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青海答卷】奋力书写有温度的民生新篇章——青海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述评

[时尚] 时间:2024-04-29 17:20:4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6次

原标题:【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青海答卷】奋力书写有温度的新时新篇习贯写民生新篇章——青海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述评

吃上甘甜自来水的杏儿藏族乡协拉村群众脸上乐开了花。摄影:魏雅琪 石延寿

发展学前教育,代新的民改善了贫困地区基本办学条件。作为章学总书扎扎重大扎扎摄影:李娜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各级党政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彻习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近平记个卷奋切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实实生新实实善民生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期间,求青青海提出“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海答和改重大要求。四年来,力书青海牢记总书记谆谆嘱托,温度始终把民生之事摆在第一位,篇章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障提升教育、新时新篇习贯写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代新的民努力促进就业创业,作为章学总书扎扎重大扎扎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奋力书写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新篇章。

光阴荏苒、岁月更迭。四年的时光里,青海深入实施“幸福民生”战略,坚定地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四年的努力中,总书记的期待正在变为一个个现实。

——重民生。始终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每年集中75%以上财力用于民生事业,着力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为百姓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知民心。变政府“配餐”为群众“点菜”,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民生实事项目,每年确定10个方面的民生实事并全部兑现承诺,真正把民生工作办成“民心工程”。

——攻脱贫。聚力攻克“三区三州”和六盘山片区深度贫困堡垒,四年集中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全省14.55万户、 53.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绝对贫困人口如期“清零”。

——增福祉。着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四年的时光里,“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在青海这片热土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百姓期待变为现实,群众的笑脸彰显美好。在青海大地上,各民族群众共享民生福祉,用欢声笑语谱写出一首动听的新时代赞歌。

聚焦民生,倾心尽力补齐发展短板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就是要办好民生实事。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75%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用政府的“紧日子”换来群众的“好日子”;坚持问需于民、问政于民,按照“群众提、大家定、政府办”的理念,解决了一大批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全省各族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结合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全面推进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工程,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的牦牛藏羊产业发展,打造“青字号”特色品牌。

实施青绣品牌提升“八个一”工程,30万绣娘用老手艺绣出了新生活,“舌尖上的拉面”“指尖上的青绣”成为青海的新名片……

“在村集体产业麻秀商务宾馆工作,我每个月能有3000元的固定收入,疫情期间也不例外,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心里很踏实。”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巴干乡麻秀村妇女拉琼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整齐划一的住宅楼、绿意盎然的花园、古色古香的凉亭,一排排整齐的停车位,一幅祥和幸福的生活场景。如今的西宁市城西区胜利路32号院,已经看不出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模样。西宁市实施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让这里旧貌换了新颜,正在小区休闲纳凉的居民付贵成说:“环境好得很,心情特别好,政府给我们办的这个事太好了。”

这样的幸福故事像格桑花一样开满高原大地。就业优先工程、教育强基工程、住房保障工程、健康青海工程、敬老扶幼工程、扶贫解困工程、文体惠民工程、幸福家园工程、品质兴农工程、平安青海工程……2020年,我省确定10个方面的41项民生实事。截至今年8月3日,我省已安排下达补助资金87.8亿元,41项具体任务中的6项已全面完成,7项超序时进度,其余28项正在抓紧推进,预计到年底实现民生实事工程全部兑现。

民之所望、政之所趋。青海聚焦民生民意,倾心尽力补齐发展短板,一年又一年如期兑现民生承诺,交出了群众认可的成绩单。兑现承诺的背后,是政府帮助群众圆梦的担当,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步伐,是百姓欢天喜地的美好生活,是全省上下同心协力全面建成小康的自信与奋斗。

民生凝聚民心,民生催生动力。选好办好民生实事,青海倾尽的是真情与全力,收获的是民心与民意,是人民群众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生活,是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恩和更高期许。

尽锐出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青海集高原地区、西部地区、贫困地区于一身,贫困覆盖面广、贫困发生率高、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四年来,青海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尽锐出战、决战决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切实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全省扶贫开发一步一个脚印,取得显著成效,不仅圆满完成了贫困人口“清零”目标,还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青海实际的扶贫开发之路。

“如今的班彦变了样,我们养起了八眉猪,做起了绣花娘,酿起了酩馏酒,办起了农家乐。”去年,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村民吕有金家的“五十镇吕有金酩馏酒作坊”产量达到了5000公斤,收入15万元。和吕有金一样,在总书记视察过的班彦村,村民们搬进了新村,改变了单一生产方式,生活从此有了保障,正在奔向小康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青海六盘山片区是我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就在其中。该县北山乡庄子沟村贫困户鲁爱华开心地说:“北山乡实施整乡搬迁项目后,我们住进了楼房。去年,一家人的收入达到几万元呢!”

