此人们更倾向于信任和选择自己社交关系圈范围内的公益募捐。

从这个角度而言,当微信这样的熟人社交软件快速崛起,其实是“数字熟人社会”的诞生。而类似这样在中国社会本身生长出来的平台工具,最终又被证明是最符合中国国情,推动中国公益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图片来源: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

与平台技术相对应的,则是工具技术的力量。这也是很多人对技术公益最早的理解——工具的力量。

本次峰会专门了设立的云技术展厅,呈现大量的创新的公益赋能技术。其中很多都来自腾讯公益创投项目,也不乏一些兼具社会效应和商业潜力的项目。

而很多亮眼的项目,其实又与AI应用有关。比如,有专门用AI做罕见病快速筛查方案的、做野生保护区智慧巡护的、做老年人脑健康服务、地下文物数字修复、听障人士无障碍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

不过相比于直接服务公益对象的方案,本次大会中一个很大的发展在于,很多公益人开始关注数字化管理工具在公益落地中的重要性。

在过去三年,许多公益组织线下接触受到了不程度的影响,这让其中不少机构“被迫”开始试水一些数字化工具。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整个中国公益生态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有数据显示,我国约75%的公益组织全职员工总数在10人以下,能够有50人以上规模的组织仅有总数的8%。这与我国复杂而庞大的公益诉求显然存在错配,因此大部分公益机构其实都需要依托大量的外部合作伙伴和志愿者开展工作。一个小型公益组织的文件沟通工作量,可能就超过了一个中型企业行政部。

以分论坛嘉宾“你我伙伴”分享的数据为例。这家专注儿童性教育普及的机构,全职员工不足10人,却需要连接全国200家合作伙伴、1.5万名志愿者和3800所合作学校。光仅盖章、寄文件就是个沉重的负担。

对于本来就人手有限的公益组织来说,流程复杂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一些SaaS企业都在试水为公益组织开放免费的或者低成本的数字化管理工具。腾讯此前专门推出了“数字工具箱”,向公益组织免费开放了几乎全套的腾讯办公能力集成。而这次数字化工具箱又进一步集成了更多的行业友商,从而希望借此能全流程地提升公益组织的效率。

图片来源: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

技术公益的“中国样本”

本次峰会传递给人的一个感受是,科技正在全面地重塑中国的公益。

正如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组委会主席郭凯天在峰会中所言,“数字公益正在从‘可选’,变为‘必选’”。而在科技加速革命的过程中,“创新公益场景会不断涌现,公益事业的边界被明显拓宽。”

我们其实已经有互联网行业的“中国样本”——在过去十年,我们经历了跨越式的社会发展,孕育出了腾讯、阿里、抖音这样国际上实现弯道超车的互联网巨头,也培养出了发达的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全球科技行业从Copy to China逐渐向Copy from China转变。

那么“中国样本”的科技公司与“中国样本”的公益之间的联动结合,未来也会有很大的机会给世界更多的启发。

但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公益却也是一个比商业更复杂的事情,它需要思考的面向更广、涉及到的利益更长远、参与的主题更多元、沟通的方式也要更贴心。

因此科技不只是给公益提效,更重要的是打开了公益更多的想象力,让人们看到一个更美好社会的更多路径与可能。而这其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见证者和参与者。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