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考古探掘工牛秀平,用探铲向古老文明致敬

[百科] 时间:2024-04-29 05:27:2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89次

考古探掘工,岁考是古探从事考古勘探、发掘工作的掘工敬技术人员,在田野考古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牛秀作用。许多重要的平用文化遗存、考古发现,探铲都是向古通过考古探掘工勤劳的双手得以揭示出来。

在2022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老文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岁考牛秀平获得考古探掘工项目二等奖(该项目一等奖空缺)。

扎根田野考古一线39年

牛秀平今年60岁,古探已经在考古一线工作了39个年头。掘工敬

1963年,牛秀牛秀平出生在长治壶关一个普通的平用农民家庭。1984年,探铲一次偶然的向古机会,他跟随邻居家表哥来到俗称太原南十方寺的白云寺,参与在这里进行的太原娄睿壁画墓的修复工作。后来,他又参与了榆次猫儿岭墓群的发掘工作,走上了考古探掘之路。

田野考古工作分为考古调查、考古勘探、考古发掘等不同流程。牛秀平向山西晚报记者介绍:考古要先进行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有重点地进行勘探。勘探能基本摸清地下是墓葬还是遗址、什么形制、大约多少年,再进行发掘。多年来,牛秀平大部分时间在一线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发掘中如果遇到需要勘探的情况再进行勘探作业,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一步一步走到现在。

39年的时间,牛秀平与同事先后参与了山西境内多项重要考古发掘。吉县柿子滩旧石器时代遗址、芮城清凉寺墓地、绛县横水西周墓地、柳林高红商代遗址、大同云冈石窟窟顶北魏辽金佛教寺院遗址,他参与的5个重要发掘项目先后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今年2月底,他参与发掘的山西霍州陈村金元时期瓷窑址又入选2022年山西省重要考古发现。

考古工作需要传承,田野考古一线队伍也需要有技术经验的前辈传帮带。2021年至2022年,山西举办两次全省田野考古技术培训班,牛秀平都担任考古工地的指导老师,为新队员传授探掘技术经验。同时,他还担任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考古实习老师,在考古发掘一线为同学们实操指导、答疑解惑。他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投身田野考古探掘,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

长期以来,田野考古一直是一份条件艰苦的工作。考古工地一般远离城镇,生活条件简陋,面朝黄土背朝天,不论严寒酷暑都要在考古工地坚守,牛秀平粗糙的双手、磨起的老茧和晒黑的皮肤便是最好的证明。39年来,他奔走于各个考古工地,用脚步丈量三晋遗迹,用手中探铲揭露古老文明。

技能大赛探铲飞舞显身手

2022年8月,牛秀平在2022年山西省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考古探掘工项目一等奖。也是这次参赛,让他对参加此次国赛有了信心和底气。

实操环节,在晋阳古城赛区,参赛选手需要在3小时内完成3个探孔的勘探,勘探深度12米,并绘制遗迹平面、剖面图,考验选手对城市遗址地层堆积的识别;第二场位于山西警察学院赛区,选手要在3个小时内利用最少的探孔完成遗迹卡边,并绘制遗迹平面、剖面图,完成探区地下堆积勘探记录等,比拼的是选手对于地下文物遗存的找寻能力。

面对复杂的地层状况,牛秀平一次次向下锤击,一点点向上取土。通过多年的积累和丰富的经验,他对遗址进行初步判断,遵循田野考古相关工作规程,利用土质土色的变化辨认地层堆积,顺利地完成了比赛项目,最终获得了全国二等奖(一等奖空缺)。赛后,牛秀平坦言:参加此次全国竞赛,对标那么多优秀的探掘高手,自己感觉到还有很多不足,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

看似简易的探铲和一上一下的动作,考验的是考古探掘工的技术水平和经验积累。当问牛秀平参加完比赛后有什么经验或者技巧可以分享时,他回答:这个工作没有什么捷径,就是技术和积累。正是因为像牛秀平这样的考古工作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精益求精、执着坚守,才让那些埋藏许久的遗迹,连接起完整清晰的三晋文明脉络。

山西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6月,年满60周岁的牛秀平即将迎来退休。在被问及退休后的打算时,牛秀平表示:退休后我还要继续干,省考古研究院计划再返聘我5年,我再为咱山西的考古出出力。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无比坚定。

如今,牛秀平正在临汾霍州陈村金元时期瓷窑址考古工地进行后续的发掘工作,继续用手中的探铲,向古老文明致敬。

记者手记

他们值得被深度看见

作为见证者,我看到了在2022年度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或挥汗如雨、或异常专注的修复师们;作为记者,我采访了两位获奖选手,突然想起了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如果加以改编的话,或许真的可以说:完美文物的背后,真的有人在替它们保驾护航。文物修复师,借大赛机会走到台前,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但却远远没有深度看见他们。

