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冷门绝学“火”起来】成都女孩想让更多人体验采耳“小舒服”

[综合] 时间:2024-05-05 07:52:0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96次

原标题:【让冷门绝学“火”起来】成都女孩想让更多人体验采耳“小舒服”

党的火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让冷人体传承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高瞻远瞩、门绝意蕴深厚的学起想让重要论断,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有启发。成都

文化是女孩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更多博大精深,验采有着几千年文化知识的舒服沉淀。其中,火四川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让冷人体川剧、门绝蜀绣、学起想让竹编、成都漆艺……古蜀文明独具魅力,女孩巴蜀文化丰富多样,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高地与精神沃土。

古人曾讲,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价值,必须要因时而谋、应时而动、顺势而为,打造更加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

今起,四川新闻网推出讲述四川传统文化传承故事专栏【让冷门绝学“火”起来】,通过系列报道对四川传统文化传承故事进行全方位传播,展现四川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让冷门的绝活“火”起来。

四川新闻网成都11月27日讯(记者 何佳欣 胡旭阳 摄影报道)提到成都,你会想到什么?麻辣的火锅,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不过成都还有一项代表特色,你有必要了解一下,那就是采耳。

采耳(受访者供图)

采耳,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掏耳朵”,兴起于民间的剃头匠,是四川特有的一种耳文化,能让人在酥痒、紧张、刺激的掏耳体验中得到最大的享受和放松,因而又有人将其称为“小舒服”。2018年,“成都采耳”被正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街头巷尾”一下子登上了“大雅之堂”。

采耳师正在采耳

顾客享受采耳过程

27日,在成都一家采耳培训学校里,成都采耳非遗传承人黄瑶整理着采耳培训资料,对她来说,“非遗+就业”不管是从传承发扬的角度,还是从促进就业的角度,都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脱贫致富的新路径。

采耳历史悠久,古人称为“小舒服”

一把老藤椅,一名手艺人,一套采耳器,一位采耳客……在成都宽窄巷子,采耳师遍布街头巷尾,随身携带的工具发出“叮叮”的响声,闻声而来的客人在藤椅上就座,一边喝茶品茗,一边享受着采耳的舒适。

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的采耳师

游客在宽窄巷子体验采耳

采耳属于三百六十行中剃头行一列,最早出现在明代,那时,采耳是达官贵人才能享受到的一种服务。明末清初,采耳流入民间,并融入到传统剃头行业。随着时代的变化,采耳又从剃头行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行当。目前,成都采耳常见于宽窄巷子、人民公园、锦里等旅游景点。

说起采耳的历史渊源,黄瑶打开了话匣子:“古人把搓澡、捏脚、采耳称作‘人生三大快活’。明代醉月子撰写的《精选雅笑》中有采耳的相关记载:亲历者身心舒坦,耳聪目慧,尘世凡事,恍若空灵,一勺一刷一铲收放自如,一推一捏一掸轻缓有道,真乃小舒服也。”

今年32岁的黄瑶出生在一个采耳世家。黄氏采耳至今已传承四代,最初由黄瑶的曾祖父黄世发起。而黄瑶的父亲黄烈华是黄氏采耳技艺第三代传承人。早年间,黄烈华遭遇生活窘境,是这门手艺让他活了下来。上世纪90年代初,黄烈华开始经商,由于其为人豪爽,勤奋有加,事业很快便小有成绩。2008年,经过多年考察,黄烈华走访成都及周边城市,聚集了30多位民间掏耳高手,组建团队,形成了一套严格规范的采耳职业操作规则。经过培训后,团队在宽窄巷子,用规范的技术、标准的形象、热情的服务向国内外游客展示这一老成都的民俗文化。

黄烈华向徒弟传授采耳经验(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如何把祖辈传下来的采耳绝技发扬光大,传承下去的愿望日渐迫切。黄烈华一直想找到合适的人,将这项优秀技艺传承下去。但采耳需要极大的耐心,作为一门非“主流”的职业,鲜有年轻人愿意学习。

黄瑶感受到了父亲的压力和无奈,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儿,2011年,她辞去原有的工作,和父亲一起,共同进行采耳的传承。

黄瑶给父亲采耳(受访者供图)

香烟里夹烟丝,这样的采耳技艺你见过吗?

