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探索 >时空对话第2集 老舍《滇行短记》 正文

时空对话第2集 老舍《滇行短记》

[探索] 时间:2024-04-29 10:40:1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34次

听岁月独白 与时空对话

忆昆明往昔 品古滇新韵

《时空对话》 第二集

《滇行短记》

老舍

在讲解模式要点时

老师特别强调

需要的时空是

不同年龄、不同地域、对话第集滇行短记不同职业路人的老舍朗读

普通话标不标准不重要

南腔北调的方言更好

甚至有读错漏之处也无妨

突出随机和接地气的感觉

这类似新闻街采的方式

对同学们与人交流的能力是个极大考验

素材量要够才能保障后期剪辑出彩

最终成片

验证了老师之前的预测

按照提前策划的执行

效果都不错

很多老昆明人

都有过从篆塘乘船沿大观河去大观楼和西山

甚至去白渔口和昆阳的经历

现在这条市区里的水道上

已经没有了游船

老舍见过的滇池水面也小了很多

 

 

  拍摄 

  韩若彤 邢起连 张艳

  剪辑 

  韩若彤 洪方雯 邢起连 张艳

  指导老师  

  周康梁

创作小组工作照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昆明翠湖边有条靛花巷,时空巷名的对话第集滇行短记由来是过去巷内有户人家以制染料而闻名三迤。联大时期的老舍靛花巷三号青园学舍楼曾先后住有研院史语所和北大文研所。

  1941年8月老舍应时任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的时空教授罗常培和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之邀由重庆来到昆明养病,就居住在靛花巷。对话第集滇行短记

  这位人民艺术家的老舍《滇行短记》《老舍自传》等经典作品都记录了在先生昆明生活的美好回忆,《时空对话》第二期我们来到原本老舍先生笔下描绘的时空靛花巷、翠湖以及大观楼,对话第集滇行短记探寻今天的老舍朗读者对于今夕变化感叹以及对老昆明的记忆。

在老舍心目中

昆明是桃花源般的存在

某些在心中欠缺良久的东西

终于在此处得到了归乡似的偿还

当对话跨越时空

我们好像更能感受到

旧时的老昆明韵味

见证昆明历史的缩影

  扩展阅读

  老舍

  (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对话第集滇行短记另有笔名絜青、老舍鸿来、非我等。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1966年8月24日,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节选自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0%81%E8%88%8D/193756?fr=aladdin

  老舍与昆明

  老舍是在1941年8月26日早晨飞抵昆明的,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踏上云南的土地。当时老舍的身份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总务部主任,此次来昆明主要是受西南联大的邀请讲学;其次是接受朋友们的劝嘱,顺便来昆明养养他的贫血、头晕病。

  在云南,老舍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昆明渡过的,约有两月余。其他地方,他只匆匆来回了一趟大理。在这段日子里,访友、演讲、写作、游玩成了他最主要的活动内容。

  应该说,云南之行给老舍所带来的收获是出乎他意料之外的。已多年未曾谋面的老朋友的意外重逢,云南人对他的到来与演讲所表示出的无比热忱,云南的养人气候都让他惊喜连连,震撼不已。因为心情不错,再加上昆明良好的天气,在离开云南时,老舍的病情缓解了许多。同时,他也完成了剧作《大地龙蛇》。

  老舍在昆明期间,先是随罗常培居于青云街靛花巷3号罗宅之内,后因罗常培生病,须到乡下休养,又随其迁往离城约20里的北郊龙泉镇的龙头村居住。

  摘录自 //blog.sina.com.cn/s/blog_629757ef0101gsfk.html

  相关链接:

  《时空对话》第一集《翠湖心影》: 忆昆明往昔 品古滇新韵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