已于2019年实现整体脱贫的西宁市湟中区也把“消费扶贫”作为助力群众增收的重要抓手,继续巩固脱贫成果……

进入2020年,全省42个县(市、区、行委)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四年集中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清零”。聚力攻克“三区三州”和六盘山片区深度贫困堡垒,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危旧房改造任务,贫困地区整体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今年以来,我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响鼓重锤、一鼓作气,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开展“补针点睛”专项行动,实施“九大脱贫后续巩固行动”。应对疫情影响,更是出台用工奖励、岗位补贴、到户产业补助、扶贫小额信贷延期还款等“一揽子”优惠政策,稳生产、稳就业、稳增收,全力答好脱贫攻坚“加试题”。

澜沧江畔,白云悠悠。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结多乡优美村,牧民达索是一个没有草场,没有牛羊,居无定所的贫困户,自从加入村里的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后,不仅脱了贫,每年有了近7万元的收入,还在县城购置了房子,买了汽车,抱上了孙子……达索说:“合作社就像是吸铁石一样,把大家团结在一起,只要听党话、跟党走,优美村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脱贫攻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像达索一样,青海各族群众拥有了既有品质又有品味的和谐家园,感受到了安定、踏实、有奔头,致富奔小康也更有信心和底气。

脱贫攻坚加把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青海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咬定青山不放松,决不让一个贫困户和边缘户在小康路上掉队,在雪域高原上播撒致富的种子、培育希望的原野,绘就建成小康社会厚重而温暖的底色。

齐心合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满

民生问题无小事,民生问题也无易事。在青海,改善民生不仅仅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关系人心向背的重大政治问题。

围绕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青海各地区各部门齐心合力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社保等民生工作,为群众送出了一份社会保障“民生大礼包” ——

从2020年1月1日起,我省再次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这是自2005年以来连续第16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也是继2016年之后连续第5年统一安排、同步调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总体水平继续位列西北第一。

“不想做饭了,幸福食堂里吃去吧,餐厅干净不说,饭菜好吃得很!”2019年初,为深入推进城乡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工作,西宁市“爱老幸福食堂”建设启动实施。作为打造“幸福西宁”的重要民生举措,针对辖区部分老年人“做饭难”“吃饭难”“吃饭愁”的问题,把“爱老幸福食堂”建设作为民生工程重点项目,打造有亮点、有特色的“15分钟”助餐送餐配餐服务圈,努力让老年人的晚年幸福更有保障。

草原上最美的建筑是学校。走进果洛藏族自治州民族高级中学,独具特色的高层建筑让人眼前一亮,整个学校共有九栋楼,最高的有五层,无论是学生们的食堂、宿舍,还是教学楼、办公楼等都让人心旷神怡。

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敬老院里一位无儿无女、双目失明的八十多岁的藏族老人尕藏吉,一名专门的工作人员正在认真的帮助她吃饭……

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央隆乡村民仁青措是个哮喘病患者。她说:“今年我在县医院住院将近一个月,把我这老毛病彻底地治了治,通过新农合报销一部分,看病的压力并不大。”

西宁市湟中区土门关乡上阿卡村的贫困户王尚忠,通过技能培训成为了一名焊接工人,年过五旬的他成为上班族,过上了“蓝领”的生活!

把稳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充分发挥拉面、青绣等产业带动效应,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推进城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提升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水平,加强基层疾控能力建设;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制度……这一项项不再只是写在纸上、停留在报告中,而是实实在在体现到各级党委政府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上。

这样的民生“礼物”,真正送到了群众的心坎里。美了生活、暖了人心。奔向小康生活,背后有了依靠,心里有了底气,大家信心十足,步子也迈得更加坚定。

尤其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省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打好就业“组合拳”、稳住就业“压舱石”,把稳就业放在“六稳”之首,通过全面落实稳岗援企政策、聚焦重点群体、搭建互联网就业平台等措施,把中央的要求和我省的实际结合起来,铺就了稳就业、保民生的放心路。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青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民所想,为民所谋,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决补齐民生短板,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越来越多的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省各族人民,正在不断唱响一曲曲人民美好生活的时代赞歌。(贾泓)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