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极八万里 纵横三大洋——中国极地大洋科学考察成果综述

[时尚] 时间:2024-05-05 20:05:2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15次

汹涌奔腾的海洋,孕育了无数生命;磅礴澎湃的纵横中国综述浪花,激荡着优秀文化;风雪两极、大洋大洋深海大洋的极地探索,凸显出无私无畏的科学考察中国精神。





亲切的关怀

地球的南北两极是“科学试验的圣地”,也是探极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宝库,对人类认知地球的纵横中国综述环境演变和生命过程,探索宇宙奥秘,大洋大洋有着无可估量的极地重大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作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党的成果十九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部署“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作为拓展海洋空间的探极重要领域,极地、纵横中国综述深海是大洋大洋各方合作的新疆域。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极地、大洋工作。

2013年6月,在南极仲冬节到来之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并各国南极考察站发去慰问电。慰问电指出,科学考察实践证明,南极地区已不再是游离于人类社会文明之外的神秘冰雪世界,南极地区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已成为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重要区域。开展海洋和极地考察、探索地球科学奥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014年1月,“雪龙”船救援俄罗斯客船遇冰受阻后,习近平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有关方面协调配合,指导帮助他们脱困,确保人员安全。他表示,祖国人民同他们在一起,希望他们保重身体、坚定信心、沉着应对、科学施策,争取早日平安返回。

在中国南极泰山站建成并投入使用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泰山站致信表示热烈祝贺。习近平在贺信中说,极地科学考察,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探求新的发展空间的重要领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中国南极泰山站和已经建成的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国南极昆仑站、中国北极黄河站,既是我国极地工作者开展科学考察的平台,又是我国对外科学交流的重要窗口。习近平表示,相信在广大极地工作者辛勤努力下,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一定能够为造福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成绩。

在极地考察30周年之际,2014年11月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澳大利亚期间,向两国科考人员表示慰问。习近平指出,南极科学考察意义重大,是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中国开展南极科考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了贡献,30年来,中澳两国科考人员开展了全面深入合作。中方愿意继续同澳方及国际社会一道,更好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随后,习近平前往码头,登上“雪龙”船,参观了中国极地考察30周年图片展。

习近平总书记对极地工作的关心和指导为我国推动极地事业发展鼓励了干劲,引领了方向。

21世纪以后,各国都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纷纷将目光投向海洋。开发认识深海需要不同的海洋装备,载人潜水器是重要的考察深海装备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和支持我国载人潜水器的研发。在2012年我国第一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获得7000米海试成功之后,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5月17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载人深潜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胜利完成蛟龙号载人深潜海试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勉励大家团结拼搏、开拓奋进,推动我国海洋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更大成绩。

在我国万米载人深潜处于最关键的时刻,2018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设在三亚市的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看望科技人员和考察科技创新情况。他指出,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十分辽阔。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于2020年11月28日胜利返航。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致以热烈祝贺,向所有致力于深海装备研发、深渊科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问候。习近平希望所有致力于深海装备研发、深渊科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继续弘扬科学精神,勇攀深海科技高峰,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为人类认识、保护、开发海洋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载人深潜研制的关心和指导,为我国载人深潜的成功注入强大的动力,为我国开展深海探索指明了方向。





纵横八万里

1984年10月8日,我国第一支南极考察队成立。邓小平同志在考察队出发前,挥笔写下“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吹响了“向南极进军”的号角!

图片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出征,第三次谱写“双龙”探极新篇章。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供图

1984年11月20日,591名勇士奔赴万里之遥的南极,开展我国首次南极考察。历经40天的海上漂泊,考察队登上乔治王岛西部的菲尔德斯半岛,第一次将五星红旗插在了南极洲。科考队员随即顶风冒雪、奋战27昼夜,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

南极广袤无垠的白色大地上,从此年年闪烁着中国人忙碌的身影。

就1400万平方公里的南极大陆来说,仅仅在西南极南极圈附近开展考察,还远远不够。长城站建成后,中国开始谋划在南极圈内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建立第二个南极考察站。

1988年11月20日,中国第五次南极考察队肩负建设中山站的光荣使命出征东南极。当五星红旗在90多天后建成的中山站上空升起时,116名队员无不流下激动的泪水,面向北方,遥望祖国,高喊:“五星红旗已在南极上空飘扬!”

