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热点] 时间:2024-04-29 14:08:0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76次
  中评社北京1月30日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是产业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基础进制集群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再造造业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创新引领、工程协同发展的打造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首要子系统,是批先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和重要支撑。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指出,实施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产业做好顶层设计,基础进制集群明确工程重点,再造造业分类组织实施,工程增强自主能力。打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批先要健全体制机制,实施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这意味着中国要通过产业基础再造,打破对传统的经济发展路径的依赖,这既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工程,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  产业基础再造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工程  经济日报发表中国社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文章表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当前中国经济运行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其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这主要表现在供给和需求的失衡、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失衡,特别是实体经济供给质量不高、有效供给不足、无效供给过剩。从产业看,一方面,钢铁、石化、建材等行业的低水平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存在大量的“僵尸企业”;另一方面,高端产业发展不够和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占有不足,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水平不高,关键装备、核心零部件和基础软件等严重依赖进口,高品质、个性化、高复杂性、高附加值的产品供给不足。近年来,面对这些突出问题,通过“破”“立”“降”,我们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方面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但需要进一步巩固。要看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尤其是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成为制约中国工业发展的最大短板,“工业四基”——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自主化程度低,关键共性技术缺失,产品质量和可靠性难以满足需要,包括试验验证、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信息服务等在内的基础服务体系不完善,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基础软件、操作系统、计算机算法等现代产业的核心基础更是主要依赖国外。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无论是从补产业短板角度看,还是从大力培育新动能、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活力角度看,无论是从提高产业链高级化和现代化水平的角度看,还是从提高供给对需求适应性的角度看,以“工业四基”和基础软件、操作系统等为核心的产业基础能力不能适应产业发展和需求侧变化的问题已成为供给侧的突出矛盾。中央提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实质上是抓住了这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再造”意味着这项工程的任务艰巨,更意味着要寻求更加“革命性”的变化。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更多地是依靠庞大的市场规模、后发模仿创新的技术源泉、要素低成本供给等比较优势,这种发展路径是一种后发赶超的“快车道”,但天然带来产业基础能力积累过程的缺乏。当前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这种产业基础能力的短板严重制约了中国产业链高级化和现代化水平提升,阻碍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这种后发赶超路径具有自增强的“锁定效应”,只有打破这种路径依赖才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再造”产业基础能力。要从重视应用研究转向更加重视基础研究,从强调模仿创新转向更加强调原始创新,从鼓励迭代性技术创新转向更加鼓励颠覆性技术创新。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具有艰巨性、长期性和系统性,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攻破的重要课题。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再造中国的产业基础  文章介绍,所谓经济体系,是指各类经济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按照一定的体制机制运行的经济系统,可以划分为生产、流通、消费和分配等相互关联的各个环节以及产业、区域和城乡等相互作用的各种子系统。产业体系是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生产供给功能。中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所要求的产业体系具有创新引领,以及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特征。中国现有的产业基础能力还无法适应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的要求,制约了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进而也难以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这一方面表现为中国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存在短板,另一方面还表现为实体经济供给质量不高、经济协同性不够等问题。因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通过再造产业基础来支撑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实际上,中央早就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无论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还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要求大幅度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因此,推进产业基础再造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  总的来看,着眼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中国推进产业基础再造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补齐中国产业基础“短板”,包括大幅度提高“工业四基”能力,以及极大改善产业发展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标准、计量、认证和检验检测)、配套能力、制度环境和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而纠正实体经济内部结构失衡、提高实体经济供给质量。对于中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快速推进工业化进程,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很多工业基础都不牢固,需要通过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彻底强化这类产业基础,从而提高产业高级化、合理化水平,进而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另一方面,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全面强化以工业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为核心内容的现代信息产业的基础能力,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撑产业体系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最终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