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关键词解锁外国人眼中的北京冬奥

[综合] 时间:2024-04-30 03:35:5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29次

央广网北京1月21日消息 snowflakes in bloom,个关 the world turns free and pure……门还没有完全打开,歌声抢先挤了进来。键词解锁紧随着,外国一位个子很高,人眼身穿印有北京冬奥logo的北京运动服,身材纤瘦,冬奥鼻梁高挺的个关白皮肤大男孩阔步走进采访间,径直坐在离记者最近的键词解锁位置上。金色的外国头发在额前蓬松翘起,一副红色耳机趴在头顶,人眼一口中国话却很地道。北京这是冬奥马丁,英国和塞尔维亚混血,个关九岁就来到中国,键词解锁现在是外国北京大学一年级学生,还有一个身份是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外籍演职人员。

他进门时哼唱的就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仪式推广歌曲《致敬勇士》中的片段。采访的前一天,他和其他留学生小伙伴们刚刚结束这首歌的MV拍摄。

北京大学参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学生演员合影(央广网发 北京大学供图)

同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外籍演职人员之一,来自俄罗斯的爱丽克斯告诉记者,北京冬奥会就像是一场文化文明的盛宴,汇聚世界人民,各种文化文明在这里交流互鉴,共谋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优路径。

团结——这是一场冰雪奥运,更是一场团结奥运

如果要用一个关键词为北京冬奥做个标签,马丁和爱丽克斯首先想到的就是团结。

素来热爱冰球的马丁兴奋地同记者比划,如果想在冰球比赛中获得胜利,必须依靠团队的相互协作,队友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密切配合。马丁觉得这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可贵的品质,他享受在冰球比赛中体会这种彼此团结的精神,尽管他的冰上功夫还不是很好,就在不久前的一次滑冰活动中还差点儿摔断自己的左腿。

马丁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央广网记者 高艺宁 摄)

参加冬奥会开幕式表演训练的几个月里,马丁和其他的小伙伴们克服语言不同、文化不同、习惯不同等各种差异,共同聚集在鸟巢文化中心。他们相互督促,相互帮助,只为迈出整齐的步伐,唱出和谐的音符,为北京冬奥献上一次完美的开幕式。我们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就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无论是我们的节目或者冬奥会本身,都凝结了我们团结一心的精神。马丁和爱丽克斯相互给了一个深深的点头。

与马丁对冰雪运动充满新奇的热爱不同,爱丽克斯来自西伯利亚,从小就是在冰雪上滑行的公主,她对于冰雪运动似乎有着来自基因里的热情。其实,自2019年北京冬奥会官网公开招募志愿者时,她就第一时间报名了,可惜没有通过。2021年意外被学校推荐参与开幕会表演,爱丽克斯说她当时简直激动坏了,现在想想还是很不可思议。

相比往届,2022北京冬奥会一个重要的亮点就是在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之后新增更团结这一关键词。

在参与北京冬奥的过程中,爱丽克斯对此深有体会。记得有一次训练,当天是一位来自北京语言大学的同学生日,有人知道后就开始为寿星唱起了生日歌,第一句还没唱完,大家纷纷加入,歌声响彻整个鸟巢,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还分别用自己的母语依次唱响祝福。原本冰冷、空荡的场馆瞬间热烈、温暖起来,让我一下子感受到北京冬奥会所特别强调的‘更团结’这一精神内涵,这是一场冰雪奥运,更是一场团结奥运!

