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历史会说话VII书画传习录⑦】谢无量:颇具争议的书法家!孩儿体竟被批“丑书”

[娱乐] 时间:2024-05-05 22:30:5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91次

原标题:【冷历史会说话VII书画传习录⑦】谢无量:颇具争议的丑书书法家!孩儿体竟被批“丑书”

笔墨纸砚,冷历四宝汇聚,史会说话I书诠释东方雅韵;

宗师巨匠,画传孩儿薪火相传,习录⑦谢赓续中华文脉;

书画遗迹,无量古韵留香,颇具镌刻千载荣光。争议

以“文化传承 强国有我”为主题的体竟第二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已经启动,中国书画传习热潮正澎湃。被批

5月22日起,丑书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推出《冷历史会说话第七季:书画传习录》,冷历带你走近文房四宝、史会说话I书书画大咖及文化遗迹,画传孩儿通过预告视频+音频+海报的习录⑦谢呈现形式,看到一个“笔尖上的四川”,一起谛听天府文脉传承与发展的足音!

今天我们将要讲述的是“书画名家篇”:谢无量:史上颇具争议的书法家!孩儿体竟被批“丑书”

你听说过这样一位名人吗?他是四川人,曾入选20世纪10大杰出书法家,名字在学界如雷贯耳,作品风格独树一帜,但也因此在书坛上饱受争议,有人说他的字毫无章法可言,是不折不扣的“丑书”!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谢无量。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谢无量的故事。

1884年,谢无量出生在四川乐至县,原名谢蒙,后易名谢沉,字无量。

谢无量一生的经历特别丰富,翻开他的履历发现,1901年,他与李叔同、黄炎培等人一起进入南洋公学,和章太炎、邹容、章士钊是朋友,同时还给当时办得特别红火的《苏报》撰稿。清末任成都存古学堂监督。民国初期,还在孙中山大本营任孙中山先生秘书长、参议长、黄埔军校教官等职。1949年后,历任四川博物院前身的川西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务。

能担任这么多“含金量极高”的职务,足以说明谢无量学识的渊博,他的研究范围覆盖了文学、史学、哲学、经学等众多领域,除此之外,他还是位出了名的书法家,他的“孩儿体”取各家之长,就像把历代名家碑帖的妙处全部放进一个炉子里练就而成,运笔如行云流水,率性洒脱,天趣盎然,既有汉魏碑的刚健,又有晋唐帖的秀媚,可以说,在书法创作的个人风格上,他是独一份。

风格如此独树一帜,自然也会招人评论,虽然谢无量从不以书法家自居,但他书法的名声早已传到坊间。“孩儿体”刚开始有褒有贬,莫衷一是,喜欢他的说他的字返璞归真,超逸不凡;不喜欢他的一些书坛老先生,却一致认为他的书法缺乏传统功力,简直就是“丑书”。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咱也不是专门研究书法的,也不知道这谢无量的“孩儿体”,到底是美是丑?首先,咱们来看看其他名家是怎么评价的。

大半生居住湖北的川籍书法家、古典诗词学家吴丈蜀先生,曾对人说,当代书家他最佩服的有两个人,一是于右任,一是谢无量。他说:“我的字跟谢无量的字有明显的不同,我是中锋多,谢无量多用侧锋,他是帖学,但是都是一个路子,追求意趣,追求神韵,这是最高的追求。”

而书法家于右任也对他的作品赞赏有加,说他是“干柴体”,“笔挟元气,风骨苍润,韵余于笔,我自愧弗如”。

从诸多特点和评价上看,谢无量对书法有着独到的认识和理解,基于此,他的书法不仅不是“丑书”,反而表现力更强。

此外,据说有段时间,谢无量写字还有个怪癖,那就是不爱盖印,下款往往写“梓潼谢无量”,有时只写“谢无量”三字。有人对他说:“写字写画不盖印在作者名下,就好像美人有目无眉,大欠姿态了。”他却说:“字画如果要用印章来证明它的真伪,或用来增加它的优美,本身就有问题了。”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谢无量本人就像他的书法一样天性自然,无拘无束,他的才学、天分、性情、修养,都自然地流淌在“孩儿体”之中。

下期节目我们将为您讲述“书画名家篇”——赵熙:融百家书法为一体 川内名山皆有其书迹

5月22日起,《冷历史会说话第七季——书画传习录》开启,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客户端、喜马拉雅邀您走进书画艺术的“前世今生”,一起谛听天府文脉传承与发展的足音!

策划:楚彦 唐明 陈浩 侯敬文 蒋娜

文字:赵梓君

录音:李坤(四川传媒学院)

指导教师:李梦洁(四川传媒学院)、李赵卓

音频剪辑:李清燕

封面设计:何如冰

资料:唐林《四川美术史》及相关文章、川观新闻、网络

往期精彩

【冷历史会说话VII书画传习录⑥】超燃逆风翻盘,他是如何从“沪漂”逆袭成“画学博士”

【冷历史会说话VII书画传习录⑤】石恪:放着画院编制不要,一心要回四川老家的讽刺画大神

【冷历史会说话VII书画传习录④】失而复得的非遗!被誉为“中国彩砚”的苴却砚曾两度失传

【冷历史会说话VII书画传习录③】纸里藏“版权” ,张大千的私人定制让这项非遗声名鹊起

【冷历史会说话VII书画传习录②】能“pk”徽墨, 让“一代诗宗”杨万里写诗留念的川墨有何来头?

【冷历史会说话VII书画传习录①】隐于市的“非遗”!看似不起眼的笔店,竟有200多年历史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