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总书记的用典智慧

[时尚] 时间:2024-04-29 13:32:5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89次

    上之为政,上之书记得下之情则治,为政不得下之情则乱|总书记的得下的用典智用典智慧④

    

      “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情则”密切联系群众的乱总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上之书记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习近平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为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9年7月9日)

    

      “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得下的用典智不得下之情则乱”,情则治语出《墨子·尚同》,情则意思是乱总为政者要充分掌握下情民意,方有可能把社会治理好,上之书记否则容易引发混乱。为政而要了解下情,得下的用典智必须踏踏实实沉下身子到民间。

    

      明代有位官员叫周忱,喜欢“入田野间,与村夫野老相语,问疾苦”。某晚,周忱路过一个村庄,见树下有村民乘凉,就主动上前攀谈。直到下属找来,村民才知面前的人竟是江南巡抚。就这样,“每坐一处,使聚而言之,惟恐其不得尽也”,周忱通过跟百姓面对面交谈,知道了当地很多实情。

    

      之后,周忱创立“平米法”、减免官田租粮,百姓负担减轻了,税赋拖欠问题也得到解决。他坚持问计于民,许多改革之策都从调研中得来。时人评价:“周文襄每有兴革,必与官吏士民反复议始行。如细布一法,召东门黄婆入行台计之,往往留语至夜分。”

    

      “得下之情”不仅可以知“稼穑之艰难”“纺绩之辛苦”,还能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历史上,商鞅“强国知十三数”、唐朝两税法等,都是深入调查后提出的治国之策。

    

      南宋官员王之望是中国古代进行大规模民意调查并以此为依据修订国家税赋政策的第一人。当时,针对田赋不均、赋税混乱等情况,南宋政府决定清丈土地、整顿赋税,推出了“经界法”,但民间对此分歧很大。王之望意识到,“以事体至重,众口不同,利害可疑,不敢以偏辞断”。于是,他开始全面摸底。

    

      王之望让属下挨家挨户走访,看看支持旧税法的有多少、支持新税法的又有多少,再汇总分析。此番摸底,总共涉及9个州、30多个县、33万余户,工程量浩大。

    

      根据调研结果,王之望修订税改方案,向朝廷递交了《论潼川路措置经界奏议》。在奏章中,他强调了各州百姓对“经界法”的不同意见:“昌荣资州怀安军四州之民愿者为多,潼川遂宁普州富顺监之民愿者为少。”这份实打实的奏章,给朝廷政策的完善提供了可靠依据。

    

    

    

      注重体察民情,提倡调查研究,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西周时,有采诗官赴各地“观风俗,知得失”,有人说《诗经》就是一份古代调查报告;《管子·问》提出数十个要“问”的题目,被认为是“最古老、最全面的社会调查提纲”;历朝历代都建立了各类巡视制度,起着下情上达的作用。

    

      跟古代相比,现在的交通通讯手段越来越发达,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技术的便捷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干部宁可坐办公室看各种数据、在网上扒材料攒调研报告,也不肯去基层沾两腿泥、站田间跟百姓唠唠嗑,这种“纸面”调研根本得不到真实的下情,在此基础上制定政策,岂能不南辕北辙?

    

      西汉刘向在《说苑·政理》中说:“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领导干部要掌握实情,必须展开亲力亲为的调查研究,自己去一线看、听、问、思,这是工作方法,也是干事作风。

    

      文/致丘

    

      海报设计/子棋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

    

      (学习小组微信公众号) 【编辑:苏亦瑜】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