在记者问到最喜爱的冬奥会运动员时,爱丽克斯脱口而出谷爱凌,我在她身上看到了奥林匹克精神,她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为国争荣,不断在困难中站起,在冰雪中盛开的笑容美丽而有力量,让人钦佩。

爱丽克斯的弟弟就是一名冰球运动员,在参加冬奥会开幕式表演训练之余,爱丽克斯一有空就会给弟弟分享北京冬奥会相关的照片和视频。就在上周,她刚去王府井的冬奥官方店买了冰墩墩的冰箱贴和钥匙链要送给弟弟。

弟弟说,他希望以后能来中国从事冰雪运动相关的事业。对此,爱丽克斯和家人都充满期待。

爱丽克斯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央广网记者 高艺宁 摄)

科技——这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一次科技盛宴。

此次北京冬奥会中科技的精彩呈现也让我叹为观止。这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一次科技盛宴。来自土库曼斯坦的撒普尔是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系20级博士留学生,师从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北京能源学会会长张信荣,其课题组以零上人工造雪技术助力2022北京冬奥会。

撒普尔在国家速滑馆(央广网发 北京大学供图)

据悉,2022北京冬奥会在国家速滑馆首次实现利用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跨临界直膨全热回收方式进行制冰。张信荣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环保的制冰技术,碳排放值趋近于零,且制冰能效大幅提升。

撒普尔从2020年入学北大之前就跟随导师张信荣多次参观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能源科技设计与应用,对于如何实现100%绿能、实现零上造雪储雪充满好奇。谈起专业领域的撒普尔,眼睛都开始闪光,这是一项非常有难度的技术,北京冬奥会能够首次全部场馆使用100%绿色电能、首次采用环保的二氧化碳制冰技术、首次实现场馆热能再利用,这非常不容易。用二氧化碳替代化石燃料,还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经济、安全、保障等全面利好性。

撒普尔(央广网发 北京大学供图)

撒普尔深以能够在如此强大的团队中学习尖端科技为荣。他说,毕业以后,我一定还会留在中国。

文化——这是一场体育竞技,更是一次文化碰撞。

在问及对于2022北京冬奥会的期待时,受访留学生都开始滔滔不绝,兴奋起来。

北京冬奥会举办时间刚好与中国的春节重叠,此次冬奥会中还融入了农历春节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极具东方特色。爱丽克斯神秘一笑,北京冬奥会注定会在冬奥会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大家看到后一定会非常惊喜。

这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更是一次文化碰撞。在中国十年的马丁,生活过的地方有黑龙江、江苏、浙江、北京等,耳濡目染之下,他已是半个中国通。平日里,他是中国和英国、塞尔维亚间的一位文化传递使者。参加此次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表演训练,他和更多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一起交流沟通,吸收了更多元的文化,传递了更多的中国故事。

在偌大的鸟巢,来自世界各地,语言不同,肤色各异,文化背景迥异的你我他弹着吉他,聊着各自的爱好,唱着合作编写的歌曲,非常有趣。来自尼日利亚的季伟森现在是北京大学的一名博士生,他说他非常喜爱这种大家聚在一起的热乎劲儿。在他的眼里,北京冬奥会为世界各国各民族提供了一次平等友好 握手的机会,大家都可以在这里用真诚赢得尊重,用努力绽放精彩。他说,北京冬奥让他更深切地体会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

季伟森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央广网记者 高艺宁 摄)

2021年中,习近平主席给北京大学的留学生们回信,鼓励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把想法和体会介绍给更多的人,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

撒普尔自2015年来到中国,去过国内多个城市,他说,现在走到哪里都会习惯性地拿出手机记录下来,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每次都会引来异国他乡家人朋友们的点赞和好奇,很多人留言说也要来中国看一看。北京大学东南门就是撒普尔的一处固定拍摄点,撒普尔喜欢这里的车水马龙,每次走到这儿,他都会停下来,拍一段,再分享出去。

采访全程,撒普尔一直称呼中国为我的第二祖国。

北京大学参加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学生演员合影(央广网发 北京大学供图)

我们特别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连接中国和世界的桥梁,把和谐、开放、包容的中国介绍给全世界,让更多更精彩的中国故事被听见,不仅仅是在北京冬奥会上。这是撒普尔和他的留学生小伙伴们一个共同的愿望。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