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天府论坛】马蔚华:“双城记”“双循环” 成渝两地将迎来承接产业大转移的难得机遇

[热点] 时间:2024-05-02 01:56:2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57次

原标题:【2020天府论坛】马蔚华:“双城记”“双循环” 成渝两地将迎来承接产业大转移的双城记难得机遇

马蔚华讲述“双城记”“双循环”

四川新闻网成都10月22日讯(记者 胡旭阳 乔永祯 摄影报道)首届川渝民营企业家合作峰会暨2020(第四届)天府论坛于10月22日在成都举行,论坛的天府主题为“双循环·双城记——大变局时代的未来”。中企会俱乐部主席马蔚华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论坛两地

马蔚华被称为最具创新意识的马蔚银行家,现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影响力目标指导委员会委员、华双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理事会理事长、循环中企会俱乐部主席。成渝承接产业在他看来,将迎机遇在“双城记”“双循环”重大战略背景下,大转成渝两地对企业的双城记吸引力也是如此。

"我不是天府四川人,但是论坛两地我是四川的学生,我是马蔚在西南财大读的博士。我不是华双川商,也不是循环渝商,但是我相信我们在座的川商、渝商,很多都是招商银行的客户和股东。我无数次来成都,我很喜欢这个地方,我自认为我最喜欢的城市就是成都,最喜欢的菜就是川菜,最喜欢的一句口号就是‘雄起’。”

在马蔚华看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内是区域发展的新引擎,对外是对外开放的新支点。在这建设历程中,首先要抓住产业转移的大趋势带来的机遇。“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四次产业大转移,每个转移时间30-50年,我们现在正面临着一次大转移,如果说前几年叫西部大开发,而现在则是真正产业大转移,从东部沿海向纵深的西部成渝核心地带转移,这个机遇是我们不可忽视的。”

如今,成渝地区已构建起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像成都电子产业上万亿规模,这个产业链对于企业的转移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再加上已经形成生活服务完善的软环境,包括成都拥有60多所大专院校,人均床位名列全国前茅,基础教育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所以全球500强有300多家在成都开分支机构,国内有很多总部、国际上很多研发中心也纷纷搬了过来,这些就是吸引产业转移的优势所在。”

同时,马蔚华还表示,现在物流短板在逐步补齐,如果说过去对外通道靠海运,现在随着中欧班列开行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物资和产品运输则可以北上南下西进,不一定非得到沿海港口。今年上半年全国进出口负增长,而成渝两地都是逆势飘红,成都前三季度进出口增速超过25%,“我认为扩大开放力度,咱们可以利用欧洲和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和中亚的能源,打通东亚、东南亚,推动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新格局,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承担着这样的历史使命和承接着重大机遇。”

最后,马蔚华还就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如何携手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及西部金融中心上海、深圳这样的金融中心相比,西部金融中心应该做出什么样的特质,从而实现成渝两地的良性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什么叫金融中心”,他指出金融中心是商品、货币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的金融市场。首先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的体量,经济有实力才有资金的发生积累和运用,才能成为金融中心。他表示,未来成渝经济圈的发展过程中,金融是不可或缺的,因为金融的发展是由经济决定的,经济决定金融。凡是金融中心,首先是经济实力强,经济的流转多,金融资本市场发达,金融机构多,金融的量多。他指出,目前为止成渝两地已经具备这个基础了,各种各样金融中介机构的数量将近5000家,金融的存贷款的总量加在一起超过15万亿。

“成渝经济圈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重庆国际离岸结算、国际资本的运行中心,成都是消费金融中心、科技金融中心、农村金融中心等。”马蔚华表示,上海的特点是国际金融中心,因为它时间长、体量大,所有的金融生产要素都具备。深圳时间短,40年,但是它创造了很多金融的第一,它的金融体现了创新性,而且体现了资本市场和科技的合作,创造了很多高新产业。因此他强调,成渝经济圈的金融中心一定要以自身的发展为依据、为依托,比如发展产业金融,发展消费金融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

(记者 胡旭阳 乔永祯)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