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孙玉文典籍里追寻黄鹤楼:黄鹤楼最早是军事设施,武昌也有鹦鹉洲

[时尚] 时间:2024-05-03 06:21:1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67次

原标题:北大教授孙玉文典籍里追寻黄鹤楼:黄鹤楼最早是教授籍里军事军事设施,武昌也有鹦鹉洲

黄鹤楼,孙玉设施是文典武昌武汉市乃至湖北省最有历史穿透性和延续性、最家喻户晓的追寻最早洲标志性建筑。此次《永乐大典》湖北巡展展出的黄鹤鹤楼3册嘉靖副本里,有2册都有关于黄鹤楼的楼黄记载。12月11日,也有鹦鹉北京大学教授孙玉文走上“长江讲坛”,教授籍里军事以湖北省图书馆珍藏的孙玉设施《黄鹤楼集》为例,带领读者追寻历史文化长河里的文典武昌黄鹤楼。

这里唱出了最著名的追寻最早洲情歌《越人歌》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黄鹤鹤楼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楼黄情歌,《越人歌》从黑夜的也有鹦鹉江上传来,流传2000多年。教授籍里军事

孙玉文说,《越人歌》不是在越地创作,“是春秋时期鄂地越人所作。西周时期鄂国发展到武昌一带,楚国灭了鄂国,鄂地纳入了楚国版图。楚共王的第三个儿子子皙做鄂君,著名的《越人歌》就是子皙跟鄂地越人在长江泛舟时,越人所唱。”

孙玉文说,黄鹤楼及所在的武汉、湖北,地处古云梦泽和彭蠡泽交界之处,考古发掘及传世文献都表明,这一带创造了极为灿烂的文化,《越人歌》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文采风流从古至今。

崔顥、李白登的黄鹤楼还是军事设施

黄鹤楼的雏形,是三国时期吴国在夏口城(今武昌)西南角黄鹄矶上建的一座望楼,“基址就在今天武汉长江大桥的武昌桥墩那里,用于瞭望守戍,这是黄鹤楼的雏形,沿袭到唐朝。”孙玉文介绍,在黄鹤楼还处于望楼的阶段,就留下了美好的诗篇,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崔顥在这里写下千古绝唱《黄鹤楼》,后来李白多次登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等都是登临这个望楼留下的佳作。

“既然崔顥、李白都登临黄鹤楼,那么当时的黄鹤楼肯定不只是军事上的一座望楼。它的功用到隋唐时期已经在发生转变,景观楼的作用逐步凸显出来了。”

历史上黄鹤楼9次毁坏10次重建

孙玉文循着古籍里的线索,为读者列出黄鹤楼的兴衰表:

唐朝时,黄鹤楼跟武昌的城墙分开,变成了观赏楼,黄鹤楼第一次毁坏在唐朝;

北宋重建黄鹤楼,南宋初年第二次毁坏;

明洪武年间,重修黄鹤楼,成化年间第三次毁坏;不久重修,但嘉靖年间第四次毁坏,是毁于大火;隆庆年间重建,但崇祯年间毁于战火,这是第五次毁坏;

清顺治年间重修,康熙年间第六次毁坏。接着又重修、增修、毁坏,反反复复多次。

“据文献记载来估计,历史上黄鹤楼被毁达9次,重建达10次。”

现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孙玉文回忆,“这次重建时我还在武汉读大学,多次见到重建的热烈场面,新黄鹤楼于1985年落成。”

孙玉文说,通过黄鹤楼的变迁史,我们可以知道荆楚人民对于黄鹤楼是何等喜爱,也反映了荆楚人民矢志不渝的精神风貌。

《黄鹤楼集》里提示武昌鹦鹉洲没有沉没

孙玉文介绍,湖北省图书馆珍藏有明武昌府知府孙承荣编、任家相补编,于明万历年间刊行的《黄鹤楼集》。此书记载了南朝到明万历年间200余人专门吟咏、赞美黄鹤楼的诗文400多篇,按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排律、五言绝句、七言绝句、杂体诗、赋、记、序、杂记次序排列,每一体裁作品依时代先后编排,其中明代作品最多,最早的作品是南朝鲍照的《登黄鹄矶》。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孙玉文解读:“崔顥站在黄鹤楼上眺望,前面一句是向北远眺,后一句是向西南远眺,方位不同。有人将今天汉阳的鹦鹉洲误会为唐代崔顥看到武昌的鹦鹉洲,把这两句理解为崔顥朝同一个方向远眺,忽视了崔顥诗空间安排上的位移技巧。”

孙玉文说,根据《黄鹤楼集》作品的提示,结合其他材料,可以这样假设,武昌鹦鹉洲的主体部分并没有沉没,而是随着唐宋元明清以来武昌城的商业开发,跟武昌这边的江岸连岸了。清代马征麟《长江津要十三则·长江图说》记载着“江夏鹦鹉洲,旧在江中,洪武时连属北岸”。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晶 通讯员 谢宁)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