在黄瑶的记忆中,父亲黄烈华长期在外采耳挣钱。“一个很难弄出来的耳结石,我爸很轻松就拿出来了,我觉得很神奇。”

起初,对于刚入门的黄瑶来说,采耳并不容易。她时常一边看父亲工作,一边琢磨,给自己采耳,耳朵经常被捅得生疼。一天,黄烈华把她叫到桌前,桌上摆着一根蜡烛、一个鸡蛋、一根香烟以及采耳需要的镊子和耳勺。

“采耳最关键的是手感,你做到这三步后,才能真正地开始采耳。”黄烈华一边说着一边向黄瑶展示,“第一步是用镊子去挑蜡芯,镊子会因烛火升温,要做到在烫手的情况下还能夹出蜡烛里的渣子;第二步,将煮熟的鸡蛋外壳轻轻敲碎,蛋壳和鸡蛋间有一层薄膜,用耳勺将鸡蛋壳去掉,而不伤及鸡蛋膜;第三步,包裹香烟丝的外壳如同耳道,能在夹丝的同时不破坏外面的那一层纸。”

落座、开灯,一把小镊子,“直捣”耳道,跟着音叉、云刀、耳勺、镊子、鹅毛棒、耳起、马尾等近20件工具齐上阵……在父亲的教导下,黄瑶日复一日地练习。凭着自身的勤奋和努力,今年她获得了成都采耳非遗传承人的称号。目前,已从业九年多的黄瑶颇为自豪地表示,因为对耳部结构了如指掌,她“闭着眼睛也能采”。实际上,由于一些客人的耳洞位置较靠内,加上一些紧贴耳膜的耳结石,凭肉眼很难看清楚,这时,也只能凭借“手上的感觉”。

采耳工具

如今,伴随时代的转变,成都采耳这一传统的民俗文化形态面临着非常尴尬的处境。记者从成都市成华区采耳文化促进会了解到,目前,从事采耳职业的人,均属各自为阵。掌握这一传统技艺的匠人年事已高,传承工作后续乏人。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采耳是社会闲杂人员做的事,他们缺乏对采耳正面的舆论导向和正确的认识。”在黄瑶心中,采耳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成都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大量民间匠人提供了工作岗位,带动经济的发展。但当今社会对采耳在民间发展的历史和它承载的文化内涵,以及它的传承与现在市场有效的对接发展,没有科学的正视和解读。

传承技艺,她办起了采耳培训学校

“作为一个手艺人,能得到顾客们的认可,那就是干这一行最大的追求了。每次看到顾客对我竖起大拇指,赞一声‘黄师傅手艺真好’,心里就美滋滋的。”黄瑶说道。

黄瑶给客人采耳(受访者供图)

为了更好地传承成都传统采耳文化,黄瑶和同样是成都采耳传承人的表哥汤亮于今年开起了采耳培训学校和采耳门店。目前,累计培训学生上千人。学员学成后,大部分都在从事采耳,在足浴养生、美容美发店里工作,手艺好的采耳匠工资比较高,可以达到上万元的月薪。

年轻采耳师

“有的学员专门从香港、韩国等地跑来学习。”采耳培训学校的老师刘军采耳已有十多年了,看到曾经被人不屑一顾的采耳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内心十分感慨。“采耳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发展一直遇‘冷’,很多人都不待见采耳这一行业,2018年以前成都没有一家专门的采耳店。如今,光我知道的春熙路周边就开了100多家。”

今年26岁的颜士杰受益于采耳培训,长期在宽窄巷子里替人采耳。每天早上九点,颜士杰就会来到工作地点“上工”。

“掏耳朵的感觉‘安逸得很’。”颜士杰介绍道,每次采耳前,他会先将所有器具用酒精消毒。采耳的时候,首先用云刀刮耳,让客人放松身体;然后换工具慢慢进入耳道,对耳道进行来回按摩,此时客人基本手脚摊开,非常享受的状态;接着立马换上耳勺和镊子,把“垃圾”清运;最后用一根特制的鹅毛棒放入耳朵,耳道沙沙作响,忽远忽近,不轻不重,让客人浑身酥软,再拿音叉敲打鹅毛棒,还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叮”声。

颜士杰是业内为数不多的年轻一代采耳技师,他一开始很抵触学习,但经过不断钻研发现这不仅仅是一门生计,更是一种门道繁多的传统技艺。“我想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爱上这门手艺。”

年轻采耳师颜士杰

“非遗+扶贫”,让传统采耳越走越远

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连续出台文件,大力推进文化扶贫,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并确定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等10个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在文旅融合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将非遗与现代商业无缝对接,是实现贫困户脱贫增收的一种扶贫模式。

“我父亲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早些年,家庭环境也十分贫困。”近年来,黄烈华、黄瑶在传承采耳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今年,乘着国家发展“非遗+扶贫”的东风,黄瑶对接上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的扶贫项目,与驻村干部商量捐款、培养成都采耳非遗传承人、免费提供就业等事项。“从非遗传承的角度来看,一些传统技艺即将淡出或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发掘、传承、保护非遗急需年轻一代加入;从扶贫效益角度来看,如果可以通过发掘非遗资源来创造效益,既可以达到精准扶贫,又可以保证稳定扶贫。”

“仙人何用闲掏耳,事事人间不耐听。”到成都不泡茶馆等于白去,泡茶馆不掏耳等于白来。对采耳越了解,黄瑶越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之丰厚,如今事业蒸蒸日上,她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有关采耳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不再让这个冷门行业继续“冷”下去,而是要让它们“热”起来。

(记者 何佳欣 胡旭阳)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