采访续凯时,他正拿着一份体检报告发呆,我问他看的是什么,结果他轻描淡写一句话:肺部出现问题了,让再复查一下。诚然,这个行业是有一些风险的,面对胶水、翻模、工具打磨时,浓烈的化学气味、翻飞的粉尘污染,会让近距离接触它们的人感到不适,亦如当时在现场的我一样,只要走进陶瓷和金属文物修复赛区,扑面而来的化工味就让人很上头,待上一小会儿,眼睛就会被熏得睁不开,这绝非夸张,事实就是如此。但是,这份工作得有人干,他们热爱,并且有使命意识,他们就不会拒绝这个职业。

所以,面对文物修复师时,我们真心需要竖起大拇指,给续凯、张政敏,以及正工作在文物修复战线的工作者们,一个大大的赞!

向伟大的匠心致敬

2022年8月,我参加了2022年山西省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采访报道工作,目睹了6个项目的精彩比拼。今年3月,我又有幸全程参与了2022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宣传工作,见证了全国文物行业能工巧匠的匠心风采。

在比赛现场,与陶瓷、金属、壁画彩塑文物修复区的相对安静从容相比,木作、泥瓦作文物修复区和考古探掘区的锯凿锤击、大动干戈更令人震撼。

木作、泥瓦作文物修复师和考古探掘工项目的参赛者,多数是年纪比较大、常年从事一线工作的技术工匠。抡斧拉锯、劈木打磨、刨花锤击……在木作比赛现场,不时传来各种声响。经过14个小时的奋战,凭借一双巧手和诸多传统工具,松木块变成了严丝合缝、美观繁杂的榫卯构件,考验的都是真功夫。在泥瓦作赛区,选手们敲击改砖、和泥垒砌、残损剔补、细致打磨……十几个小时的叮叮当当之后,工整美观的须弥座完成,呈现在大家面前。木作、泥瓦作技艺需要优秀的匠人师傅教技术、传帮带,使这些传统技艺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在考古探掘工项目赛场,洛阳铲被深深锤凿进地下,再缓缓提出,这一上一下间,非常耗费体力。选手们挥动长长的探铲,认真辨识土层,仔细记录和绘图。

这些项目参赛选手的技术和经验,全凭常年风餐露宿,在田野、户外的工作积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皮肤黝黑、双手粗糙,比赛时满头大汗。他们每天和泥土、砖石、木头、各种工具打交道,双手布满老茧和各种伤口,让人看了心疼,更心生敬意。携带的各种工具跟随主人南征北战,也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文物保护需要优秀的工匠,为期两天的比赛,我为这些优秀的工匠执着专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所感动。他们用饱经沧桑的巧手、坚守传承的匠心,赋予了文物新的生命。向他们致敬,向伟大的匠心致敬!

朴实无华见真知

相比较于金属、瓷器等文物修复项目,木作和泥瓦作行当既不高端,也不风光,往往很难让人把它们和文物修复联系起来,但它们确实是一门传统的技艺,是古建筑修复必不可少的技艺。

在本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报道中,我采访了两个一等奖获得者,分别是木作组的朱小林和泥瓦作组的杨永胜,他们的年纪都比较大,从业经历多达三四十年。

采访中,我发现他们都很朴实,不善言谈,但是骨子里对文物的热爱却很真实。要知道文物修复是个技术活,也是个特别枯燥无趣的工作,经常一坐就是一整天,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不能有丝毫的失误。如果没有一种信念、情怀和热爱,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采访时,由于杨永胜在忻州老家,我没法给他拍照,就让他自己拍了发过来,但他每次发过来的照片画面都是灰蒙蒙的,一如砖的颜色。刚开始我以为是手机的问题,但是仔细观察,他的工作环境就是这样。照片上的他正在进行砖雕创作,工作台上、地面上都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砖灰,衣服和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上也沾染了许多灰。为什么现在愿意学这个的不多呢?是因为苦因为累吗?我问,他想了一下说:除了苦和累,还有这样的环境。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却能日复一日的坚持,真正做到了择一事而终一生。

这次大赛,让全社会更加了解文物修复师这个职业,了解他们精益求精、执着专注的工匠精神。如今,关注博物馆、关注文物修复的人越来越多,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一行,从事文物保护修复、考古勘探等技能工作,为文物事业添砖加瓦,让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记者 武帅 南丽江 孙轶琼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