从那年起,考察队员留守中山站越冬。孤独和寒冷考验着他们的意志和精神、决心与能力……持续至今。

南极内陆的极点、冰点、磁点和高点最具科学研究价值。彼时,美国在极点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俄罗斯在冰点建立了东方站,法国与意大利在磁点联合建立了迪蒙迪维尔站。只有高点无人问津,因为那里被称为“人类不可接近之极”。随着中山站的建成,我国逐步开展了进军南极内陆腹地的新探索、新征程。

无人到达,新的地域,新的领域,中国人一次次向深远处挺进。第一次进入南极内陆,深入冰盖300公里;第二次进入南极内陆,挺进冰盖近500公里;第三次进入南极内陆,驶入冰盖1100余公里……

进入21世纪,极地考察步入发展快车道,船舶、飞机、雪地车,电话、网络、新站区,不论是交通工具,还是通信工具,装备技术水平都得到大力提升。在内陆开展科学考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登顶南极冰盖最高点,建立考察站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

2004年12月12日,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13名队员驾驶4辆雪地车,拉着100多吨的物资,开始了中国第4次南极内陆考察。他们克服了高寒、缺氧、运输等种种困难,经过近40天的艰苦跋涉,找到了南极冰盖最高点、海拔4093米的冰穹 A。“人类不可接近之极”首次留下人类的足迹、中国人的足迹。

疲惫、寒冷、激动并夹杂着幸福的队员们情不自禁流下百感交集的泪水:“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2008年12月18日,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28名内陆队员驾驶着8辆雪地车,再一次向冰穹A进发,他们要在冰穹 A区域仅有20多天的时间窗口的情况下,建成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

在冰天雪地之间,队员们20天日夜兼程、深入内陆1200多公里,20天焚膏继晷、战冰斗雪建设站区,终于在2009年1月27日,建成了我国第一座、世界第六座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昆仑站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南极考察实现了从南极大陆的边缘地区向南极内陆关键地区的历史性跨越。

5年后,中国南极泰山站建成竣工,成为中山站和昆仑站之间的中转枢纽站。又过了4年,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队在西南极罗斯海恩克斯堡岛,为第5座南极考察站破土奠基。

2017年5月,第四十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在北京开幕。中国自1983年加入《南极条约》、1985年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以来,首次担任东道国。在会上,我国提出了南极“绿色考察”倡议,首次发布了白皮书性质的南极事业发展报告——《中国的南极事业》。

在南极考察事业全面展开之际,我国北极考察也并行开展。

地处北半球的中国,是环北极8个国家以外距离北极最近的国家,受到北极环境、气候的影响。北极的事务,中国应当有发言权。

1999年7月1日,“雪龙”号极地考察船鸣笛起航,奔赴北极执行首次科学考察任务。首次北极考察成果丰硕,采集了大量数据资料,获得了对北极的直接认识。

5年后,在各方积极努力下,中国北极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投入使用。

2018年2月7日,我国在冰岛建成中国-冰岛联合极光观测台(后更名为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为两国开展极光物理合作提供研究用大型综合性观测设施,有助填补中国夜侧极光观测的空白。同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北极政策方面的第一部白皮书——《中国的北极政策》,介绍了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政策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主张。

2019年10月,在自然资源部党组领导下,中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首航南极,开启了“双龙探极”的新时代。

筚路蓝缕虽困苦,初心不改乃从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中国极地考察一步一个脚印地砥砺前行,现已拥有南北极6个考察站以及破冰船队、雪地车队、固定翼飞机,进入全面考察的立体时代。

近40年来,我国极地法治化水平稳步提升,制定并实施了极地有关规划,有序推动国家南极立法;在南极,持续开展基础科学研究,海洋生态、冰盖稳定性等许多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成果,一些领域研究水平世界领先,赴南极旅游人数由世界第十位跃升至第二位,陆续担任了《南极条约》协商国、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成员国、国家南极局局长理事会创始成员等重要角色和职务;在北极,北极航道和资源开发利用取得重大成果,截至2022年,完成了56个航次的北极东北航道商业利用。国家南、北极观测监测网已初步建成。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