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时尚 >云南陆良:红色老区催开金色梦 正文

云南陆良:红色老区催开金色梦

[时尚] 时间:2024-04-30 00:38:0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68次

陆良县临时人民政府旧址

  在滇东大地,云南云南第一平坝陆良不仅以其交通、陆良老区气候、红色地势等优势获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催开成就,还以其重要的金色战略区位承载了一段光荣而沉甸的红色革命史。

  龙海革命老区位于陆良县城东面的云南山区,主要涵盖龙海乡和活水乡。陆良老区解放战争中,红色这里是催开由中共云南省工委直接领导、陆良地下党组织创建的金色一块较早的革命根据地,也是云南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三支队诞生的摇篮。

  如今,陆良老区这里留存有雨古协定纪念碑、红色小寨革命历史纪念馆、催开朱家壁纪念碑、金色陆良县临时人民政府旧址、陆良县后方医院遗址等革命遗存。

  一直以来,陆良供电部门以满足革命老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电力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力推进当地电网建设,提高供电服务水平,有力有效地助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谱写了一个个村民致富的金色梦和生态保护的绿色梦。

  红色的历史

  回溯云南的解放事业,陆良龙海、活水两乡是抹不开的一笔。

  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三支队在这里诞生,第一块游击根据地在这里开辟,地处沙锅村的陆良县临时人民政府一度领导着陆良、曲靖、沾益、平彝(富源)、罗平、师宗、马龙7县的游击革命战争;陆良县后方医院承担着医治周边区域革命战争负伤战士的使命。

  曾经,这里的革命如火如荼,演绎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智斗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历史故事,承载了军民团结、党和人民心连心的美好事迹。

  在小寨村,军爱民、民拥军,党群团结如一人的历史真真实实地在小村庄上演。人口不多的小村子,一度主动支援了4000多人的革命队伍。

  金色的梦

  龙海、活水是陆良县最偏远的两个乡镇,这里海拔高、气候凉,缺水、干旱等问题突出。长期以来,当地村民主要以种植烤烟蔬菜,养殖猪、羊等牲畜发展致富。

  在老区一路走来的发展历程中,电力充分发挥“先行官”的作用。“十三五”以来,南方电网云南曲靖陆良供电局共在陆良龙海革命老区投资6229万元,用以改造升级当地电网;“十四五”期间,计划投入资金3996万元,主要用于对两个乡镇10kV老旧线路进行全面改造、对35千伏双箐口变电站增容改造、对隐患、缺陷进行治理,同时进行低压户表改造、智能交费业务的推广和深化应用等,全面提升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率,更好满足老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电力需求。特别是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为解决一户人家的用电问题,投资数十万元,架设10余棵电杆的情况。

  在新台子村,400多户人家一度面临饮水难问题,种在地里的庄稼种子常年要等天降雨才能发芽。

  在电力部门的支持下,村里开挖了一口300米深的机井。如今,井里每小时出水200方,不仅彻底解决了饮水难问题,还为周边一万多亩土地提供了灌溉用水。

  “如此大的产业,主要靠电力支撑,家里钢磨、粉糠机、扎草机等一应俱全,省下的劳力不可估计。”村民段耀青靠着机井,在家搞起了酿酒的产业。如今,每年酿销酒水15吨,养了20多头猪、100多只羊,还栽种了20亩烤烟,每年纯收入20多万。

  上老虎箐村的杨德方因着机井抽水的便利,在新台子村后的山坡上租了300多亩土地,用水管将水抽到地里,种植蔬菜。市场不仅包括昆明、玉溪等省内城市,还开拓至重庆、湖北,年均营业收入80多万元。

  “对烤烟而言,电烤房就是转折点,不仅容量大、烤的烟叶多,安全,最重要的时,能够通过电脑板精准调节湿度温度,同样数量的烟叶,电烤房烤出来的,价格比土烤房烤的,要多卖一个倍还不止。”沙锅村的33岁的张梁静以烤烟种植为主,每年种40亩,加上他在村里跑大车的收入,年均有30多万。

  变绿的青山

  这些年来,让陆良闻名的不只是其“滇东明珠”的美誉、云南第一平坝的优势、美丽神奇的彩色沙林和悠久绚烂的历史,还有其闻名遐迩的“陆良八老”。

  “陆良八老”是龙海革命老区的8位普通的农村老人,他们用三十余年的时间,建成7400亩林场,带动群众累计植树造林13.6万亩,最后又无偿捐献给了国家。

  上世纪80年代末,大队民兵营长王小苗在带领民兵上花木山训练打靶时,发现偌大的山上,竟找不到一棵挂得上靶的树。

  回到村后,在取得大队的同意后,王小苗动员组织王德映、王云芳、王家德、王开和、王家云、王家寿、王长取等7人,进山种树。

  种树的历程异常艰难,花木山平均海拔2300米,属高寒山区,还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八老”凭借着一身蛮力和简陋的工具,凿石挖坑,几乎三五天就要用坏一把锄头。

  他们住的,是由八人亲手建造的简易工棚或山洞,碰上冬天雨雪天气,他们只能裹着一床单薄的被子,紧紧挤在一起,互相取暖。

  种好树后,他们还继续看护着森林,一守就是19年。

  “我们造林之所以能够成功,电力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87岁的王德映深有感触地说,随着各种生产生活电器进入一家一户,村民再不用到山上砍树了。“现在,即便有因冰雪倒在林里的树木,都没人去捡。森林茂盛的背后,离不开电力部门的努力。”

  云南网通讯员 杜明彦 保石金 王薇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