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安定教授:卒中患者 LDL-C 建议控制在 1.8 mmol/L 以下

[综合] 时间:2024-05-02 21:47:5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37次
中国卒中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暨天坛脑血管病会议(天坛会)于 6 月 23~25 日在国家会议中心顺利召开。徐安下

本期丁香园特别栏目「丁香大咖时间」特邀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定教脑血管病中心主任徐安定教授,授卒就天坛会主题发言以及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中患者L制血脂管理等内容进行精彩分享,共同助力中国医生成长。议控

01

缺血性卒中患者需关注的血脂指标

Q1: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脂管理中,除了 LDL-C,定教还有哪些指标应重点关注?

徐安定教授:在血脂管理中,授卒我们最关注的中患者L制是总胆固醇和 LDL-C,尤其是议控 LDL-C,相关研究也相对较多。徐安下在过去的定教几十年我们发现 LDL-C 越高,卒中风险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也会越高。授卒我们通过药物将低密度脂蛋白降至更低,中患者L制会看到明显的议控获益。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除了低密度脂蛋白之外,血脂中的其他因素也会参与到所谓的残余风险中,比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后,依然还会发生缺血事件,因此我们需要关注脂蛋白、甘油三脂、极低密度脂蛋白。尤其在东亚人群中,甘油三酯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指标,我国高甘油三酯人群非常多,其与代谢综合症密切相关。所以,这些指标都是在血脂管理及血脂研究中都值得去进一步关注。

02

单纯卒中患者 LDL-C 建议控制在 1.8 mmol/L

Q2:LDL-C 是越低越好吗?临床中有些卒中病人 LDL-C 已经降到很低了,可以停药吗?

徐安定教授:我想首先回答第二个问题,第一是绝对不能停药的,除非是出现了导致严重事件的副作用或者是其他情况,否则需要长期坚持使用。

我们经常在讲一个比较通俗易懂的科普,当年秦始皇调派人去寻找「长生不老之药」,我们现在应用的降压药、抗血小板药,降低血脂的药物,其实就是当年所寻找的「长生不老之药」,为什么要停掉它呢?停掉的风险是非常高的。临床中经常可以看到患者停止服用二级预防药物后,疾病复发了,这是非常可惜的。所以一定要长期、坚持服药,不能停药,即使血脂降的比较低,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或者建议下调整剂量。

低密度脂蛋白具体应降到什么程度?目前心血管和脑血管相关研究的证据虽然有所差异,但是整体来看,在目前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应该是越低越好,低密度脂蛋白在 1.0~1.4 mmol/L 甚至更低,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作为一个整体人群,从超高危心血管疾病的证据来看,应以 1.4 mmol/L 作为目标值;但是对于单纯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或 TIA 患者,目前 LDL-C 目标值是 1.8 mmol/L。

但是,也有很多专家提出,对于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其他超高危因素时,可以参照血脂管理指南及 ASCVD 的概念,建议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或 TIA 合并明确的冠状动脉疾病(CAD)或外周血管疾病(PAD)患者,建议 LDL-C 的目标值定在 1.4 mmol/L。

图片来源《中国血脂管理指南 2023》

至于低于 1.0 mmol/L 之后的风险,目前还没有完整一致的结论。观察性的研究结果提示,低密度脂蛋白过低会增加脑出血风险。但随着新型降脂药物的出现,研究发现给予 PSK9 抑制剂的干预后,低密度脂蛋白过低并没有增加出血、痴呆等风险。当然,「LDL-C 是越低越好」不是绝对的,一定存在一个最佳的范围。目前来看,可以接受的范围是控制在 1.4 mmol/L 左右。

03

新型降脂药物 PSK9 抑制剂具有 3 大优势

Q3:请问 PSK9 抑制剂如依洛尤单抗与他汀药物相比在降脂治疗中的优势与不足?应用前景有哪些?

依洛尤单抗是在国内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 PSK9 抑制剂。在国内上市之后的五年时间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也获得了一些研究证据。

优势一:PSK9 抑制剂能够更好降低密度脂蛋白。由于目前我们把 LDL-C 目标值定在 1.8 mmol/L,或者是 1.4 mmol/L,甚至更低的水平,传统他汀单药治疗甚至联合依折麦布也很难达标,而联合 PSK9 抑制剂如依洛尤单抗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补充,血脂更快速地达标,进一步降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和冠心病事件风险。

优势二:PSK9 抑制剂是通过注射的形式给药,方便易行,2 周一次,

优势三: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PSK9 抑制剂没有他汀类药物的常见副作用,比如对于肌肉、肝功能等副作用,在这方面 PSK9 抑制剂具有很大的优势。

唯一不足的是,部分患者会对「注射给药」产生一定的心理恐惧。

总体来看,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建议在他汀的基础上联合使用 PSK9 抑制剂。

04

最新《中国脑血管病指南(第 2 版)》的亮点与遗憾

Q4:本次天坛会进行了《中国脑血管病指南(第 2 版)》修订发布仪式,这次指南修订最大的亮点是什么,这对脑血管病诊疗临床实践带来哪些改变?

徐安定教授: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该指南是 2019 年《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更新版,在整体特点上与 2019 版保持一致。特别强调的是,该指南是以病人管理为中心,不是以疾病为中心,这也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整个健康环境改变的具体措施。

第二,在指南的撰写过程中,更多的中青年专家来参与指南的撰写和修订工作,希望通过这样的工作能够培养一批新人,起到传承的作用。

第三,在具体修订内容上采用了流程图、图表、新增推荐等标注让患者一目了然。

第四,在吸收了美国指南的优点的同时,更多的引用了中国研究者的临床研究,所以对中国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会更高。

除此之外,在缺血性卒中的脑细胞保护治疗方面,中国走在了全球的前列,特别是依达拉奉右崁醇、丁苯酞等在这个领域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是值得关注的一点。

图片来自天坛会徐安定教授主题发言 PPT

图片来自天坛会徐安定教授主题发言 PPT

当然,指南的修订过程中也留有遗憾,由于国内外临床研究发展速度非常快,很多最新重磅级别中国临床研究及国际最新研究(例如 ANGEL-ASPECT 研究、SELECT2 研究、TRACE II 研究、TINELESS 研究、RESCUE BT2 研究等等)未纳入到指南中。希望临床医生高度关注最新指南以及最新的临床研究,这有助于将临床工作做得更好,让病人获得更好的预后。

05

生物信息学分析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Q5:生物信息学分析目前非常火热,其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现状如何?

徐安定教授:这是一个非常前沿的问题,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我对生物信息分析并不是很了解。但是作为一名导师,我所带的学生会经常利用这样一些方法来作为研究手段。

生物信息学所包含的内容很广泛,包括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等很多方法。全世界包括中国也建立了很多生物信息学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库中有大量的数据可以去挖掘和使用。通过这些数据库的建立和使用,再通过一些新型软件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去寻找一些潜在的靶点。

例如,我们需要找一个与缺血损害或者修复相关的蛋白,它就会起到非常好的辅助的作用。通过生物学分析去找到相关的基因、编码的 RNA,或者非编码 RNA、蛋白,然后再去通过验证实验去做验证,可以极大的提高研究效率。当然,我想特别强调,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作为外行,我的意见仅供参考。

整理|张群英 策划|时间胶囊

题图|站酷海洛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