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时尚 >八闽千姿:湄洲岛上的“捏海人” 正文

八闽千姿:湄洲岛上的“捏海人”

[时尚] 时间:2024-02-01 11:51:0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75次

  (八闽千姿)湄洲岛上的捏海人“捏海人”

  中新社湄洲岛6月15日电题:湄洲岛上的“捏海人”

  中新社记者林春茵

  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妈祖信俗”中,用面粉捏出的闽千上百种海鲜贡品琳琅满目,以假乱真,姿湄洲岛是捏海人妈祖祭典上最令人称奇的部分。

  在“妈祖故里”福建莆田湄洲岛,闽千擅做海鲜贡品的姿湄洲岛面塑师傅被称为“捏海人”。58岁的捏海人黄亚棋是备受邻里尊敬的海岛村医,也是闽千一位身怀绝技的捏海人,2009年成为莆田当地第一批妈祖信俗捏海人技艺传承人。姿湄洲岛

  上世纪80年代,捏海人信奉妈祖的闽千台湾渔民摇着舢板船,渡海来到湄洲岛朝圣。姿湄洲岛沉寂已久的捏海人妈祖信俗被唤醒,妈祖贡品有了迫切需求。闽千

  黄亚棋的姿湄洲岛二伯曾是岛上最后一名捏海人,却早已过世,众望就寄托在黄亚棋身上。他回忆说,当时海岛上谷物连片种植,家家户户用石磨磨面。他探索用面粉、糯米粉、蜂蜜、花生油和水上笼蒸一蒸,也能塑形,但苦于存放时间不长。

  后来,黄亚棋改而用面粉调入白乳胶、泡沫胶,作品轻盈密实,经年不坏。

  雪白的面团在黄亚棋手中左捏右旋,一条金龙鱼就跃然而出了。“这些海族在我心里有个数据库,最熟悉的那百余种简直烙在我心里。”黄亚棋说,他白天行医,凌晨两三点是最佳创作期,“天地间只有我和鱼,感觉很自在”。

  黄亚棋告诉记者,湄洲岛海产丰富,菜市场常年在售近百种海鲜。当年囊中羞涩,偶尔买回几条品种少见的当“模特”,描了又描,捏了又捏,直到海鱼被苍蝇“群起而攻之”,才依依不舍丢给鸭群加餐。

  黄亚棋自己打磨的工具也简陋到令人哑然失笑:各种规格的吸管、一把牙签、牛角或玳瑁或竹片打磨的刻刀。但足以见匠心的是,即便是一把简单竹刀,从最初的直柄到今天造型弯曲适合人体工学,背后都是他逾30年经验积累。

  一只竹片做的镊子,拉丝再现狮子鱼的须发怒张;一束竹签,戳出虾壳上的凹凸点点;大小口径不同的吸管,按压出大鱼小鱼的鳞片。最后再刷一层薄薄的防水漆,“立刻就有了水淋淋的感觉”。

  近年,湄洲祖庙推动妈祖文化出海,妈祖贡品典范也随之成为妈祖文化传播中的亮点。来找黄亚棋的海外宫庙代表很多,要么想拜师,要么向他定制一整桌“海鲜宴”。

  去年,黄亚棋就收了一位新加坡弟子。周末,他的诊所成为非遗研习基地,学员们从学捏海星入门,在他的指点下一步步“登堂入室”。

  黄亚棋在授艺的同时,也着手梳理妈祖祭典蕴含的文化内涵。他告诉记者,妈祖贡品发祥于宋代,如今基本沿袭清乾隆年间湄洲妈祖祖庙最鼎盛时期的样式定制。单单海鲜类就有114种,名目也相当有趣:鲋鱼拜母、马鲛朝圣、鲨鱼追月、刀鱼比剑……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辰前后,鱼群结队到湄洲岛浅滩排卵繁殖,渔民们宁可用面塑海鲜宴替代,也不愿意惊扰鱼群。在黄亚棋看来,这种中国渔民智慧,反映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生态文明理念。

  黄亚棋说,妈祖行医救人,立德行善,这种大爱是他作为海岛医生,作为捏海人,在妈祖文化中找到的最大共鸣。(完)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