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知识 >打造人水和谐“宜居之城” 正文

打造人水和谐“宜居之城”

[知识] 时间:2024-04-29 21:48:5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62次

    龙绣街进行海绵示范段建设、宜居之城龙前街进行海绵化道路改造、打造龙湾大街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初冬时节,人水行走在葫芦岛市的和谐大街小巷,海绵城市建设的宜居之城“热浪”席卷着城市的每个角落,随处可见的打造工程和项目,诠释着葫芦岛建设海绵城市的人水决心与信心。

    

      自今年5月成功入选国家“十四五”第三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以来,和谐葫芦岛市聚焦源头减排、宜居之城排水设施、打造海绵型水系、人水智慧建设等七大类87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和谐扎实推进海绵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宜居之城

    

      日前,打造葫芦岛制定《葫芦岛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方案》,人水力争到2025年实现建成区易涝积水点全面消除,建成区50%面积达到20年一遇内涝防治标准,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显著提升;雨水资源化利用达到2.6万吨/年,保障黑臭水体“长制久清”。

    

      高效推进

    

      打造海绵城市建设样板

    

      走在葫芦岛龙绣街海绵城市建设示范段,街边的绿化树丛和整洁的砖体小道令人赏心悦目。“这些路砖和树丛看起来普通,但在设计和建设中融入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葫芦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今年9月,葫芦岛市在龙绣街中段开展海绵城市示范段建设,实施透水铺装450平方米,新建3座下沉式生态树池。“在道路改造中,我们采用‘环保透水砖’开展道路硬化铺装,同时在路面铺装设计、渗水层基础和雨水分流设计上下功夫。”葫芦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建科科长张雷介绍,改造完成的路面,能有效避免“雨污水”溢流污染,还能有效削减路面径流,缓解城市内涝,全面发挥海绵城市截留、净化雨水的作用,让城市道路成为方便群众通行的“环保民心路”和“会呼吸的海绵城市生态路”。

    

      通过示范段建设打造样板,海绵城市建设已在葫芦岛市全面铺开。

    

      葫芦岛市以项目化、工程化、清单化思维推进海绵示范城市创建。对城区连山河、五里河、茨山河、月亮河进行全流域勘察设计,深化综合整治方案,让海绵城市理念与防洪工程建设、景观节点设计、百姓生活品质提升等深入融合。以流域治理为基础,构建“截、蓄、疏、排”相结合的洪涝统筹韧性体系,通过拦截山洪,减少外水入城,整治通道疏通排水路径,一点一策提升城市排涝设施能力。

    

      统筹谋划

    

      厘清海绵城市建设思路

    

      对于海绵城市建设,葫芦岛市谋划已久,早在2016年就启动海绵城市建设,先后开展三河综合治理、雨污分流、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海绵型新建小区创建等27项工程,在有效减少历史积水点、提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的同时,为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申报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成功入选国家“十四五”第三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后,葫芦岛市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专门成立9个推进组和1个综合协调办公室,形成“9+1”推进机制,抽调精干力量,实施集中办公,合力攻坚海绵示范城市建设。同时,坚持“走出去”学经验与“请进来”作指导相结合,第一时间组队赴海绵示范城市创建先进地区,系统学习项目运作、资金保障、建设管控等经验;邀请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中规院、省市政院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培训,进一步厘清海绵示范城市建设的方向、目标,即坚持“洪涝共治、新老共建、山水共融” 建设理念,采取“海绵建设+城市更新+城市管理+城市运维”创建模式,将海绵城市建设与老旧小区改造、流域治理、道路升级、公园广场提升等城市更新项目紧密结合,打造蓝绿交织、山海融城、安全韧性的宜居智慧葫芦岛。

    

      葫芦岛市还制定出台《葫芦岛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管理规定》等文件,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规范化管理,探索建立项目谋划争取、资金筹措分配等工作机制,使海绵城市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目标清晰

    

      打造生态宜居幸福城

    

      葫芦岛市深度谋划87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动态梳理补充项目,列出时间表、拉出进度条,在未来葫芦岛市所有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里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新建城区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老城区因地制宜逐步进行海绵化改造,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为突破口,推进区域整体治理。通过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停车场、广场等扩大使用透水铺装,建设海绵型道路与广场;实施雨污分流,控制初期雨水污染,实现清污分离。

    

      建设海绵型公园和绿地,通过建设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等措施,提升公园和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能,消纳自身雨水,并为蓄滞周边区域雨水提供空间。

    

      保护和恢复城市坑塘、河湖、湿地等水体自然形态,恢复和保持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逐步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强河道系统整治,因势利导改造渠化河道,重塑健康自然的弯曲河岸线,恢复自然深潭浅滩和泛洪漫滩,实施生态修复,营造多样性生物生存环境。

    

      “通过内涝综合治理、海绵化道路改造及雨污分流改造,水公园和下沉式绿地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建成区雨污分流比例可由42%提升至61%,城区排水能力明显提升。”葫芦岛市主要领导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在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基础上,构建生态宜居的良好环境,使百姓生活更具获得感和舒适感。

    

    

    

    责任编辑:洪洋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