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做赤潮“消防员”!应对有害藻华 赤潮“消防员”研发出改性黏土技术

[百科] 时间:2024-04-27 21:53:2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94次

  应对有害藻华,消防员研发出改性黏土技术

  俞志明 愿做赤潮“消防员”(自然之子)

  本报记者 王 沛

  春潮涌动,愿做应对有害研碧浪拍岸,赤潮赤潮出改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南海路7号的藻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面海而立,今年60岁的性黏俞志明已经在这里工作了近30年。

  海洋所会议室内,土技一个匆匆的消防员身影微笑着迎面而来,这就是愿做应对有害研大家口中的俞老师。

  俞志明是赤潮赤潮出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从事近海富营养化、藻华有害赤潮治理等研究。性黏“我是土技青岛人,从小在海边长大,消防员进入这个研究领域后,愿做应对有害研更是赤潮赤潮出改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俞志明言语不多,谈到自己的研究,才打开了话匣子。

  发明赤潮应急处置的有效“灭火器”

  赤潮,又被称为有害藻华,因水体中微型生物异常增殖或聚集,导致生态系统破坏、水质恶化。赤潮跟火灾一样,具有突发性,需要进行应急处置。俞志明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研究赤潮的应急处置方法。

  “赤潮原本是海洋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是在人类活动干扰下,变成近海生态系统不断退化的信号,是一种生态灾害,一旦发生,应迅速处置,减少损失。”俞志明说。

  上世纪70年代,日本提出了使用天然黏土治理赤潮的方法,但该方法一直存在效率低、用量大、淤积重等问题,限制了大规模应用。

  俞志明经过多次实验,发现高岭土效果优于蒙脱土,然而虽然有了结果,原因却迟迟没有找到。

  “反复的失败甚至让我怀疑是不是自己做错了,停下来,再思考,但是只要有一点点进步,我都要坚持下去。”那时候,他在自我怀疑和重振信心之间徘徊,咬紧牙关,终于在黏土颗粒表面电离子性质上找到了突破口。

  此后,他带着团队“穷追不舍”,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黏土表面改性理论,用人工手段强制改变天然黏土的表面性质,研发出更高效的赤潮治理材料——改性黏土。天然黏土经表面改性后,絮凝能力增强,可使赤潮生物大量沉降、死亡。同时,改性黏土还能抑制残留赤潮藻细胞的繁殖和生长,避免赤潮再次暴发。

  俞志明发明的改性黏土材料,治理效率大大提高,现场用量从原来每平方公里100—400吨,降低至4—10吨。同时,他还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了配套的喷洒装备,实现了赤潮治理作业的自动化。近年来,俞志明已经带着该技术在我国沿海7个省市、20多个水域应用,成为目前赤潮应急处置的有效“灭火器”。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